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義
現在創業的人太多了,需要有的放矢,從需求端創業,痛客夢工廠這個平臺要提供出解決方案。對這個探索,當然你可以賦予很高的理論和邏輯解說,但本質上就是從需求端的探索。
中國痛客大賽由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和貴州BBD(數聯銘品)旗下的痛客夢工廠聯合承辦。一家以大數據為專長的高科技新興公司為什么要承辦中國痛客大賽?在后續的痛客平臺建設中,將會形成怎樣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對于創新創業,痛客計劃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就這些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貴州BBD(數聯銘品)CEO、貴州痛客夢工廠CEO陳東。
創業的“冰火兩重天”
《南風窗》:貴州痛客夢工廠是中國痛客大賽的承辦方之一。一家高科技企業和一地政府進行有深度的合作,其中的緣起何在?
陳東:眾所周知,貴陽在大數據方面國家賦予了先行先試地位,而我們也是國內比較優秀的大數據公司。我們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周濤教授是國內大數據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我記得是在今年2月4日,貴陽市委書記陳剛接見我們公司的核心團隊。這個會上,討論我們公司和貴陽方面能夠展開合作的大數據項目,包括PE監測、大數據維護金融安全、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平臺等等,這些也是我們企業的重點項目。在這次會議上,陳剛書記告訴我們貴陽想舉辦全國痛點大賽的想法,征求我們的建議。
具體方案是由我來負責。當時我就想,大賽不是目的,不能搞成一陣風,關鍵是怎么進行平臺化運作,因此我提了一個“痛客中國”的想法。一開始的想法是覺得,我們公司是一家大數據公司,舉辦賽事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重點,但可以提供智力支持。隨著對問題思考和相關工作的深入進行,發現這是一件意義很大的事情,下決心把它做起來。最后決定由貴州痛客夢工廠科技有限公司具體作為承辦方之一。
《南風窗》:促使你們想法開始轉變的觸發點是什么?
陳東:為了準備給貴陽市領導的匯報,我們還是做了不少功課。我們都知道,這幾年“雙創”已經形成一股很大的熱潮。實踐到現在,我們看得很清楚了,創業的確很火爆,但也是“冰火兩重天”:有研究證實,現在一天內全國誕生4000家左右的創業型企業,但統計下來發現63%的創業失敗了或者回歸職場了。
創業當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當時我們就想,如果從需求端入手,可能會推動創新創業更好的發展。我們也研究了國外的情況,比如美國最大的一家民間智庫,就有一個很大的平臺,美國航天局(NASA)也在上面提出痛點,尋求解決方案。在平臺的盈利模式上,我們也注意到以色列的政府創投基金模式。因此,隨著思考的深入,我們把痛客計劃放到“雙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框架內來考慮。對這些思路,貴陽市領導給予了充分肯定。最后決定由我們公司來承辦,完全可以說是“盛情難卻”。在各方的努力下,國家工商總局也成了整個賽事的指導單位,整個大賽里面還有一個社會信用的主題賽。整個痛客計劃分為大賽和平臺建設,先做比賽后做平臺,大賽可以積累一些經驗。
圍繞新經濟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南風窗》:提到“痛客夢工廠”,很多人會想到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在普通人眼里都是創新孵化器,可以為創業者提供風投、商業指導等等。那么,“痛客夢工廠”到底和李開復的“創新工場”,以及其他的創業孵化器有何不同?
陳東:我認為,這需要先清楚痛點和痛客、社會進步和創客之間的關系。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維護金融安全現在是一個很受關注的問題。貴陽市金融辦也曾經和我們交流到非法集資這個痛點,因為非法集資引發的矛盾對社會穩定和政府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有關領導就問:你們大數據公司有沒有辦法解決?我們有一些方法,并在維護貴陽金融安全上發揮了一定作用。這個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政府拋出一個痛點,變成創業公司的一個項目,既實現了企業的商業價值,同時對政府來說又維護了社會穩定。這就是一種最理想化的模式。
這離不開我們公司的大數據技術。我們開發了一套系統,簡單說就是搜索的終端機。我們實現了,只要輸入一個公司的名字,一秒鐘內就可以查出五度關聯方的相關信息。人工查詢的效率是無法與之相比的。
《南風窗》:我們也注意到,在痛客里面,有相當一批政府公職人員。
陳東:中國痛客大賽啟動以后,我們給貴陽市直屬部門、區一級和國企做了很多場培訓。培訓連軸轉,有時候一天四場,飯都顧不上吃,很辛苦,但覺得很有意義。有意思的是,公務員提交的痛點真的還是不一樣的。走近他們,發覺他們真的很有想法。我印象很深的一個例子是,有一位食藥監局的基層工作人員“滿懷內疚”的提了一個痛點:食品安全的問題很多,但據他講,現在基層檢測人員數量、技能和設備完全不足以應對需要。食品安全出了問題,老百姓遭殃,所以他說自己是“滿懷內疚”的提出這個痛點。類似由公務員提出的痛點還有很多。還有一些是普通老百姓提出的,比如某個點的治安問題。這就相當于輿情搜集了。
《南風窗》:本屆大賽的主題之一是,以企業信用監管為切入點,通過面向社會征集痛點,解決問題,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共建共治。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切入點”?
