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璞琳
?
被誤讀的絕對化用語說自新《廣告法》公布以后
文黃璞琳

新《廣告法》實施已有大半年的時間,改廣告、改文案,是不少工商業界、廣告業界、法律界朋友的熱點話題。一個“極限詞(違禁詞)匯總”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內和微博上被火爆轉發,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在廣告業界更是引起巨大震蕩。當當網在新《廣告法》之后,將圖書等商品介紹信息中的“最高”字樣一律屏蔽,甚至“最高人民法院”字樣也一刀切改為“××人民法院”,遭到網友陣陣嘲諷。更有個別商家借機博眼球,推出“好到違反《廣告法》”的廣告文案。甚至有商家在其網店推出“彪悍”的網頁廣告——“真第一不懼新《廣告法》”“××男鞋連續4年全網銷量第一”“你沒看錯,真的是第一”。
其實,舊《廣告法》第七條第二款第(三)項,早就明確禁止廣告中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新《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不過是保留原規定而已。前述法條是采取列舉再加“等用語”的方式予以表述,未明確概括這些用語為“絕對化用語”。但是,國家工商局《關于“頂級”兩字在廣告語中是否屬于“最高級”等用語問題的答復》(工商廣字〔1996〕380號),早就將“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明確概括為“絕對化用語”。故,網帖中將其稱為“極限詞”并不規范,且“極限詞(違禁詞)匯總”帖子所列舉的禁用詞并不準確。
實際上,并非所有帶“最”、“一”、“極或級”字的用語都屬于《廣告法》禁用的絕對化用語。前述網帖雖說有效地調動了民眾對新《廣告法》的關注熱情,但也導致民眾對廣告立法新增不少誤解。
當當網將“最高人民法院”字樣改為“××人民法院”,應當是其技術人員疏忽所致。一方面,可能說明當當網之前的商品介紹信息中存在大量使用“最高”、“最佳”等絕對化用語的情形,以致技術人員難以逐一進行修改,就采取在后臺一刀切方式予以屏蔽。另一方面,也說明舊《廣告法》處罰力度太小、制裁效果太差,商家們將絕對化用語等廣告禁令完全不放在眼里,而新《廣告法》的處罰條款總算讓商家有點“痛感”了。
“好到違反《廣告法》”,看起來像是個創意巧妙的廣告文案,其實不然。正如上海市工商局廣告處負責人所言,商業廣告中使用“好到違反《廣告法》”的用語,本身就涉嫌違法。除了禁止廣告中使用絕對化用語、禁止欺騙誤導消費者外,新、舊《廣告法》都規定廣告中對商品或服務的性能、質量、允諾等有表示的應當準確、清楚、明白。對于廣告表述不符合“準確、清楚、明白”要求的,新《廣告法》第五十九條設定了處十萬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另外,新《廣告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廣告應當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其第九條第(七)項保留了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禁令。而“好到違反《廣告法》”的廣告用語,已經調侃過度了,涉嫌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依照新《廣告法》第五十七條可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等,情節嚴重的,并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除了《廣告法》所列舉的“國家級”、“最高級”、“最佳”三詞外,國家工商局還曾明確答復,“頂級”、“極品”、“第一品牌”是與“國家級”、“最高級”、“最佳”含義相同的絕對化用語。廣告執法實務中,一般也將“第一”、“銷量第一”認定為《廣告法》禁止的絕對化用語。國家工商總局《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中指出,阿里系平臺存在的廣告違法情形,就包括平臺內經營者大量使用“全網價格最低”、“史上最低價”、“銷量第一”、“排名第一”等絕對化語言進行的廣告宣傳。所以說,“真第一不懼新《廣告法》”“××男鞋連續4年全網銷量第一”“你沒看借,真的是第一”等廣告,已經違反《廣告法》的絕對化用語禁令。因其廣告文案中,未具體限定“全網”范圍、“男鞋”范圍,若其廣告主、廣告設計者不能證明所宣傳的男鞋,在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網絡銷售市場上包括男士、男童的皮鞋、休閑鞋、運動鞋等在內的全部男鞋銷量中排第一,那么,該廣告還涉嫌構成虛假廣告。
新《廣告法》處罰更嚴,商家們、廣告公司們也能感受到痛點,所以紛紛修改、撤換廣告文案。筆者認為,今年9月1日前發布的商業廣告,按照“從舊兼從輕”的實體法律適用規則,一般是適用舊《廣告法》進行規制。但在去年9月1日前發布的商業廣告,在9月1日后仍然繼續發布的,應認定為廣告發布行為處于持續或繼續狀態,自9月1日起就應當適用新《廣告法》進行規制。如,今年9月1日前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以及利用店堂展示牌、戶外廣告牌發布的商業廣告中,若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或者在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中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的,此日之前不違法,此日之后就必須主動停止發布,主動拆除相關廣告牌或消除相關廣告內容,否則就違反新《廣告法》,應受處罰。不過,新《廣告法》發布前已發行上市的報刊,其所刊發的廣告仍應適用舊《廣告法》規制,不能因該期報刊仍在市場上流通就適用新《廣告法》。理由是,報刊一經發行完畢,廣告主或廣告發布者就失去對該期報刊實物的控制權,利用該期報刊的廣告發布行為就實施完畢,不能再視為該期報刊廣告處于持續或繼續發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