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少海
(岑溪市水庫安全管理站 廣西岑溪市)
廣西中小型水庫工程與農業規模經濟關系分析
甘少海
(岑溪市水庫安全管理站 廣西岑溪市)
中小型水庫工程是農村水利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評估水庫工程的農業經濟規模之間的關系,不僅可增強農村水庫的抗洪防災能力,還能完善農村基礎實施建設理論,為國家和政府投資農村地區水庫工程提供合理的理論基礎。本文以廣西的中小型水庫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廣西中小型水庫現狀的基礎上,綜合考察了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水庫工程、農業資源消耗、農業科技力量、育種對農業產出的影響,有效測度了各地區水庫工程的農業生產績效;其次運用規模經濟理論,根據水庫工程能夠增加農業生產資源,保障農業生產要素發揮更大效用的機理,依托各地區水庫工程受益人口的總收益和人均收益,探討了水庫工程與農業規模經濟之間的關系。
水庫工程;農業績效;農業規模經濟;固定效應模型;貢獻度
水庫工程對農業生產的具有重要的影響,也是農村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條件。廣西農村的中小型水庫在灌溉、防洪、供水、水力發電等方面給當地農村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對廣西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建設質量問題、多年運營導致的設備老化問題日益突出,必須結合廣西農村中小型水庫的管理運營現狀,分析當前廣西中小型水庫工程與農業規模經濟關系,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這些中小型水庫更好的服務當地社會發展。
截止到目前,廣西有中型水庫200座、小(一)型水庫1080座、小(二)型水庫3000座。根據對往年的壩基滲漏、壩體滲漏、繞壩滲透等一些事故進行分析和總結,通過國家的大力投資和加固建設,事故發生概率大大降低,各種情況已經得到了好轉。并且到目前為止,一部分水庫安全監測設施也在逐步完善,監測手段不斷提高,加大科學調度、進一步提高了水庫的交通、通訊設施。同時水庫管理人員也在不斷進行學習,提供自身專業素質,完善小型水庫管理制度,進一步促進了水庫的發展。從利益主體的角度來分析,廣西中小型水庫的目的主要幫助人們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解決當地農業灌溉問題,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同時,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水庫在促進當地農業發展、提高人們的經濟水平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更好的發揮水庫的本體作用,各個相關部門應該統籌協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當地農民之間的利益關系,提高水庫的利用率,使水庫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生活和當地農業發展。
2.1 農業基礎設施績效評估
為更好的分析廣西中小型水庫工程與農業規模經濟關系,先要對農村基礎設施績效評估方法進行選擇,以便選出更好的評效方法。目前在農業工程領域的一般評價方法有大數據分析法、神經網絡綜合分析法、數據模型層次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大數據分析法只是對單位決策事件進行分析,不能進行指標績效評估神經網絡分析方法只能對整個評估事件進行定性分析,無法被測事件相關指標之間的數量關系,數據模型層次分析方法摻雜了更多測試者的主觀意見,減少了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從而降低了評估的準確性。還有一種固定效應模型,該模型使用多個水庫工程變量之間的關系客觀的進行評估,該方法既能準確的反應被評估個體的動態變化,減少了評估誤差,又消除了被評估模型中的不可測變量,提高了被評估各個指數參數的精確度,從而最終提高被評測結果的準確性。在定量分析的函數選擇上,本文章考慮了里昂惕夫生產函數、線性相關生產函數、恒替代性生產函數以及集約塑成生產函數,在比較各個函數優缺點的基礎上,考慮到里昂惕夫生產函數探究的是靜態的函數關系,研究的是投入資本和有限勞動力的靜態函數,與本文章要分析的動態中小型水庫工程問題相矛盾。線性相關生產函數研究的個體為不變或單調遞增的規模報酬,而水庫工程的盈虧并不固定,兩者在此基礎上相互矛盾。恒替代性生產函數以及集約塑成生產函數所需參數太多,加上有分析很多條件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本文章選用庫博-道格拉斯函數,該函數既能克服以上函數的不足,又實用方便。
2.2 水庫工程與農業規模關系分析
水庫工程作為農村基礎設施收益比較大的基礎性工程,在建設和各個指標規模選取上直接決定了收益的當地政府和農民的獲益多少,是否增加疏水投資以進一步增加當地的農業經濟效益,還未可知,由此可知,分析水庫工程與農業規模關系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需要對水庫的各個工程規模和建設指標進行詳細精確的測繪、計算和成本控制。使整個水庫工程的收成效益趨于最大化。一般而言,對大部分的基礎設施效益評估分析都是從使工程的建設成本最小或收成效益的最大化來考慮,但這些方法都未能將水庫工程與當地農業規模聯系一起來分析,而本文的分析方法能水庫工程與農業規模有機聯系到一起,聯合水庫工程的各個指數與農業經濟規模,根據選用的庫博-道格拉斯函數,將廣西中小型水庫的規模同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程度以及水庫工程所覆蓋的受益人的經濟效益聯合起來,對廣西中小型水庫的建設規模進行評估分析。
中國的水庫工程建設主要由國家來投資建設,水庫工程屬于公共財產,這一點在農業經濟中顯得尤為重要。水庫工程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疏水排洪抗旱性,同時滿足農作物的用水需求,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力,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民的收益,這是水庫工程和公路等其他農村基礎設施的不同之處。以前,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人們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水庫工程與當地農業規模的有機結合能實現收益的高幅度增長,只是認識到調節政策和提高科學技術來實現收益的增長。由以上水庫工程的特性,加上水庫工程的收益并不是靠市場調節來完成的,國家投資運營的水庫應與農業規模相適應來建設運營。在對水庫工程總的收益進行分析時,需要考慮到水庫工程的地域性特征以及農村政府服務政策的傾向性,所以,并不能使每個農民都是水庫工程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每個生產者所擁有的包括機械設備在內的農業生產物資以及人力資本的總和,加上水庫工程中的疏水灌溉工程,所代表的就是農村地區總的生產要素。因此水庫工程與當地總的生產要素相結合,才能使水庫在滿足防洪的基礎上實現農作物灌溉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農業生產者規模和水庫工程的規模越大,當地總的生產要素協調發展的越完善,水庫工程給當地帶來的總的收益也就越高。
在分析廣西農村地區中小型水庫現狀的基礎上,在對農業基礎設施績效評估的過程中,由于大數據分析法、神經網絡綜合分析法、數據模型層次分析法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最終選用了庫博-道格拉斯函數對水庫的績效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考慮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水庫工程、農業資源消耗程度、農業科技水平、育種技術水平對總的收益的影響的基礎上有效的測度了水庫工程的農業績效,結果表明,在降水量較大的廣西農村地區,水庫建設工程每增加1億m3,當地農村政府和農民增加0.0935億元。最后用規模經濟理論進行分析,發現,隨著水庫工程規模擴大,獲益的當地農民數量逐漸增加,受益農民的人均收益和總收益也逐漸增加,以此,證明了水庫工程能夠實現農業規模經濟的理論模型。
[1]蔣時節,申立銀,彭毅,楊建偉.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效益評價的關鍵指標遴選[J].農業工程學報,2010(09).
[2]張翠芳,牛海山.民勤三項農業節水措施的相對潛力估算[J].農業工程學報,2009(10).
[3]郭劍雄,李志俊.勞動力選擇性轉移條件下的農業發展機制[J].經濟研究,2009(05).
F305.2
A
1004-7344(2016)13-0115-01
201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