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惟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
測量技術在車身修復中的運用
王圣惟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
對車身進行準確測量是車身修復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操作過程,不正確的測量會影響到車身最終的修復質量。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在車身修復中正確使用測量技術來確保車身修復質量。
車身;修復;測量
汽車車身遭受碰撞變形之后,車身整體定位參數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對車輛安全使用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現代的車身維修過程中,車身測量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事故車輛的損傷評估、校正、板件更換以及構件安裝調試都需要用到測量技術。車身測量所得到的數據是可以作為車身損壞認定的依據,同時對車身最終修復質量影響甚大。對車身變形的測量,是依靠測量工具采集相關的技術數據并與標準的車身尺寸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找出相對位置的變化規律,以此來判定車身的變形損壞情況。
車身測量方法根據使用工具和測量方式的不同來劃分為:
測量兩孔的中心距(也稱測距法)可以直接獲得車身上兩固定點之間距離,是操作最方便、最實用、最簡單的一種測量方法,它主要是通過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來體現車身各構件之間的相對安裝位置。
測距法使用的量具主要有專用鋼卷尺、專用測量尺等,鋼卷尺測量簡便、快捷,但是測量精度相對較低,比較適合于那些對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比如車身覆蓋件的安裝調整。專用測量尺適用于鋼卷尺不能使用的場合,比如兩測量點之間有凸起的障礙物時,就需要專用測量尺來測量。鋼卷尺和測量尺基本能完成大部分車身的測量,缺點就是測量精度不高,測量結果受操作者水平影響較大。
對于車身結構件的測量就必須要求足夠高的測量精度,因為它是汽車其他部件安裝的基礎,如果關鍵點測量不準會對車輪定位,軸距調整和各總成安裝造成影響,最終影響車輛的行駛安全性和操作穩定性。對關鍵點的測量誤差必須控制在±3mm以內,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就必須使用先進的測量設備進行關鍵點的三維尺寸測量。目前使用的測量系統有專用測量系統和電子式通用測量系統:
(1)專用測量系統
專用測量系統的設計原理來源于車身的制造過程,在制造焊接過程中車身板件都是固定在車身模具上,車身模具是根據車身尺寸制作的,通過模具可以對板件進行快速定位、安裝、焊接等工作。專用測量工具根據車身上主要測量點的三維尺寸,制作了一套包含所有主要測量控制點的測量頭(也稱為定位器)。在車身變形后,可以通過車身上每個主要測量控制點與它專用測量頭的配合情況來確定測量點的數據是否變化,當車身底部主要測量控制點的位置與專用測量頭完全匹配后,就能夠確定測量點的尺寸已經完全恢復到正確位置。
(2)電子式通用測量系統
電子式車身測量系統使用計算機和傳感器來快速、便捷地測量車身結構的損壞情況,先進的電子測量系統還能夠在車身拉伸校正過程中進行實時測量,通過給出不斷變化的測量值來判斷車身拉伸校正效果,以便操作者及時調整拉升力的方向和大小。
電子測量內部儲存有大量不同生產廠家、不同年代生產的車身尺寸數據,在測量過程中,這些標準的車身尺寸數據圖可以隨時被調出使用。系統可以自動地將實際測量的數據值與計算機存儲的標準車身數據值進行比較,并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它們之間的差值,以此來作為判斷車身損壞變形程度和校正是否合格的依據。電子式車身測量系統主要半自動電子測量系統和全自動電子測量系統。
1)半自動電子測量系統
常見的半自動電子測量系一般都是使用自由臂方式進行測量。自由臂的每個臂長是一定的,計算機會自動計算出自由臂端部到達的空間位置的三維數據尺寸。
半自動電子的自由臂測量系統只有一個測量臂,在測量中每次只能測量一個控制點,在實際拉伸修復中經常要同時監控多個控制點,而自由臂測量系統不能做到多點同步進行測量。在測量中要不斷重復測量不同的控制點,否則有可能在拉伸中導致有些點拉伸數據的失控。每次拉伸后要進行控制點的測量,才能得到數據,而不能隨著拉伸的進程隨時監控數據變化,容易導致過度拉伸而使修復失敗。
2)全自動測量系統
超聲波電子測量系統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全自動電子測量系統,超聲波測量系統通過安裝在待測量孔上的超聲波發生器發射超聲波信號,放置在車身底部的橫梁上的麥克風接收器接受超聲信號,由于聲音是等速傳播的,接收器可以快速準確地測量超聲波在車身上不同待測點之間傳播所用的時間。計算機系統通過每個接受器的接受情況自動計算出每個測量點的三維數據。同時測量系統會每隔I~2 s會自動重新測量一次,數據更新及時準確。超聲波電子測量系統的測量精度較高,可以小于±1mm,測量結果受環境和操作者水平影響較小,操作簡單、方便,可以進行不間斷實時測量。能對車身進行修理前損傷檢驗、修理中拉伸控制和修理后檢查驗收提供有效的幫助。
總之,車身測量是貫穿于車身修理作業全過程的一項重要操作。修理作業前測量,可以準確判斷車身的損傷狀況,掌握車身的變形程度,為制定合理的維修方案提供可靠依據。作業過程中測量,可以對修復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防止修理過度或者修理操作不到位。作業完工后測量,是為確保修復是否合格提供可靠的依據,確保車身修復質量。在車身修理過程中,要根據車身損壞的不同部位和損壞的嚴重程度來合理正確選用測量方法。為了提高車身修理作業效率,對于車身底部結構件的測量可以選用電子測量三維尺寸的方法,確保基準孔的相對位置精度。對于車身外覆蓋件可以用測量兩孔中心距的方式來保證構件的安裝位置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靈活地應用不同的測量方法,揚長避短,才能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車身修復工作。
[1]黃平.汽車車身修復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吳興敏.巴福興.汽車車身修復與美容[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3]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車身修復(模塊F)[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王圣惟(1985-),男,講師,長安大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畢業,從事汽車維修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