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玉平 郝登峰
?
危難之際顯身手
——河南豫中公司積極參與山東平邑礦難搶險救援
◎ 姬玉平 郝登峰
2015年12月25日7時56分,山東平邑縣一石膏礦發生坍塌事故,25名礦工被困井下。2016年1月11日,參與平邑搶險的鉆井救援設備廠家德國寶峨公司向豫中公司電話請求,現場急需熟悉車載鉆機操作的專業技師,希望豫中公司能委派有救援經驗的技術人員參與鉆井救援技術指導。

接到來電后,豫中公司領導當即決定,委派有著十余年鉆探經驗和4次礦難搶險救援經驗的技術員孫文國前去參加搶險救援。接到通知后,孫文國于1月12日火速趕到山東平邑事故救援現場,加入到鉆井搶險救援施工中。他所在小組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地面鉆井掘進,打通連接礦井巷道的生命通道,當時仍有17名礦工被困井下。礦井塌陷時對地層造成的震動相當于4.0級地震,致使鉆井施工困難重重。針對地層特殊情況,孫文國和鉆井救援小組經過認真研究,制定出了科學細致的施工方案:一開采用BG38旋挖鉆機作業,挖至54米,下入直徑800mm護管進行護壁、固井作業;二開采用RB-T90車載鉆機進行施工,為了提高鉆井效率,先后采用了空氣潛孔錘反循環、氣舉反循環、牙輪鉆頭空氣正循環、牙輪鉆頭反循環等多項先進工藝鉆進作業,解決了由于孔內掉塊、坍塌等造成的卡鉆事故,很快下入直徑610mm的套管進行護壁;在三開階段他們采用直徑565mm的牙輪鉆頭進行反循環鉆井作業至216米,順利下入直徑508mm套管,生命通道在一米一米地延伸著;在四開井段,采用直徑445mm牙輪鉆頭,開孔使用空氣正循環鉆井工藝鉆至220米,到達巷道底部。至此,一條220米的生命救援通道終于打通。在救援小組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月29日,被困井下36天的4名礦工終于通過這條生命通道以吊車繩索的救援方式順利升井,創造了礦難救援的奇跡。此次礦井救援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個大直徑鉆井成功救援的案例,更是我國采用大口直徑鉆井成功實施救援的首例。
(作者單位: 河南省豫中地質勘察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