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立廣
(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528311)
WIFI連接系統中無線連接模塊的設計探討
莊立廣
(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528311)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WIFI技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優點顯著,如:靈活性、經濟性、普及性與擴展性等,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本文分析了WIFI、WIFI連接系統及其無線連接模塊的概況,并重點探討了WIFI連接系統中無線連接模塊的設計,旨在充分發揮WIFI的作用,并促進無線連接模塊設計水平的提高。本文對WIFI連接系統中的無線連接模塊的體系結構、掃描及認證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旨在為我國無線城市建設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WIFI;無線連接模塊;設計
1.1 WIFI技術
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它作為局域網,此技術具有前瞻性與多元性,滿足了不同生產商及用戶的需求。在眾多廠商支持下,同時,其硬件設備獲取簡便,因此,兼容性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當前,WIFI主要采用無線網絡標準,即:802.11n,此標準的關鍵為MIMO技術,它使傳輸速率提高到了300Mbps。但根據市場調查可知,由于此標準的傳輸速度較慢,導致其市場接受度偏低。此后,英特爾公司利用無線整合技術,推動了無線網絡市場的發展,該公司將WIFI與CPU等技術進行了整合,在此基礎上,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上網方式。對于無線網絡而言,其數據是借助無線電波進行傳送的,因此,數據極易被竊取。為了提高數據保密性與安全性,無線網絡傳送標準對加密算法給予了關注,但仍存在一定漏洞,黑客仍可獲取數據,在此情況下,WPA協議隨之出現。
對于WIFI技術而言,其是由站點、無線介質、接入點及分布式系統構成的,它的拓撲結構有五種,分別為點對點模式、多AP模式、基礎架構模式、無線網橋模式與無線中繼器模式等。在實際運用過程中,WIFI涉及的技術主要有三種:①DSSS/CCK技術;②PBCC技術;③OFDM技術,當前,應用最為普遍的為調制擴頻技術[1]。
1.2 WIFI連接系統
由于WIFI的對象為客戶,為了滿足其上網需求,應為其提供操作簡便、處理便捷、互動良好的WIFI連接系統。該系統可為無線網絡用戶,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如:認證連接、AP切換等,其軟件有兩部分,分別為客戶端與服務器端,其中客戶端的作用主要有:①搜索與顯示可用無線網絡;②查詢與顯示簽約網絡熱點;③存儲登錄信息;④連接簽約網絡;⑤記錄與發送連接過程中的DEBUGLOG等,同時其與服務器端軟件的配合,使其具備的更新、報錯與上傳日志等功能。此系統主要是由終端用戶與系統管理用戶進行使用,前者使用目的為搜索當前可接入熱點、查詢個人設定熱點,通過與運營商WIFI網絡連接,以此對互聯網的訪問;后者使用目的為對WIFI熱點信息進行管理與維護,并收集客戶端的實時行為,經統計分析,以此掌握熱點問題,進而發布適合的軟件版本[2]。
2.1 無線連接模塊
無線連接模塊的工作主要為連接WIFI連接系統和無線網絡,具體包括WLAN掃描、連接、認證,AP切換與斷開網絡等。在使用時,用戶需要搜索周圍無線網絡,在獲取無線網絡適配器上的可用熱點信息后,進行認證連接,同時用戶可結合網絡的具體情況,切換AP,如果用戶斷開網絡,則表示使用結束。
2.2 設計探討
2.2.1 體系結構
無線連接模塊設計的前提條件為WIFI連接系統,它主要提供的功能為無線網絡連接,結合其應用實際情況,可借助三層體系結構,從邏輯角度出發,可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與數據層,如果將中間層添加到其他兩層內,則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如:業務邏輯的復雜性明顯增加,相應的代碼愈加復雜與臃腫,在此情況下,后期維護修改工作的開展將困難重重。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進一步細化客戶端各層的功能,以此滿足模塊設計需求。表示層為用戶所提供的界面應為交互式,具體包括傳輸層與外觀層;業務邏輯層需要發揮信息傳遞與處理的作用,其作為核心部分,其可細化為掃描層、連接層、認證層等;數據層主要是交互數據庫,在實際操作時,應保證所需數據與運營商服務器端的交互。
在設計設計過程中,表示層的頁面可利用Visual Studio 2008窗體應用程序,為了保證系統頁面的外觀,應關注以下因素,如:用戶與系統間的交互性、WIFI連接系統的簡潔性與便捷性、界面工具包與插件應具備完整性與豐富性等。業務邏輯層設計時,主要分為四部分,其中掃描層應用于無線網卡及其接口的相關數據,并將其提供給認證層,此后向服務器發送認證請求,此后連接認證層與連接層的熱點,但此過程中,無線網絡服務質量各異,因此,用戶應結合具體需求,切換AP點。數據層主要是對上層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結合報文信息,以此保證無線網絡的有效連接[3]。
2.2.2 無線網絡掃描與認證連接
根據上述結構體系設計可知,WIFI連接系統和無線網絡進行連接時,需要系統掃描周圍的無線網絡點AP,并將其存儲到列表中,以此便于調用,此后經掃描認證,方可實現與無線網絡的連接。通過分析可知,認證連接的前提條件便是無線網絡掃描,為了保證掃描的完成,在設計是應利用接口Hot Spot Scan,在此基礎上,用戶在打開WLAN客戶端后,可無線網卡信息進行搜索,在獲取無線AP后,便可掃描到可用無線網絡接入點,從而保證了掃描環節的完成。在認證連接方面,應結合既有WIFI網絡認證方式及現有網絡,以此保證認證方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常見的方案有兩種,分別為集團認證與本地認證,其認證方式有三種,分別為基于 PPPoE、WEB 及 IEEE802.1x認證[4]。
綜上所述,在無線網絡快速發展過程中,WIFI技術及其連接系統的相關問題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本文主要探討了其中的無線連接模塊設計問題,相信,在其設計水平不斷提高基礎上,無線連接模塊的作用將更加凸顯。
[1]劉洋.WIFI連接系統中無線連接模塊的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
[2]高洪連.新一代智能手機多模無線連接芯片的系統設計與實現[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4.
[3]張秋波.基于Android手機和WiFi的網絡定時開關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5.
[4]黨楊濤.基于BCM4330的智能手機無線連接模塊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TP311.5
A
1004-7344(2016)13-0265-01
201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