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雋
摘要:在我國傳統觀念中,"重生產、輕流通"的傾向較為嚴重,在農產品物流方面的研究尚顯不足,已經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現狀,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現狀
中圖分類號:F304.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一、農產品物流的內涵
農產品物流是指為實現農產品價值,滿足農產品市場需求,農產品及其信息從生產地到消費地之間的流動過程。它包括了從農產品生產、采購、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到銷售、信息管理等若干環節,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實現農產品和信息的轉移,還要實現農產品增值效應,實現農戶和企業的目標。
二、對我國農產品物流運作存在不足的分析
(一)物流環節復雜,農產品損失大
我國農產品在生產、運輸、倉儲等環節上的損失率約為25%一30%,就果蔬而言,每年至少有1.8億噸腐爛掉,而歐美等發達國家果蔬損失率均在5%以下;我國糧食損失亦很嚴重,占總產量的12%一15%。農產品性質較為特殊,新鮮是其價值所依。但鮮活農產品含水量高,固容易變質腐敗,導致其保質期較短,因此,對農產品的運輸倉儲等環節要求更高,常常需要冷鏈物流條件。但是目前我國的農產品物流依然主要使用常溫物流,致使農產品損失很大。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競爭力低下
我國生產企業以第一方物流為主,物流成本較高,而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則較為緩慢。真正專門從事農產品物流業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尚不知曉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功能,對其認可度較低。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產業規模較小,專業化程度較低,還不具有市場競爭力。
(三)農產品物流領域法律法規缺乏
我國現有各類農產品批發市場約5000多個,市場規模較小,管理上較為混亂,農產品物流領域尚沒有出臺完善的法律法規,導致對農產品物流市場的監管不嚴,沒有有效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農產品物流的信息網絡尚未形成
農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民主要依靠政府來獲取農產品相關信息。農民缺乏信息網絡意識,農村電子商務還未普及,農產品物流信息網絡系統尚沒有形成,致使我國不少農村電子商務開展進程緩慢。物流信息系統在鄉村的普及率僅為39%,大部分鄉村依然是物流信息系統的盲區。
(五)對農產品物流投入不足
我國每年在農產品增產增收方面投入巨大,但在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務體系方面投入較少。如何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以提高其科技含量,在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高產、優質、高效”是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這一趨勢要求我國在農產品物流服務方面應加大投入,進行思路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保障現代農業健康發展。
三、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建議
(一)進行產業細分
農產品尤其是初級農產品如果不提供專業的物流服務,容易發生損耗,實現價值增值就很難保證。例如肉類、乳制品、水產品的流通過程需要專業化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等服務,否則容易很快腐爛變質而失去產品價值。近幾年來,建立了一些農產品裝卸專用碼頭,針對不同農產品使用專業的運輸車輛和專用集裝箱,還開辟了鐵路運輸專線等,這些都是進行產業細分的有有效實踐。產業進行細分也促進了專業農產品物流產業鏈的產生與發展,例如乳制品產業鏈、水果制品加工產業鏈、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產業鏈等。
(二)通過產業鏈集聚擴大農產品物流的規模
擴大農產品物流的規模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形成競爭優勢。擴大農產品物流規模的途徑主要有2種:一種是發展大企業形成大規模,一種是通過產業鏈集聚而擴大產業規模。產業鏈集聚分為橫向集聚和縱向集聚兩種模式。橫向集聚是指農產品產業鏈上一些從事相同產品生產的企業聚集在一塊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若干企業聚集成一個整體從而擴大了規模,這種模式也叫產業集聚,如山東壽光的蔬菜生產經營和河南原陽的大米生產經營;而縱向集聚是指以農產品生產為中心,農產品生產企業的上游和下游企業聚集在一塊進行聯合,從而擴大其規模,例如河南漯河的肉制品生產企業聯合上下游的屠宰、加工、銷售企業形成縱向集聚產業鏈。從多地的實踐中可以總結出,橫向集聚和縱向集聚均可以加強企業間聯系,擴大農產品物流的規模。
(三)促進供應鏈形成,提高農產品物流的競爭力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市場競爭格局已由原來的企業間競爭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農產品物流這一供應鏈要提高其競爭力,必須要上下游企業之間進行進一步資源整合,降低供應鏈運作成本,形成核心競爭力。例如,在農產品領域推廣的“公司聯合農戶”的模式,具體做法是由較大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向農戶提供技術協助和資金支持,而農戶通過技術和資金的運用向公司提供優質便宜的農產品。這種做法大大降低了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也幫助農民實現增收致富,實現企業與農民雙贏。
(四)打造物流信息平臺,促進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發展
物流信息伴隨農產品物流整個過程,如果信息在流動過程中傳遞不暢或者失真,將直接影響整個物流供應鏈,也會給企業和行業帶來重大損失。農產品物流過程涉及很多企業,如果信息不能有效傳遞,那么后續的產業細分、產業集聚也會受到影響,行業發展將失去信息的引領。農產品供應鏈上的諸多企業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掌握信息,就不能及時作出應對市場的反應,企業經營成本也會因此而提高。所以,我們應打造物流信息平臺,以推動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的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碧珍.農產品物流模式創新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2]周潔紅,許瑩.農產品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3]楊軍,王厚俊,楊春.我國城鎮化對農產品物流效率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1l(10).
基金項目:高等學校省級青年人才基金項目(2012SQRW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