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云
戴上個頭盔,不出家門就能體驗到上天入地,與“好奇號”一起漫步火星,就能置身明星大咖云集的頒獎典禮,和偶像一起走紅地毯。這是虛擬現實技術向你展示的未來美好生活。
2015年被稱為“虛擬現實元年”,而2016年則被稱為“虛擬現實消費市場元年”。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虛擬現實登上了“兩會”熱詞榜,一些參會媒體將虛擬現實設備帶到會場,吸引了不少眼球。
虛擬現實的英文縮寫是VR。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虛擬現實設備,由于用戶習慣需要培育,技術尚未很成熟,因此整個VR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這已經引起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就像當初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剛出現不久時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虛擬現實將在未來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春江水暖鴨先知。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索尼等各大電子消費業巨頭已經紛紛布局相關產業鏈,力圖在這片廣闊的藍海中占得先機。
“我們涉足虛擬現實,是因為我覺得它是繼手機之后的下一個重大計算與通訊平臺”,“(通過虛擬現實)我們將能夠與任何喜歡的人分享我們的感官和情感體驗”。臉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說。但他同時認為,虛擬現實走向大眾市場或許還需要十年時間。
谷歌正在開發名叫“互動書籍”的專利技術,試圖用它將現實融入到人們的閱讀生活中。按照它的構想,在未來,當你打開一本書,你會看到從書頁里跳出了一段動畫,耳邊響起語音,從而更生動直觀地幫你理解書里的內容。
今年年初,聯合國與一家公司合作,推出了VR電影《兄弟之翼》,講述巴勒斯坦難民的悲慘故事。“利用VR技術,我們可以與那些通常被忽視和排斥的群體團結在一起,放大他們的聲音,闡釋他們的境況。”聯合國的一位高級顧問表示。
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甚至已經嘗試應用VR技術來幫助癮君子戒除毒癮。過去,科學家曾經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煙癮進行研究。他們使用了八個紅外攝像頭系統投影出與真人相同尺寸的3D化身,以及能夠交互的虛擬環境,該環境被稱作“海洛因洞穴”。從露臺后的開封披薩盒到桌子上散落在打火機旁的現金,種種細節的設計都加強并激發參與者的煙癮。數據表明,參與者在虛擬現實環境中獲得部分抵抗技巧后,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體現出更強的信心去抗拒誘惑。
虛擬現實技術還會在醫療、教育、娛樂、軍事等眾多領域得到應用,為用戶帶來直觀感受。
但是問題也已經出現了。比如最近,索尼公司就因為其VR平臺上出現了大量色情內容而頭痛不已。要知道,虛擬現實化的色情內容,會給用戶帶來“非一般”的感覺,意味著一個巨大的“灰色金礦”。諸如長時間使用VR設備帶來的眼部不適、暈動癥等健康負面影響,也引起許多人的擔憂。VR給人們帶來的最大不安,恐怕在于它是否會讓更多的年輕人變得更宅,更不愿意與現實社會打交道。
(摘自《中國青年》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