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
學校占用學生假期,學生向學校“討假”,這是校園里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休息不夠”、“假期太短”,這成了學生寒暑假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學生對假期安排的自覺性越發明顯,一旦遇到不合理的“克扣”,便可為自己維權!
被偷的假期
大眼妹:我們學校,法定假日倒都按照國家規定執行,但有的老師會在假期布置很多作業,一點空閑時間都沒有。同學們向校領導反映,但他們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現在,我們一想到放假心里就發毛。
小超人:我是一名高二學生,爸媽擔心我高三跟不上,在暑假給我報了補習班,提前學習高三的課程。兩個月來,我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本來升入高三后學習壓力就大了,這下倒好,我還沒調整好呢,就直接從暑假開始忙起來了。
“討假”無望
小樂樂:我們上一屆有幾個高三的師兄為了假期的事兒,跑到校長室去討說法。校長火氣大,說學生沒權利提這種要求,而且學校這樣做也是為學生著想。他們說得頭頭道道,但也不能占有我們的假期吧。這一天天的,已經夠累的了,為什么不讓我們休息一下呢?當時,有個男生頂撞了校長幾句,后來被老師批評了。
天行者:兩年前,學校通知國慶節只放五天,這讓我們非常不解,怎么會這樣呢?和我們同城的中學都放七天,我們為什么要少放兩天呢?我們向老師反映,可得到的回應是“趕進度”!于是,有個同學給教育部門打電話。當時說好國慶前給我們回復,但放完假也沒得到消息。后來,有同學打聽到,教育部門里有校領導的親戚,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我看補課
風信子:我覺得,學校利用假期進行補課,不只是為了教學指標,也出于學生的假期安全、學習成績等,所以沒有必要和學校對著干。畢竟我們是學生,是受限于學校的,隨大流兒是最好不過的了。如果你討厭補課,那可以適當地“請假”,來緩解一下,沒必要頂風上。
小魚兒:我不覺得學校假期補課能夠保證我們的人身安全啊!再說了,如果我們一年四季都呆在學校這個溫床里,不去社會上體驗,怎么知道社會是什么樣子?怎么知道怎樣才能保護自己?所以拿我們的假期安全說事,那是多么幼稚的理由啊!
青青草:假期不一定非要補課,才顯得有意義啊!我們可以自己選擇一些有意思的事做,比如:看畫展、練書法、學下棋等,我們要全面發展嘛!上課時沒有空閑時間,放假了可以給自己補上這一課!再說了,放假就應該輕松一下,要不為啥還有假期呢?
海之子:我覺得學校利用假期補課,是有點得不償失的。別的人不說,反正我要是在假期補課,肚子里一定憋一股怒氣,靜不下心來。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怎么學校就看不到這一點呢?
討假小達人
2003年10月,南昌中學政治教師肖兵帶領所在佛山市南海區羅村高級中學的高中生,以聯合簽名和發短信倡議的方式公開抗議補課。此舉在當地產生轟動,肖兵也一度成為頗受爭議的“反補課人物”。
【點評】作為教師,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補課說“不”,這的確不容易!如果老師們都有這種想法或舉動,那么補課之風也會越吹越無力。
2008年12月,榆林市黑龍潭中學一名初二女生以紙條傳遞的形式,聯合班級同學抗議學校寒假補課,不料被班主任發現。班主任誤認為該學生傳遞的是早戀紙條,在索要遭拒后出手打了該女生幾耳光。
【點評】紙條傳遞,低調不張揚,卻被老師“誤打誤撞”。“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加之無端蒙受不白之冤,可惜呀!
2009年4月,杭州市一些中學生因不滿學校“克扣”假期,在向當地教育部門反映無果后,建立網站表達了自己需要完整假期的愿望。此舉被“圍觀”網友稱為“90后特色的維權方式”。
【點評】面對補課,以建立網站的方式來維權,這充分表明了學生們的態度。學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反映自己的訴求,捍衛自己的權利。
2010年1月22日,益陽市某中學一名高二學生因不堪補課重壓,在某知名論壇中發帖,呼吁“不要讓我們睡覺都夢到ABCD”,號召成立“中國反補課學生聯盟”。
【點評】網上發帖,流動性強,覆蓋面廣,但雷聲大雨點小,旁觀者眾,響應者寡,收效甚微。
2010年9月,東莞市石碣鎮一名高三學生因不滿學校國慶長假補課,直闖校長辦公室,要求校方“還假”。此過程被該校一名高三女生目睹,并通過手機登錄新浪微博,全程直播了這一幕。
【點評】直闖辦公室,這種方式有些不妥,但假期被占用也不能置之不理呀!然而,“討假”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貿然行事。
2015年6月19日,一首題為《媽媽,我壓力好大》的小學生詩歌在網上一經出現立刻引起共鳴。這首詩的作者是南京鼓樓區某小學生,寫詩的愿望就是要媽媽給她“放個假”。有道是:天下父母都愛娃,緣何忍痛施高壓?教育理念入歧途,誤將摧殘當護花。
【點評】面對擇校、升學等,一些家長只能舍棄孩子的假期,讓孩子參加補習班。這是家長的問題,也反映了當下教育體制的不健全。我們都知道,學習要勞逸結合,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