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干梧州市桂東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廣西梧州 543000
?
支氣管哮喘病例分析
韋干
梧州市桂東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廣西梧州543000
[摘要]目的分析支氣管哮喘的病情風險評估及防治管理。方法整群選取該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8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抽簽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1例。對照組接受基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另采取防治管理措施,觀察兩組高劑量吸入激素治療情況,過去1年因哮喘加重看急診的就醫率、住院率等病情風險評估,生命質量評分及哮喘控制情況。結果觀察組高劑量吸入激素治療2.44%、過去1年因哮喘加重看急診的就醫率34.15%、過去一年因哮喘加重的住院率12.20%均低于對照組26.83%、65.85%、39.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145.36±14.68)分、哮喘控制情況評分(21.36±3.57)分均高于對照組(114.69±13.59)分、(17.21±3.2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防治管理可降低患者病情風險評估,提高哮喘的臨床控制水平及生命質量,可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病情風險評估;防治管理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約有3億哮喘患者,且這一統計數值仍在不斷上升[1],我國哮喘的患病率為1%~4%[2]。支氣管哮喘主要指哮喘急性發作,是急診內科的常見病癥之一,其不能使用常規平喘藥物進行治療,且病情復雜、變化快、若處理不及時可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嚴重時甚至出現呼吸衰竭而致死[3]。因此,了解支氣管哮喘的病情風險并對支氣管哮喘采取積極正確急救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為了更好地研究支氣管哮喘的病情風險評估及防治管理,整群選取該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8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82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的診斷標準[4]。將患者抽簽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20~82歲,平均年齡(38.23±7.62)歲;病程12~48年,平均病程(23.14±9.67)年。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25~80歲,平均年齡(39.14±8.67)歲;病程10~45年,平均病程(21.69±8.65)年。兩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所有患者接受規范化的哮喘防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4個部分。①教育管理。首先建立良好的醫患合作關系,講解哮喘的防治知識,為患者制定個體化哮喘預防清單,主要包括勸解患者避免主動、被動吸煙及劇烈運動等。對患者進行哮喘吸入方式的培訓,說明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方法。調節患者心理狀態,讓患者獲得治療的信心。②確定并減少危險因素。危險因素包括污染物、病毒感染等,在患者暴露于疾病的危險因素之前需進行有效預防。③評估并檢測患者病情。觀察患者喘息、胸部發緊、呼吸困難等情況,監測患者肺功能及氣道反應,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長期治療反應。④急性加重的處理措施。反復吸入速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哮喘急性加重,使用全身糖皮質激素和氧療進行早期治療,嚴密監護高風險患者。
1.3觀察指標
①兩組病情風險評估包括高劑量吸入激素治療發生率、過去1年因哮喘加重的急診的就醫率、過去一年因哮喘加重的住院率。高劑量吸入激素判定標準依據全國哮喘防治協議定義的吸入激素(ICS)的高劑量標準評定。②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及哮喘控制情況評分比較。哮喘控制測試(ACT)評定患者過去4周內的哮喘情況,25分:哮喘得到完全控制;20~24分:哮喘得到良好控制;總分<20分:哮喘未等到控制。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質量5分制評分表評定患者生命質量,評分越高,患者生命質量越高。
1.4統計方法
選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n(%)]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病情風險評估比較
觀察組高劑量吸入激素治療、過去1年因哮喘加重的急診的就醫率、過去一年因哮喘加重的住院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情風險評估比較[n(%)]
2.2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及哮喘控制情況評分
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及哮喘控制情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及哮喘控制情況評分[(±s),分]

表2 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及哮喘控制情況評分[(±s),分]
組別 生命質量 哮喘控制情況觀察組(n=41)對照組(n=41)t P 145.36±14.68 114.69±13.59 9.817 <0.05 21.36±3.57 17.21±3.24 5.512 <0.05
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大部分研究認為主要是在多因素刺激下,多種細胞參與的氣道炎癥,常伴有呼氣流速受限,主要表現為煩躁、焦慮、呼吸困難、喘鳴及呼氣流量降低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5]。支氣管哮喘中的氣道炎癥存在于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臨床緩解期,與哮喘發作的程度及發作頻率密切相關,因此,檢測氣道炎癥對評估病情尤為重要[6]。哮喘雖不能完全治愈但可通過治療與管理達到較好的控制;全球“最佳哮喘控制”研究顯示,將哮喘患者按照指南進行分級并維持治療可有效控制哮喘發作,調查表明,約80%的哮喘患者可達到良好控制[7]。我國哮喘未控制率為16.91%,部分控制42.58%,完全控制率為40.5%,與全國哮喘防治協議尚有一定的差距[8]。全國哮喘防治協議15年的應用報告指出,堅持規范化、個體化的防治管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預后[9]。
該研究探討了支氣管哮喘的病情風險評估及防治管理。觀察組高劑量吸入激素治療、過去1年因哮喘加重的急診的就醫率、過去一年因哮喘加重的住院率均低于對照組,對患者實行規范化的哮喘防治管理,加強自身對哮喘防治知識的了解并嚴密監測肺功能,可有效降低患者急性發作的風險及接觸危險因子的幾率,從而減少哮喘發作次數,增加治療的依從性,保證治療效果;觀察組及時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在患者病情得到較好地控制后,及時調整藥物劑量,保證取得最佳療效的同時,還能降低藥物不良反應,降低病情風險。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及哮喘控制情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通過良好的教育防治知識減少患者暴露于疾病危險因素,減弱刺激原反應,從而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該研究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145.36±14.68)分均高于對照組,吳燕妮[10]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151.83±12.82)分均高于對照組,與該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防治管理可降低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風險評估,提高哮喘的臨床控制水平及生命質量,可在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門劍龍,陳宏,劉瑞玲,等.血漿蛋白C活性測定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和預后的評估[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4,21(5):352-356.
[2]李燕舞.無創通氣治療重度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50例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7):787-789.
[3]宋文東.重癥哮喘的臨床特點和急診搶救對策[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8):887-889.
[4]林江濤,祝墡珠,王家驥,等.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10(8):615-622.
[5]季永華.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重癥哮喘分析[J].河北醫藥,2012,34(11):1696-1697.
[6]張連蓮,劉洋,趙爾為,等.呼出氣一氧化氮在支氣管哮喘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8):1287-1289.
[7]蘇楠,林江,劉國濤,等.我國8省市支氣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內科雜志,2014,58(8):601-606.
[8]韋春,戴霞,王自秀,等.支氣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病情控制水平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7):596-598.
[9]高苗苗.教育和管理在兒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6):592-594.
[10]吳燕妮.規范管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和生命質量的效果評價[J].罕少疾病雜志,2015,22(2):29-31.
Case Analysis of Bronchial Asthma
WEI G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Guidong People's Hospital,Wuzhou,Guangxi Province,54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asthma management.Methods Group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2 82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for the study,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rawing lots and control group 41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asic treatment,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aking other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observed in two high-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in the past year due to asthma exacerbations see the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of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rate,hospitalization rate,life quality score and control of asthma.Results There were high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 therapy 2.44%in the past year due to exacerbations of asthma emergency room for medical treatment rate of 34.15%,the rate of hospitalization for asthma exacerbation in the past year was 12.20%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6.83%,65.85%,39.02%,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145.36±14.68)points,the control of asthma score(21.36±3.57)points were higher(114.69±13.59)points,(17.21±3.24)points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in patients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level of clinical control of asthma,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Bronchial asthma;Disease risk assessment;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6)06(a)-0106-03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5.16.106
[作者簡介]韋干(1974.12-),女,廣西梧州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呼吸內科臨床。
收稿日期:(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