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宇,佴啟元
(揚州市江都區統計局,江蘇揚州225200)
淺談PDA在人口抽樣調查中的優勢與不足
張世宇,佴啟元
(揚州市江都區統計局,江蘇揚州225200)
2015年11月1日為時點的1%人口抽樣調查首次全面推廣PDA進行現場數據采集,調查數據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送,匯入全國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現結合本次人口調查情況,對PDA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優勢和不足進行探討,為今后更好地使用PDA開展統計調查提供參考。
人口調查;PDA;數據采集
PDA(Petsona1Digita1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是集電子記亊本、便攜式電腦和移動通信裝置為一體的電子產品。這種手持設備集中了軟件應用、電話、拍照和3G、無線網絡等多種功能。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可以預見,PDA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就是計算、通信、網絡、存儲、拍照、娛樂、電子商務等多功能的融合。
2.1實現數據采集審核一體化
人口抽樣調查報表中有很多限填項和跳填項,以往調查中用紙質報表進行填報的方式容易因調查員的疏忽出現漏填、錯填,事后審核后需二次上門再核實,工作量往往很大。有了PDA的加入,通過在程序中嵌套預先設置限定條件,在填報過程中自動識別限填項目,極大降低了填報出錯的概率,也減少了調查人員的數據審核工作。同時PDA將人口抽樣調查中摸底數據及正式調查數據的收集、數據錄人、審核、查詢功能融于一體,有效加強了各環節間數據的匹配性,提高了調查效率。
2.2PDA、網絡平臺數據無縫對接
PDA采集調查數據,通過無線網絡及時上報數據,實現即錄即報,方便各級調查機構及時掌握數據進度。
2.3縮短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過調查表電子化取代了以往調查表的報表印刷、運送、分發、填報、回收、錄入、打包,存檔、銷毀等復雜環節,大大減少人力物力負擔,減輕了各個環節的工作量。
3.1軟件設備存在薄弱環節
一是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本次調查實用的PDA設備全部使用的第三次經濟普查回收的設備,雖然進行了充分的設備檢修,按照1.6∶1的比例安排備用設備,但機器硬件問題仍然存在,影響了正常調查進度。
二是由于本次人口調查是首次應用PDA,應用軟件也是全新開發。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調查工作,應用軟件在實際應用前無法經過長期、全面的測試和反饋,這就導致了軟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了報表審核條件錯誤,調查信息上報失敗等問題。
3.2調查人員選調、培訓難
一是使用PDA填報調查表,做好數據審核和上傳工作。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不僅要有一定的基本的業務知識,而且要能進行計算機和PDA終端的操作。對調查摸底,數據采集,數據上報,在業務技術處理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選聘到理想的人員較難。熟悉調查小區情況,調查經驗豐富的社區或村工作人員往往不懂計算機和智能手機操作,對PDA有一種無意識的擔心。而有一定計算機基礎并能進行智能手機操作的工作人員大多是不熟悉當地情況且沒有人口調查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村官。
二是調查員的培訓是本次調查的另一個難點。調查員培訓在以往的基礎上增加了PDA操作流程、計算機錄入程序、數據審核修改、數據傳輸等內容。由于調查設計的調查指標眾多、指標邏輯審核嚴密,又運用PDA調查等,使基層調查“兩員”培訓難度加大。
3.3數據安全性成為隱憂
PDA調查數據遺失和泄密的風險大于傳統紙質報表。PDA中采集的數據,如果備份措施不完善,沒有及時上傳,一旦發生設備故障、遺失、軟件系統故障等,就會丟失已采集的數據,需要重新采集。另外,信息化的特征決定了PDA的應用離不開網絡平臺,數據的采集和上報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因此網絡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4.1完善“兩員”選調、培訓機制
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的選調和培訓是人口統計調查的重點,也是調查質量的可靠保障。應充分利用經濟普查、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等全面調查的周期,促進“兩員”的業務知識和技術手段的磨合,建立起能適應新技術手段、調查經驗豐富的“兩員”隊伍。
4.2完善PDA的技術保障機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DA設備的采購,調查軟件的頂層設計,應堅持從基層實際出發,周密考慮,總結試點調查的經驗,不斷完善調查方案,調試軟件程序,保障PDA在各個調查環節的順利實施。
4.3完善PDA的循環利用機制
當前PDA等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統計調查手段依賴高科技設備的程度越來越高,應建立一套可靠的PDA循環利用機制,將PDA在設備存續期間應用到其他統計調查中去,提高PDA的設備利用率,避免國家財產的浪費。
總之,PDA大規模參與統計數據的采集仍處在探索適應階段,通過此次1%人口抽樣調查可以發現,PDA的加入不僅提高了調查工作的效率,減輕了基層負擔,更展示出了PDA在統計工作中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17
TP391
A
1673-0194(2016)13-0208-01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