馬曉萍


[摘要] 目的 探究聯動健康教育模式護理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來該院就診的23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兩組,以延續護理為基礎,觀察組行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對照組行常規宣教模式,觀察患者出院半年后血糖,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和疾病控制程度。結果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在血糖,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和疾病控制程度和出院半年后飲食依從性和健康行為遵照程度上明顯較好,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糖尿病患者,以延續護理為基礎,實施健康教育模式,可全面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其自控飲食依從性和糖尿病知識掌握率,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延續護理;聯動式健康教育;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a)-0150-02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其引致原因為胰島素分泌失常[1],其臨床表現為血糖值異常,屬于全身代謝性疾病的一種。自2013年該院對糖尿病疾病的延續護理工作中實施聯動健康教育模式之后,利用這種方式,令患者全面了解與DM相關的知識,提升自我掌控能力,其血糖控制情況明顯改善。為了全面探究聯動糖尿病健康教育法在延續護理中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該研究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來該院就診的23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并為部分患者實施了該項護理模式,得出心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來該院就診的23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臨床診斷和病理檢查,患者確診,符合我國衛生部最新制定的關于2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患者意識清晰,自理能力強,暫無并發癥。在此其中男患者142例,女患者88例。年齡區間為46.3~69.2歲,平均年齡為(56.8±1.7)歲。從文化水平來看,小學及以下者23例,中學者86例,高中78例,大專及以上者43例。現依照就診順序,隨機平均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1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降糖藥進行治療,在此同時行優質護理。
1.2.1 觀察組 ①整體健康宣教:對患者行健康行為干預,講授糖尿病相關知識,采用醫患問答的方式,全面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護士對群體性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評價。
②個體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發放我院自制的《糖尿病飲食自我控制手冊》為患者講述控制飲食的重要性,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出符合自身條件的食譜[2]。
③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之前,為其行實驗室檢查,同時測評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健康行為依從性,自我飲食控制能力,護理滿意度等情況。
科室主任評價護士的健康教育質量。在患者出院之后,將其交由社區進行管理,院方每個月都要對患者進行隨訪,同時檢查血壓血糖,在患者出院半年之后,患者來院行實驗室檢查,測評患者的飲食依從性,護理滿意程度和健康行為遵從性。
1.2.2 對照組 ①群體教育,為患者講述糖尿病知識,如患者提出疑問,醫護人員及時解答。②在患者出院前,行實驗室檢查,調查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控制飲食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等情況。③在患者出院半年后,來院行實驗室檢查,調查護理滿意度,控制飲食情況和健康行為遵從性。
1.3 觀察指標
①對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半年的FPG,餐后2 h血糖,體重指數和糖化血紅蛋白情況進行對比。②了解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總分在60分以上視為符合標準。③對患者出院半年后疾病控制情況進行調查。④對比兩組患者出院半年后護理滿意度,控制飲食情況和健康行為遵照性。
1.4 統計方法
該實驗使用SPSS20.0專業軟件,對數據中的計量資料使用t值檢驗的方式計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的方式計算,當P<0.05時,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①患者出院半年后實驗室指標檢查對比。患者出院前,兩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體重指數和糖化血紅蛋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半年后,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上述指標明顯好轉,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②患者出院半年后疾病控制情況。對照組患者疾病控制理想者36例。良好者33例,差46例。總有效率為60.00%;觀察組患者疾病控制理想者88例。良好21例,差6例。總有效率為94.78%。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明顯較好,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③出院時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對照組患者出院時糖尿病知識回答正確率為(52.36±4.62)%,觀察組為(88.62±2.95)%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④兩組患者出院半年后飲食依從性和健康行為遵照程度比較,詳見表2。
3 討論
對于糖尿病患者,在其治療期間,實施健康教育宣傳和行為干預[3],利用好患者疾病檔案,建立社區與醫院的有效交流平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社區醫護人員與院內醫護人員,護患之間,社區與醫患的有效互動,建立起聯動健康教育模式。使用這種方法,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DM患者的相關知識知曉程度。同時也可令患者和家屬明白糖尿病和相關并發癥的危險性。合理運動能夠降低血糖值,對于疾病的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該次實驗的相關結果中能夠看出,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在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上明顯較好,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使用這種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讓患者掌握與糖尿病相關知識,對于其疾病轉歸,有著極大幫助。
就醫院方面來講,不管是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是檢測上均占有較強優勢,患者和家屬對于醫護人員的建議也體現出了極度重視。在患者治療期間,為其實施健康知識教育和行為干預,患者和家屬在接受起來也相對容易。另外,社區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同時實施慢性病管理,為聯動健康教育的推廣提供了保證,由此能夠看出,在為患者實施延續護理的同時,進行聯動健康教育模式,有著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患者住院期間實施健康教育培訓,同時干預其行為,除了能提升患者糖尿病知曉率之外,也可令其掌握一些關于疾病的技能,例如血糖監測,胰島素注射等。利用對患者出院前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情況和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可全面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間知曉糖尿病知識的具體程度,對薄弱環節進行具體強化。患者出院后的延續護理工作,經由社區衛生組織實施,當社區接到通知之后,做好交接工作,對患者的相關情況進行二次了解,評價啟遵循醫囑情況,同時調查患者家庭支持情況,和醫院一同做好連續教育工作。順利完成患者的交接工作,對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管理負責,對于出院后患者存在的疑難問題,社區應在第一時間反饋到護理組,共同商議解決,進而起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吳秋蓮.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5(16):2284-2285.
[2] 崔建蓉.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33):4197-4199.
[3] 閆福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5):41-42.
(收稿日期: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