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林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淺析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實現
方玉林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利用現代計算機數據庫的開發技術,建立起高效的圖書管理系統,從而提高信息流通的便捷與效率,讓各大高校最大限度地利用圖書館的現有資源。
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實現
伴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在全球范圍內逐漸普及,圖書資料的管理是高校圖書館所要面對的實際工作,縱觀以往的管理方式,更集中于用傳統的人工方式來對圖書資料進行管理歸類,這種效率低、保密性差、工序煩瑣的傳統圖書館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對癥下藥,把開發一套圖書管理系統作為重中之重,采取結構化系統的方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圖書管理系統,將工作科學規范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圖書館信息管理的工作質量。
1.1技術上的可行性
判斷新系統目標所需技術現有條件能否滿足,通常從軟件與硬件的性能要求、技術人員的水平與數量等方面來考慮。其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開發人員的技術含量與能力水平,其次考慮短期內就能培養的優秀技術人員。
(1)以當前市場上普遍存在的商家所提供的計算機軟件與硬件資源來滿足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的需要。系統中的軟件前臺采用開發工具DELPHI 7.0,對應著的后臺數據庫則選擇SQL Setvet 2000。較為常規化的軟件與硬件設備,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對系統的軟件與硬件的要求不算過高,可大大節省了校方的財務支出,降低成本。
(2)開發與管理。依據我國現有的開發技術水平,堅信能夠很好地完成系統的前期開發任務,后續工作應當安排有資格有學歷的相關操作人員(以年少有為的青年人為主)進行專項訓練,讓他們在自有知識的基礎上對專業性知識有所提升,以便更好地完善日后的系統維護工作,這樣既方便了操作與系統的維護工作,使后臺操作簡潔明了,又可以讓青年人士施展才華。
1.2社會經濟可行性
開發、運行、維護費用主要包含購買設備和安裝設備費用、軟件的開發費用、人工費用以及日常的消耗費用。前期的開發費用:由于高校采用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屬于簡單而常見的,所以開發費用不高,性價比高,經濟方案可行。開發所用設備的費用:若由本單位的技術人員自行研發,則該項費用可直接計入人員費用。而系統的收益便可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大方面來考慮,而相對于學校的信息管理系統來講則更應側重分析所帶來的社會效益,比如說當系統投入以后能夠使用戶查詢以及使用信息的方便度提高多少,能夠為用戶具體提供哪些之前所不能提供的信息等等。
2.1數據字典與結構設計
(1)數據字典設計依據有關資料顯示的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大致管理流程和系統功能結構模塊圖并且結合各大名校圖書館管理系統的需求,總結出幾種常見的數據字典供高校管理系統參考借鑒。
①讀者個人數據:來高校圖書館借閱圖書的用戶必須持有與館內圖書資料借閱相關的個人身份數據,其所包含的數據項有借閱證標號、讀者類別編號、讀者姓名、讀者部門名稱以及所辦借閱證日期。②系統用戶數據:高校圖書館內部人員所持有的館內圖書管理系統身份數據,其所包含的數據項包括用戶編號、登錄口令以及專有的權限代碼。③高校圖書館內館藏書目數據:圖書館內所有新書書目經過典藏之后所形成的館藏書目數據,具體應當包括索書號、圖書條碼、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頁數、關鍵詞、字數、復本數、可借數、入館日期以及圖書所在的庫室名。④圖書借閱數據:其所包含的數據項目有借閱證編號、圖書條碼、借閱日期、歸還日期以及圖書所在的庫室編號。
(2)數據結構設計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館內工作人員應當根據系統需要,分析并勾畫出實體關系圖,隨后根據已經勾畫出的實體關系圖以及系統的數據字典,分析設計出高校圖書管理系統中相對應的各個數據庫表格,并依據館藏的實體圖書得到館藏圖書的數據表,而圖書借閱數據表則依據借閱關系所得到。
2.2系統實現
在數據庫與鏈接都創建好并且程序設計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便可根據用戶輸入的數據指令作業。當用戶輸入讀數據指令時,讀數據指令通過內部信息傳遞傳出信息,并為下一個數據傳輸做出準備,在此過程中地址高字節寄存器、狀態機等高端系統插件發揮著巨大作用,系統內部高速運轉,完成整個的數據讀取工作。本文研究的圖書管理系統,使用VB 6.0編程,數據庫采用SQL Setvet 2000數據庫,具有強大的數據存儲功能,能夠實現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設計以及圖書館內圖書資料的數據維護。經過實際的運行表明,此系統的運行穩定,能夠比較完美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高校圖書館的管理系統自動化的實現并非單純的現代手段代替傳統的管理方式,更是指能夠主動為客戶提供所需信息的服務。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自動化實現,給圖書館帶來了生機,并且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運作方式,計算機網絡技術將會大大拓寬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領域與層次。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04
G258.6
A
1673-0194(2016)13-0190-02
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