陳東:如前面介紹的,國家工商總局是中國痛客大賽的指導單位,全國3000多家工商所也被邀請參賽。企業征信信息平臺建設本身是國家工商系統今年工作的一個主題。
對我們企業來說,企業征信信息平臺的建設是圍繞新經濟,從宏觀到微觀提供大數據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些解決方案,最宏觀的是新經濟指數。我們企業和財新智庫聯合發布的財智BBD中國新經濟指數,受到了李克強總理的肯定,被稱為決策的重要參考。再往下就是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平臺。我們做的很多產品,包括財智BBD中國新經濟指數和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都是大數據和新經濟的結合。
我們都知道,現在傳統產業下滑,新經濟在成長,但對新經濟的支持還是空白的。要填補這個空白,就要實現新經濟和大數據的結合。傳統經濟,我的理解,有兩大特點,一個是低端勞動力的“堆砌”,所謂人口紅利;一個是資本的“堆砌”,所謂錢生錢。最近幾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低端勞動力的工資越來越高,這意味著這個行業的凈利潤少了,經濟成長的拉動空間也變小,下一步的空間來自于高端勞動力。第二個特點,之前資本回報率可以達到20%,現在回報率降低甚至是負數,一個研究的說法是降低到了2%到6%。那么,新經濟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優質的資本投入,即輕資產,以前5個億廠房可能帶來兩個億收入,現在重資產這種投入的回報率是很難實現了,要靠輕資產投入。創新創業型企業是指那些高成長高回報的企業。
還有一個研究的數據可以參考,傳統制造業對GDP增速的貢獻率在2010年3月份高達51%,現在不到30%了。中國經濟需要新經濟來支撐。但是,制造業貸款相對容易,有廠房有機器可以抵押,但科技類公司,博士不能“抵押”,幸運的話可以走資本市場,大量的是融不到資,貸不到款。要發展新經濟,資本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就想辦法,對于高端勞動力為主、輕資產投入為主和高回報的創新創業型企業,給它一個信用評級,能夠貸到款融到資,這對中國經濟是一個很大的支持。目前看,對這類新型企業的信用評價,全世界內都還沒有成型的好辦法。我們正在研發一個系統,在貴陽數博會期間推出。這個模型的邏輯比較復雜,大概的描述是:傳統是看固定資產,這個模型是要看高端勞動力的投入、成長性、行業分析,對人的分析包括創始人的經歷甚至婚姻關系,都有影響。
商業模式的探索是螺旋式上升
《南風窗》:“痛客夢工廠”要有持續性,就得有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BBD對此是如何考慮的?
陳東:實事求是地說,商業模式還沒有完全想清楚,還需要探索,在干中學。方向是一回事,具體落地又是一回事。有時候你以為商業模式想通了,過了幾天可能又迷惘了。后來受到了“刺激”,覺得又想通了一些。任何一個事情都是螺旋式上升,創業本來就是“醉生夢死”。
在前期有一次討論商業模式的時候,我們公司的CFO(首席財務官)中間接了個電話,一個小女孩想創業,請他支招。我們就想到,痛客的最重要的作用,不就是支招嗎?我們自己的創業中,也有類似的支招的人。有一個頂級的投資人,我們公司發展的幾個關鍵節點,他的主意都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們的CFO以前是注冊會計師,他在工作中有個很大的痛點,就是查工商資料非常費勁。而我們用大數據的方式一秒鐘可以把企業關聯方的圖譜做出來。當時不是很成熟,開始是兩天,后來只用一秒時間。這位投資人就建議我們專心做好這個圖譜。
怎樣創業不是想當然的,真的需要有業內人士給你提供指導。比如有一位痛客是一家銀行的征信處處長,我們有個創客團隊是做企業征信的,肯定需要這個處長來支招。痛客平臺,一個是約,一個是賣。約,即線下約或電話咨詢、線上咨詢,提供創業的方向性指導。另一個是賣痛點。比如這個征信處處長,可以在平臺上發表行業觀點,寫一寫痛點。既可以是付費額不大的瀏覽,也可以是數額較大的獨家項目。那么平臺盈利模式就是,在約和賣中產生流水,平臺提成。
后來對商業模式又有一些新思考。約和賣體現的是平臺的社交屬性。要盈利,可能還要有投融資板塊。這個平臺,可以有痛點庫,選幾家好的,創客來認領,我們自己也有投資基金,還可以邀請好的投資公司入駐進來。像獵頭一樣,找投資可以收取一定費用。這相當于一個中介,幫找投資,收取傭金。當然,這些項目都是基于痛點的解決方案,不是隨便去找項目。
現在又遇到一些瓶頸。比如這些人為什么在你這個平臺成為痛客,創客為什么要為你的痛點買單?這還需要努力思考。大繁至簡,這就又回到了開始時說的,創業市場的“冰火兩重天”,解決這個最核心的矛盾。現在創業的人太多了,需要有的放矢,從需求端創業,我們這個平臺要提供這個解決方案。
《南風窗》:從“雙創”角度說,一個企業建設創新創業的平臺可以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陳東:任何一個創新創業,結果是未知的,也許我們自己也會失敗,但至少從需求端出發做過探索,這個是最大的作用。簡單的說,痛點是需求端,創業是供給端,痛客是先有需求再做產品,創客是先有產品再找市場。對這個探索,當然你可以賦予很高的理論和邏輯解說,但本質上就是從需求端的探索。我們在考慮承擔不承擔這個事情的時候,國家部委的一些領導給了我們很大信心。比如工商總局企業監管局的領導就幫忙解答了痛點的確權等關鍵問題。還有如前所說,其他一些公職人員的想法,對我們思考平臺的商業模式都帶來了很大啟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這個事業的認可程度越來越強烈,感覺責任越來越重了。我們下決心一定會把這個事情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