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寧供電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530000)
電網安全風險管控中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應用
盧靜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寧供電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530000)
電力調度是保證掉網安全運行的一種有效管理手段,通過采集各類信息數據,實現對電網運行狀態的判斷。而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力調度智能化成為一個熱門研究課題。本文就從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出發,講解其對電網運行安全管控的重要性,并闡述智能調度系統的具體應用。
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風險管控
目前,我國電力系統的結構和規模正在的不斷擴大化和復雜化,因此要保證電力系統的運行安全,不僅要求調度人員能夠迅速反應,還需要全面掌握電力系統的實時運行狀態,對于電力系統出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和分析,以便及時作出調整。但是,電網越復雜,它的運行難度也就越高。相應地,它存在的運行風險也就越大。作為一個復雜的網絡系統,智能電網的組件構成各不相同,并且通過網絡進行連接,使它覆蓋的范圍也非常廣。這就造成在實際的電網運行中,往往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情況,一個細微的漏洞都有可能造成大面積的停電事故。因此,為了保障電網的運行安全,必須不斷增強電網自動化調度水平,對重點環節進行更加精細的管控,并進行系統的分析,這樣才能實現電網安全風險的實時管控。
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是相對于傳統的電網調度系統而言的,它能夠借助更加高級的信息傳感器和雙路通信,實現電力安全的傳輸。與傳統的系統相比,它能夠快速獲取電網信息,并且在可靠的信息平臺上,進行分析和處理,為電網調度提供一份完整的運營地圖。因此它的特征主要體現為:
1.1 廣域性
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在設計上就是面向廣域分布的跨大區互聯電網和各級調度,從全系統的視角來研究和解決互聯電網中的數據、模型的交換共享問題。除此之外,還著重強調電網的監視預警、調整控制、在線分析聘雇、調度計劃編制和管理問題。
1.2 全景性
在以前的電網系統中,雖然也有數據采集和分析,但是存在許多局限性,往往只有應用系統和調度中心直接獲取的數據。這就造成信息采集的狹隘性,不能完整準確地分析出電網運行情況。而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在數據和信息的采集上更加全景全面,系統分析和展示都是以整個運行電網為對象,能夠從時間、空間等多維度的視角對電網運行情況進行數據采集分析,以滿足調度中心不同層面的信息需求,為風險管控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1.3 整體性
傳統的電網系統中,存在不同調度機構中同類系統結構差異過大,或者是統一調度中心內部不同的應用系統之間結構差別過大的問題。這些系統結構差異導致的問題就是數據庫不統一、數據庫的訪問接口不統一、數據庫的存儲方式不統一和數據的瀏覽方式不統一。這種情況下的數據庫往往會顯得雜亂無章,不利于數據分析和問題處理。因此,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相比傳統系統最大的改變就是整體性。系統的體系結構、功能和維護是完全分布式的。國網、省網、地網三級調度系統既要形成一個整體,同時又各有側重點,各個應用功能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靈活的配置和調用。
1.4 標準性
以前的電網系統往往按照應用建設和使用系統,造成系統數量多,使用和維護都出現困難,并且重復投資的現象十分突出。而且各級調度機構獨立建設系統,難以形成技術合理,增加了系統的建設難度。而且系統低層次的重復建設和改造過于頻繁,系統內部缺乏統籌協調,造成資金浪費。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將結構、平臺和功能進行一體化和標準化,以滿足調度機構中各個專業的需要,實現各部門協調運作,實現全網資源共享。
2.1 提供問題分析依據
我國電網系統覆蓋面積大,電力線路遍布城市鄉鎮,因此為了使各地的電力分布更加均衡,電網運行更加安全,調度工作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現在電力安全已經是一個熱點話題,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于電力系統的依賴程度也越高,所以電網的安全問題關系到國計民生。1972年7月20日浙江電網發生瓦解事故,損失負荷35萬kW(占事故前全網負荷的71.5%),經濟損失約200萬元。海南1993年4月24日大面積停電事故,造成海南全網瓦解,燒毀高壓開關柜6面,波及16面,損失電量137萬kWh。可以看出,電力安全事故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面對越來越復雜的電網系統,調度成為它最重要的“體檢”工作。結合電網安全管控,調度工作能夠提供實時的電網運行參數,將各個安全漏洞一網打盡。
2.2 保證電網安全運行
以往的調度工作都是依靠人力來完成,調度員要對電網運行的參數,如電壓、電流、頻率等進行詳細記錄,以便能夠對電網的運行狀況進行判斷,通過通信設備發布操作指令,指揮現場人員進行系統調整和維護。但是這種方法的弊端非常明顯,不僅工作效率較低,對于電網安全問題反映也很不及時。而且調度員對于自己的工作任務要有很深的認識,需要較豐富的工作經驗,這對于一些新員工來說,顯然是有些吃力的。因此,引入智能電網調度系統,能夠有效地避免一些人為漏洞,該系統可以為電網安全系統提供實時防護,保證電網安全運行。
2.3 實現電網安全管控的智能化
智能化電網系統已經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隨著信息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廣泛應用,特別是電力輸送、故障信息采集、安全實時監控等方面,智能型的系統正在大力發展。實現電力調度工作智能化,能夠大大降低人為失誤率,并且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調度工作的穩步進行,進一步實現安全管控的自動化和信息化。
3.1 實時監控與預警
實時監控和預警技術是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中堅技術,它能夠實現電網的監視全景化,安全分析和調整控制前瞻化、數據和運行評價動態化。除此之外,該系統還能從多個層面對電網進行實時監控,達到大而細、廣而精的效果。而預警系統能夠進行在線智能報警和在線故障診斷,提高漏洞的發現速度和修復速度。并且系統還能實時跟蹤和分析電網的運行變化,在先分析評估電網運行風險,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并提出緊急控制策略。
3.2 實現電網智能調度
在該系統中,調度類應用是調度計劃編制業務的技術支撐,主要用于完成多目標、多約束、多時段調度計劃的自動編制評估。這種智能調度模式能夠為電網工作提供多種智能決策工具和靈活的調整手段,適應不同調度模式的要求,實現從年度、閱讀、日前到日內、實時調度計劃的有機銜接和持續動態優化。實現國網、省網、地網三級調度的統一協調,完成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統一。提高維護效率,降低維護成本。
3.3 實現電網全面的安全校核
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安全校核,該部分主要是用來完成多時段的調度計劃。提供電網運行安全操作的安全校核,并提出適當的調整建議,運用多種安全分析手段來適應不同的檢修計劃。在該系統中,通過在線分析數據,對于明確電網故障定位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3.4 實現電網調度規范化
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還能實現電網調度工作的規范化,通過統一管理調度基礎信息,規范主要生產業務和調度專業的管理工作。調度工作中的主要任務:采集數據、傳輸信息、數據處理和人機聯系等,都能通過智能化系統進行統一規范化,完成對數據信息庫的完善工作,提高數據處理的工作效率。
調度工作是整個網絡運行的中樞,而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采用數據集成的方式,有效地對電網運行中的動態、靜態信息進行采集,實現了對電網運行安全的實時監控。因此可以看出,電網系統中調度工作智能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1]李碧君,等.基于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電網運行安全風險在線防控[J].華東電力,2014,06:1057~1063.
TM732
A
1004-7344(2016)13-0108-02
2016-4-15
盧靜(1989-),女,毛南族,廣西河池人,助理工程師,本科,從事電力調度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