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玉
(安徽理工大學財務處,安徽淮南232001)
淺析高校財務管理機制創新
張玉
(安徽理工大學財務處,安徽淮南232001)
我國高等學校正在經歷日新月異的改革和發展,目前的財務管理機制已經無法滿足高等學校的發展需要,因而必須通過機制創新的方式來改革我國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系統。本文系統地分析了機制創新對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高校財務管理在機制創新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的途徑。通過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機制的創新,使得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更加合理、高效,實現了有限資金和其他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使得高等學校的管理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機制;創新
在教育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大環境下,高校的招生規模、基礎建設規模等也在快速地擴張,在全新的辦學模式下,多元化籌集資金已取代單一的財政投入,經濟活動呈現復雜化趨勢,但是其財務管理模式仍舊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并沒有進行更新和改變,這樣高校整體運作必然會受到一定的約束。所以,高校要在快速、良性的發展道路上不受資金問題的制約,就需要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建立與高校發展相適應的財務管理制度。
1.1有利于創新管理理念,拓寬籌資途徑
1.2有利于提高成本核算效率
高效、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一旦建立,對成本核算機制的建立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將財務工作從單一的收支出納為主的報賬型逐步向以成本效益核算為主的管理型方向轉變,以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作為成本核算的重點,將有限的人、財、物進行合理的分配,這對有效管理高校資金、減少資金浪費有重要作用。
1.3有利于加強財務監管職能
構建輪崗及人員委派體制,針對特殊崗位加強監管力度,定期輪崗,責任歸結到個人。通過委派會計展開二級財務的核算工作,嚴格實行監管職責。通過該方法的實施,有效地預防由于長期在同一崗位容易產生工作惰性的問題。
2.1高校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隨著教育改革逐漸加深,高校資金需求與撥款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資金方面的壓力不斷加大,在資金的籌措與調度這個繁雜的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高校具有非營利組織的特殊性,長期以來高校財務管理意識薄弱,沒有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做好充足準備,對工作內容也并未做出對應的調整,這就導致高校財務在運行管理方面的風險加劇。
2.2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燈光多有變化而多以純色為主,和音樂、道具設計一樣,試圖給舞臺更多象征性,時而瀉滿舞臺的白光,又似乎是給觀眾席帶來隱隱的逼問。
財務管理是一個專業性要求很高的管理工作,高校財務管理制度不僅要有規范和約束財務行為的功能,還要能為高校穩健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目前,多數高校的財務管理體制不完整,加劇了財務運營的風險。除此之外,高校內部的管理制度和財務機制的局限,以及在運行管理上的不規范行為也會導致資金的流失。
2.3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重視不夠
財務預算是控制財務活動的依據,但是部分高校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未能實現真正的綜合預算管理,這就導致財務預算不能實現以收定支,使得項目支出預算編制與學校年度發展計劃脫節。預算編制不科學、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不符合高校發展的實際需求,不利于調動各部門和院系增收節支的積極性,造成各部門和院系盲目追加預算指標,財務部門忙于搞資金平衡,從而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財務管理職能。
2.4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不足
當前,高校財務管理對信息化的應用還處在以會計軟件代替會計手工賬的層面,高校財務人員缺乏運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能力,財務數據處理與分析水平較低,有些財務信息需要在人工統計的基礎上形成,無法實現信息的及時反饋與控制,財務工作量也成倍增加,降低了財務管理水平,幾乎不能為決策提供支持,與現代高校管理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3.1樹立全新財務管理理念
要創新就要先改變自身觀念,高校財務管理部門應該轉移工作重心,由最初的依賴政府轉變為依靠市場經濟規律,以“開源節流”為管理的主思路,打破“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將重視支出管理的觀念轉換為注重收入管理,提高拓展資金獲取渠道的主動性,構建多元化籌資辦學的局面。
由傳統的“用財”發展至“聚財、生財和理財”,即讓傳統意義上的“財”流動起來。由簡單的核算型會計轉變為預測、監督和分析一體的管理、經營型會計。相關部門更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充分調動各部門、人員之間的積極性,相互協作配合,保障高校財務安全有序地發展。
3.2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3.2.1完善經濟責任制
經濟責任制是一種責、權、利相結合,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標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高校應該借鑒這項制度,建立多層次的財務管理制度,各管理層各司其職,形成結構合理、決策科學、運轉高效、監督有力的內部經濟責任機制,具體為:①(校)院長;②總會計師負責制;③主管(院)副校長;④財務處長問責制;⑤一級單位財務負責人;⑥基層單位財務人員執行制。
3.2.2構建全面預算制
全面預算是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它以財務預算為起點,涵蓋了教學、科研和資金收支等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高校應依據學校總體規劃和發展目標制定學校年度總體預算,對各學院預算進行細化審核,同時還應加強對學院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保證預算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預算管理體系。
3.3采用財務管理主體多元化方式
從根本上來說,管理主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管理績效。所以,從各方面調動全校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多主體參與管理的格局,為高校發展提供有效的財務保障。特別是在資金的籌集、使用,降低資金成本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更要推行全員理財的理念,這對于資金良性運轉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4提升財務信息化建設
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是實現業務處理高效智能、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強有力支持。新形勢下,高校應結合實際加快財務信息化建設,推廣網上報賬,有效解決報賬排隊時間長的問題;利用計算機技術,擺脫手工對賬,降低財務人員工作量;優化經費賬務查詢、報賬記錄查詢以及國庫集中支付額度網上查詢;實現預算管理網絡化,優化項目評審流程;實現網上繳費,提高收費管理水平;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預測、分析、決策等支持系統,實現財務管理自動化;培養熟悉會計知識且熟練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復合型人才。信息化建設為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在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改進的過程。高校財務部門需要緊隨時代變革的方向,根據現實需求及時更新管理機制,完善管理內容,發揮人才優勢,吸取優秀經驗,從而為有效地解決高校經費短缺、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保障高校穩健的發展等問題提供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孫培清,孔曉丹.高校內涵式發展探討——基于財務運行機制創新視角[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06-111.
[2]吳東霞.淺談適應高校內涵建設的財務管理創新[J].會計之友,2012(26):123-125.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013
G475
A
1673-0194(2016)13-0029-02
2016-03-24
張玉(1986-),女,安徽淮南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