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露露 (南京藝術學院 210013)
論無紙動畫《貓和老鼠誰將被埋葬》中的后期制作
蔡露露 (南京藝術學院 210013)
(一)無紙動畫的概述
從上世紀中后期開始數字技術迅速發展,制作繁雜的傳統動畫也開始逐步引入數字技術,新舊技術的融合產生了一種新的動畫形態——無紙動畫。無紙,從字面上便可以理解是脫離紙張,而無紙動畫就是脫離紙張在電腦上完成整個制作流程。多數的無紙動畫都是以日更的方式播出,如《喜羊羊與灰太狼》,這是因為無紙動畫簡化了傳統動畫的制作流程,有易修改和方便儲存與輸出的特性,高效的制作方式是無紙動畫播出的基礎。
(二)后期制作的概述
動畫后期主要是將各個環節的動畫素材進行整合,對動畫的各個細節,例如動畫片的銜接,場景的切換,聲音與動畫的協調進行調整,使整部影片流暢和諧。特效的加入,如風、雨、雷、電、煙、云、光等的加入又讓畫面豐富了不少。
(一)后期制作的特點
在動畫短片《貓和老鼠誰將被埋葬中》,導演發揮了無紙動畫管理的優越性,運用無紙軟件制作出一種較為新型的動畫風格,結合中國剪紙藝術中的造型和動作特點與俄羅斯的人文風情、故事的敘述方式,展現出兩種文化的碰撞與結合。
短片的中期制作完成后,無紙動畫略顯呆板影片節奏,視覺沖擊力不強的畫面遠遠達不到導演所要求的最終呈現效果,后期合成的加入,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作為一部實驗性的短片,后期制作也被提拔到與前期制作相平級的的地位。隨著人們的審美觀念不斷上升,觀眾更愿意觀看具有立體感,節奏感和視覺藝術感的畫面,所以需要正視特效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使用后期軟件對整部影片進行掌控,在短片的角色刻畫,畫面節奏,光影效果,氣氛渲染中發揮其無可比擬的作用。后期制作部門根據故事情節對影片節奏進行了合理的加強和放緩,加入了煙霧,煙花,水光等特效。讓畫面更具節奏感和沖擊力,短片的最終效果也證明,后期制作功不可沒。
在一部優秀的國產無紙動畫《小米的森林》中,除了有著強大的繪畫基礎,后期光效渲染又為影片增色不少,如在一個鏡頭中,小米被兩人追捕,為了體現陰冷,恐怖的氛圍,畫面加入了紫藍色月光和暗紅色的燈籠光,雨夜、風吹,燈光照在兩人的臉上忽明忽暗,表現了故事情節發展的不確定性,路面積水反射出的光與物象仿佛又可以暴露出小米的行蹤,又增加了一分危險。學院片《貓和老鼠誰將被埋葬》中同樣使用了大量的冷綠色和冷藍色,卻是為了渲染夜晚寧靜平和的氣氛,明黃色的燈光讓這份平靜中又顯現出溫暖,表現出老鼠們生活的安逸。后期的色調處理,光影的表達,將導演內心視覺想法的具體化,形象化,讓觀眾更加直觀的去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含義。
(二)后期制作的流程
在短片《貓和老鼠誰將被埋葬》制作中,以電腦制作為一個基礎的制作方式,運用繪畫軟件進行人物設定;運用無紙軟件對人物進行骨骼綁定,制作動作、表情;運用后期軟件對影片進行剪輯合成,特效制作。無紙軟件中輸出的老鼠動作放入AE中,把老鼠與背景、地面、山水、船、草、樹進行合理的畫面比例分配,然后再用AE整天的調節畫面、節奏、燈光等合成渲染輸出。
(三)出現的問題及修正
短片在制作中,需要將無紙軟件中輸出的老鼠動作放入AE中進行重新的編輯和加工,這就涉及到老鼠和周圍環境的對位問題。例如老鼠跑動與地面的對位。起初的制作方法是在TOOMBOON中直接加入地面,讓地面,老鼠的比例與畫面的比例要求相匹配。但是在渲染輸出后,畫面在AE中需要等比例的縮小,與成片相符,老鼠是一個循環跑動的過程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地面在縮小后,出現了缺失的狀況,所以便放棄了在TOOMBOON制作地面的方法,改為用AE手動追蹤,通過對Position設置關鍵幀,逐幀K動畫,讓地面與老鼠的跑跳動作相吻合。這是一個耗時耗力,最終效果不甚理想的方法。而且在整個的合成過程中,所有的素材都是使用高質量的文件,我們要考慮軟件的承受能力,預覽往往要花去大量的時間,而且容易導致軟件崩潰和文件的損毀。實踐證明這又是一個不太可行的方法。
最終,又回到了無紙軟件中進行路面與老鼠動作的修正,因為老鼠為循環動畫,并且帶有動作的起伏和跳躍,所以我們需要給于地面一個對位向后的速度,然后拉動老鼠,形成一個向前跑動的動畫。首先嘗試了對路面的分段渲染輸出,輸出大尺寸文件,老鼠的渲染尺寸不變,這樣也就可以解決在AE中縮小是出現路面確實的狀況,但是發現在AE合成時在路面的銜接時段出現了畫面抖動的現象,這個方法不可行。然后,嘗試著將老鼠和地面同時輸出小尺寸文件,這樣讓文件在AE中同時放大到要求的尺寸比例,這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實踐又證明,我的想法有所偏差。結果是路面在畫面中不再出現缺失,但是文件放大后像素不夠,無法完成我們所要求的高質量畫面效果,再次失敗。最后,我發現困擾我的其實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既然縮小輸出不行,那就讓文件從無紙軟件輸出時放大的更大一些,增加尺寸,然畫面在AE中無論怎樣縮小都不會出現缺失的狀況,經過反復的調試,渲染尺寸與成片尺寸為3:1時,最為符合導演要求的畫面比例。
在短片中,不難發現有大量的跑動場景,雖然每個跑動鏡頭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基本遵循了這一方法,這使畫面更加的自然流暢。
(一)短片追求的最終效果
使用無紙軟件來完成主人公的動作,情緒表達,從而體現短篇故事敘事的完整性。使用后期軟件對短片進行剪輯,加強畫面節奏,渲染整體氣氛,突出導演所要表達的情緒和含義。
(二)短片制作的新穎之處
使用TOOMBOON制作動作,同時獲得動作的運動數據與軌跡,使得后期制作中光效的加入,草,山,水,天的運動更加的符合運動規律,表達出故事的“真實感”。應用后期對無紙軟件渲染出的畫面進行調整處理,讓短片更有深度和可看性。
本片在制作之初就在尋找一種新的風格挑戰,希望短片可以體現傳統動畫的特點,又可以融入新的元素。使用無紙軟件制作出的畫面匹配了中國剪紙動畫的表現風格,再加入俄羅斯獨特的人文風情,讓短片顯得新穎獨特。同時也發揮了無紙動畫管理制作的優越性,結合影視后期制作對角色、節奏、光影效果、氣氛渲染的刻畫和掌控,最終很好地完成了影片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