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雅貞
(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內蒙古錫林浩特026000)
公司法人治理的治標之策與治本之道
康雅貞
(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內蒙古錫林浩特026000)
我國公司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套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公司成立后,其所有經營管理活動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公司法人治理的所有策略與手段,均是為公司利益所服務。公司法人治理的治標之策與治本之道并非獨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公司法人治理既不能只強調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卻忽視了公司戰略的實現,亦不能空談公司戰略卻不懂得權力的分配與制衡。只要公司各級機構都以實現公司戰略為目標,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落實經濟責任制,科學治理,就能保證公司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公司;法人治理;治標之策;治本之道
公司是由眾多股東共同投資設立的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經濟組織。公司在眾多股東個體意志的基礎上,以自己的名義獨立開展業務活動。我國公司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套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決策權、經營管理權、監督權分屬于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確立了“三權分立”的現代公司法人治理結構(Cotpotate Govetnance)。
公司成立后,其所有經營管理活動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公司法人治理的所有策略與手段,均是為公司利益所服務。因此,公司法人治理的“治標之策”就是充分發揮三大機關的職能作用,使得三大機關各司其職、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保證公司內部健康運行,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與手段。而公司法人治理的“治本之道”則為三大機關立足現在、準確定位、謀劃長遠,團結協作,制定公司戰略并圍繞公司戰略實施治理活動,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1.1嚴格公司高管進入機制
首先,應嚴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規定的程序選舉董事、監事,組成董事會、監事會,盡量避免董事會成員與公司經理層交叉任職現象,強化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監督關系。其次,為了實現公司利潤最大化,保管、利用好公司資產,防止公司高管損公肥私、化公為私的現象,必須對公司董事、監事、總經理、總會計師、總經濟師等公司高管的任職資格嚴格把關,任用忠實、誠信、勤勉、管理經驗豐富、個人素質高的專業人士作為公司高管,確保公司與股東的利益不被公司內部人侵害。
1.2有效發揮董事會的管理作用
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其經營決策關系著公司的前途與命運。因此,董事會必須提升自身素質,樹立包括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創新觀念、效益觀念、法律觀念等觀念在內的現代企業經營觀念,尤其應樹立依法治企的觀念。我國已建立了具備一定規模的商法體系,特別是《公司法》的出臺,明確了公司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規范了公司行為,為公司法人治理奠定了法律基礎。《公司法》是公司運作實踐的科學總結,所以執行《公司法》可以避免董事會行為的隨意性,有利于公司建設和發展。
1.3強化監事會職能,加強財務管理
監事會是公司的專門監督機構,受股東會委托對公司董事會及高層管理人員履行職權情況進行監督。為了切實發揮監事會的職能作用,避免監事會形同虛設的情況,首先,應在公司章程或其他制度中規定監事會的監督制度或條例,使監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其次,保證監事會對公司運營狀況的知情權,施行監事(長)參加董事長或總經理召開的工作會議的旁聽制度;再次,保證監事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的知情權,財務部門要定期向監事會報送有關財務報表;最后,優化監事會的成員結構,要控制監事會成員中內部成員的數量,適當增加外部監事,減少兼職監事,增加專職監事,保證監督工作不受公司內外復雜因素的干擾。
1.4規范經理層運作
經理層是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指揮者,其工作水準與經營業績直接影響到整個公司的利益。因此,公司應規范經理層運作,保證經理層為實現公司利益全身心地投入。首先,確保經理層正常行使公司法與公司章程規定的職權,在董事會與監事會的監督指導下獨立工作;其次,完善薪酬制度與激勵制度,公司與經理層簽訂生產經營責任狀,使其收入與績效掛鉤;再次,完善經理層的聘用制度,建立競爭機制,使經理層意識到人才競爭壓力,迫使其以最高水準開展日常活動。
1.5施行股權多元化,鼓勵職工持股
職工持股不僅可增強職工的敬業精神,而且賦予了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股東大會、監事會等形式進一步參與企業管理、監督企業高管的權利,對強化法人治理結構的監督機制具有重要積極作用。
公司法人治理的治標之策僅能保證公司在短期內相對健康運行,治標不治本,無法保證公司的長期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公司要較長時期地在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須在充分了解市場環境和分析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對公司發展目標、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手段進行總體性謀劃,即制定公司戰略。公司戰略是全體職工的行動綱領,為公司發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及全體員工的一切工作都要隨戰略走,保證戰略的實現。
2.1經理層——準確構建、把握、維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行業內其它公司所不具備或者一時具備不了的獨特的優勢和能力,是公司的價值核心。公司經營層應進行公司外部環境分析和內部條件分析,明確公司的優勢和劣勢,構建核心競爭力,并在經營工作中準確把握和精心維護。
2.2董事會——進行科學的戰略規劃
董事會應在確立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確立包括市場思想、競爭思想、系統思想、信息思想、時效思想、創新思想等在內的戰略指導思想,進行戰略環境分析,確立戰略宗旨,最終確定公司戰略。
2.3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戰略的實現
2.3.1組織機構
公司戰略制定后,應立即建立以股東會為權力機構、董事會為工作核心、總經理負責、監事會為監督機構的戰略實施組織機構。
2.3.2戰略控制
所謂戰略控制是指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將預定的目標或標準與實際成效進行比較,以檢查偏差的程度,并采取措施進行修正。戰略控制首先是檢查與監督,這需要發揮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監督力量;其次是修正與補救,要求經理層分析與評價戰略實施效果,并采取措施進行補救,保證戰略實施過程少走彎路,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成功。
2.3.3落實經濟責任制
經濟責任制是保證戰略實現的綜合性管理,它以責、權、利相結合的方式把各項管理工作圍繞戰略目標組織起來,并形成一個整體。落實經濟責任制,第一,要將戰略目標層層分解,上至董事會,下至基層員工都應落實相應責任。第二,要檢查戰略實施效果,據以進行獎勵或懲罰,形成獎懲系統。把責任、權利、考核、獎罰進行平衡與協調,就形成了以戰略為中心的經濟責任制保證體系,從而使戰略的實施有可靠的保證。
公司法人治理的治標之策與治本之道并非獨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公司法人治理既不能只強調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卻忽視了公司戰略的實現,亦不能空談公司戰略卻不懂得權力的分配與制衡。我們相信,只要公司各級機構都以實現公司戰略為目標,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落實經濟責任制,科學治理,就能保證公司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王云漫.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措施[J].現代商業,2010(33):242.
[2]劉振環,胡強,馬松,等.淺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J].云南農業科技,2006(z1):45-46.
[3]劉輝.非財務因素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論,2015(36):50-53.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020
F272.91;F276.6
A
1673-0194(2016)13-0038-02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