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題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 750000)
鋼琴演奏過程中緊張心理的調控
郭婷題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 750000)
鋼琴演奏是需要良好的技術技巧和心理狀況作為依托進行的演奏藝術,因此演奏者需要心態平和,情感平穩。但是一些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緊張心理,使得演奏出現種種狀況,比如手指、肢體僵硬,錯音,樂感變差,音樂表現力降低,演奏“卡殼”“斷篇”“拋錨”等。為此,演奏者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緊張心理,在演奏過程中實現注意力的合理分配,通過嫻熟的演奏技巧應用化解緊張心理,規避陌生環境帶來的緊張感。
鋼琴演奏;緊張心理;調控
作為鋼琴演奏藝術而言,其不但是演奏者所進行的鋼琴樂曲演奏活動,同時更是演奏者本人在這一過程中將內心情感藉由演奏本身充分向外界釋放的過程,其涵蓋了演奏者在鋼琴樂曲演奏之前與演奏過程中的自我知覺與自我感知,并藉由自我知覺與自我感知實現對鋼琴樂曲的藝術表現。因此,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該積極調控自我的緊張心理,以使鋼琴演奏達到最佳狀態。
一旦演奏者未能實現對自身注意力的有效控制與調節,則其指部動作以及其對所演奏樂曲的情感體悟必然隨之下降,進而直接影響到樂曲藝術表現力的展現。根據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如若主體在從事某項活動時高度投入,則外界其它事物對其的影響效用隨之下降,此即所謂的“物我兩忘”狀態。因此可以說,在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能夠全身心地投入于演奏之中,則同演奏不相關的其它事物便無法對其形成影響,進而使演奏者指端下的樂曲能夠傾瀉而出,同時亦能夠使演奏者在此種投入狀態下實現心情地放松。不過需要看到的是,演奏者的注意力過于集中亦會使其產生較為強烈地疲憊感。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在一定時間內就會出現疲勞現象,演奏者的注意力就會降低,演奏可能會出現失誤或差錯。演奏者在彈奏樂曲時,注意力會高度集中,致使神經細胞由興奮轉為抑制,這種現象就是大腦皮層中能量物質消耗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注意力疲勞現象對于演奏能力較強的鋼琴家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這種注意力疲勞現象是暫時、轉眼即逝的,演奏者依靠自己的意識可以能動地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注意力重新興奮起來。成熟的鋼琴家在演奏時會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自始至終地保持豐富的情感投入到音樂的表現中去,這才是鋼琴演奏的最佳心理狀態。
鋼琴演奏者必須具備嫻熟的演奏技藝,如此方才能夠實現對鋼琴樂曲的完美詮釋,同時,在演奏者運用嫻熟的演奏技藝對鋼琴樂曲進行詮釋和演繹過程中,其緊張心理亦會隨之得到平復。俗語有云:“藝高人膽大”,唯有演奏者所具備的演奏技巧能夠滿足演繹樂曲的要求,方才可以使演奏者提升信心。有鑒于此,演奏者必須在平日里注重對自身演奏技藝的打磨;對于將要演繹的鋼琴樂曲,演奏者應當認真揣摩樂曲中的音符和樂理,對樂曲中較難詮釋的部分要勤加練習,如此方才能夠在正式登臺演奏中做到游刃有余,如若不然,則極易因技藝生疏,或者對樂曲的主旨、內涵揣摩不透、不到位,而無法將樂曲的精華展示給聽眾,而且一旦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出現紕漏,則必然造成自身的情緒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亦會影響到演奏效果。而如若演奏者過于放松,則亦會因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出現不應有的失誤,給演奏帶來遺憾。演奏者在不同的空間條件下,心里的狀態是不同的。平時一個人在琴房練琴時,心情極其放松,因為他們不必考慮和擔心是否會出錯,或彈的不好的后果,只專注對曲子技巧的把握及內涵的表現。因此,在上臺演奏前可以閉目做一個空間想象,想象臺下沒有觀眾,不是在舞臺上表演,而是在溫馨舒適的琴房練琴,欣賞自己的演奏,從而讓自己輕松的進入演出狀態。平時,獨自一人練琴時,也可設想成在舞臺上,面對觀眾演奏曲目,以此約束和鍛煉自己。除此之外,在鋼琴樂曲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當結合樂曲的藝術主旨展開大膽想象,通過這樣的活動將使演奏者對其所演奏的樂曲實現形象化記憶。從而確保了演奏者在登臺演奏過程中能夠發揮的游刃有余。在每次登臺演奏的前夜,演奏者應當盡早休息,使身心得以充分地放松,也可以在進行睡眠狀態前,借助“心彈”的方式,實現對樂曲演奏過程的梳理,借助這樣的舉動,將有效地幫助演奏者在登臺演奏前舒緩緊張的情緒,放下心理負擔,最終確保登臺演奏的成功。
在面對陌生環境時,人必然會因環境的陌生而產生緊張情緒,面對此種狀況,必須通過正確的方式予以排解。對于演奏者而言,通過其在練習演奏技巧時多處于相對封閉的琴室之內,因而一旦登上舞臺難免產生緊張感。因此,可以考慮在平日的練習中,借助虛擬舞臺布景的形式,使自身處于同真實環境近似的虛擬場景之中,這樣一來,將使演奏者通過在虛擬環境中的練習,獲得一種真實登臺演奏的經驗,進而確保在真實登臺演奏時,緊張情緒與心理得到有效的緩解和釋放,而不致于因對舞臺環境的陌生而導致動作變形、忘曲等現象發生。
在演奏者步入此前較為陌生的舞臺后,必須對這一陌生的環境進行快速地適應,同時對自身的情緒加以調節,具體可以采取的做法是,強化日常演奏技藝訓練,通過系統性的演奏技藝訓練,使演奏者的肌肉組織形成條件反射,從而能夠較快地克服和規避外部環境對自身的影響,較快地進入演奏狀態之中,身心也隨之得以放松下來。此外,演奏者應當在日常練習過程中實現對樂曲樂譜的強化記憶,盡可能地調動自身的感官系統,形成對樂曲的綜合記憶,如此,演奏者便能夠在正式登臺演奏過程之中減少出錯概率,以最佳的演奏狀態將樂曲完整的詮釋給現場聽眾。
鋼琴藝術和其它表演藝術一樣,要求演奏者把平時練習的成果在演奏的剎那間完美地表現出來。為此,除了要求演奏者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樂感之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鋼琴藝術與人類的心理活動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表演的每一瞬間,都是情感與控制、動機與記憶、欲望與想像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的體現。心理素質對于表演藝術實踐中的鋼琴演奏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從三個方面對鋼琴演奏過程中心理的調控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鋼琴演奏者提供良好的借鑒與參考,從而克服緊張心理,更好地發揮出自己鋼琴演奏的真實水平。
[1]艾希.鋼琴演奏者心理調節與心理素質培養研究[D].東北大學,2013.
[2]劉青.論鋼琴演奏者的演奏準備及舞臺演奏中的心理素質問題[D].西安音樂學院,2013.
[3]張立鴻.對培養鋼琴演奏者綜合素質的探討[D].天津音樂學院,2010.
[4]邵一言.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及其調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
[5]贠婷.“聽自己”——論鋼琴演奏者的聽覺把握[D].西安音樂學院,2010.
[6]董佳.鋼琴演奏臨場緊張心理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7]馬燕.認識并學習在鋼琴演奏中的心理操作技能[D].西安音樂學院,2009.
[8]蔣琴.鋼琴教學中的心理分析與心理訓練[D].湖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