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軍 (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 710000)
高校聲樂教學現狀與改革措施
蔡俊軍 (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 710000)
當前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以往單一的聲樂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對此,高校必須對聲樂教學進行改革,積極探索聲樂人才培養新模式。本文從高校聲樂教學現狀入手,結合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改革措施,力求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校聲樂教學體系,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聲樂人才。
高校聲樂教學;現狀;改革措施
聲樂教學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通過聲樂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正確的歌唱技巧,還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藝術修養。在經濟、科技不斷發展的21世紀,社會需要更多的創新型、應用型聲樂人才。作為培養聲樂人才的搖籃,盡管高校近年來為社會輸送了不少人才,但仍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聲樂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嚴重阻礙了聲樂教學的發展,影響了聲樂人才的培養。對此,高校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方法和模式,從而培養出社會所需人才,促進我國聲樂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現代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下,高校聲樂教學雖然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整體現狀還是不夠樂觀,在人才培養目標、師資力量、教材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問題。下面筆者對這些問題作一具體分析。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存在偏差
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對聲樂人才的需求發生了質的變化,由以往需求單一人才開始轉向追求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但現階段部分高校并未清晰地認識到社會對聲樂人才的新要求,在教學中偏重于學生的技能培養,忽略了學生文化素質、藝術修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提高,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符合社會的需求。
(二)師資力量薄弱
一直以來,師資力量薄弱都是制約高校聲樂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雖然我國高校逐漸加大了對聲樂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力度,但仍跟不上擴招的速度,聲樂教師人數不足和素質不高的問題依舊存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聲樂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仍有不足,有些教師的學歷較低,因缺少學術交流與進修的機會,專業素養始終提升不上去;二是高校對專業性人才的引進機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不能真正做到擇優入取。
(三)教材內容陳舊
任何學科教學都脫離不了教材,聲樂教學也不例外。現階段,我國高校使用的聲樂教材仍存在編寫不規范、內容陳舊的問題,雖然經過多次的修訂和調整,但整體的內容上并沒有多大的創新和改變,甚至有些內容是重復的,造成了時間和人力的大量浪費,同時其內容門類多,而且很多都缺乏實踐性的意義,也與聲樂實際教學不配套,根本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嚴重阻礙了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
(四)教學模式單一
現階段,不論是聲樂理論課還是聲樂實踐課,教師仍運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由自己講授、示范,學生被動接受即可。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單板僵化,過分追求統一性和整齊性,未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聲樂藝術的豐富多彩性,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
(五)實踐機會不多
聲樂是一門兼具理論與實踐的課程,在培養學生聲樂技巧的同時,還必須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訓練。雖然現階段我國高校設置了一定的聲樂實踐課程,課堂教學中也不乏聲樂技能訓練,但實踐機會卻很少,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社會實踐,他們的舞臺表演經驗較少,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較低。這種情況下,高校培養出的人才與社會所需人才的差距甚遠。
在現代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高校必須重視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與問題,積極探索應對方法與措施,建立一套系統、完善的聲樂教學體系,為培養出高素質的聲樂專業人才而不斷努力。
(一)樹立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指引著高校聲樂教學的方向。前文已經說過當前社會需要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具體到聲樂專業來說,不僅要求學生要有深厚的聲樂理論知識和高深的聲樂技能,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和舞臺表演經驗,較高的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對此,高校必須改變以往的人才培養目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樹立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并將這一目標滲透于具體的教學中,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所需人才。
(二)加強師資建設
針對當前高校聲樂專業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高校必須雙管齊下,多措并舉,加強聲樂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聲樂教師隊伍。一是做好人才的引進工作。現階段,高校聲樂教師人數不足的問題比較嚴重,一位教師兼任幾門課程的情況在各大高校或多或少都存在。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高校必須完善人才引進制度,采取公開招聘的方式,擇優錄取一批優秀的聲樂專業教師,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聲樂教師人數不足的問題。二是做好人才的培養工作。綜合素質不高是高校聲樂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高校必須針對這一點做好人才培養工作,為他們提供交流與培訓、進修的機會。具體做法:(1)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聲樂教師到其他學校進行學習與交流,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2)提供進修機會,讓聲樂教師到高一級學府進行深造,提高他們的學歷水平。
(三)優化教材內容
針對聲樂教材編寫不規范、內容落后的問題,高校必須慎重選擇,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調整,使之與時代發展、學生實際需求相符。一是從全面均衡的角度考慮,慎重選擇教材,既要有專業性的音樂教材資源,也要有非專業性的音樂教材資源;二是整合原有教材,刪去其中落后的知識點,融入當前一些有關聲樂的新知識、新觀點,使之與時代發展相符;三是挖掘地方特色,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校本教材,使之具有獨特性。
(四)改革教學模式
新時期,高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實際,采取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1.集體課。集體課比較適用于大班理論教學。在這樣的大課中,教師主要負責給學生講解音樂歌唱原理與聲樂理論知識,并與學生進行歌曲的評析,從而通過講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聲樂專業知識與歌唱技巧。
2.小組課。小組課是以小組為單位來組織教學的一種方式,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節省教學時間,減少教學資源的浪費。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運用小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共同解決問題,順利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3.個別課。這種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小班教學。在對學生進行發聲技巧訓練時,教師可采取個別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以更準確地糾正學生出現的發聲錯誤,使他們掌握正確的發聲技巧。
(五)加強藝術實踐
藝術實踐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除了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歌唱技巧訓練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的藝術實踐活動。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的各種藝術活動,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積累舞臺表演經驗,提升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為學生提供社會實習機會,定期安排聲樂專業的學生到相關單位輪崗實習,鍛煉他們聲樂方面的能力,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市場需求。
[1]陳艷偉.高校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黃河之聲,2014(3).
[2]周琨.淺談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與改革[J].祖國,2016(12).
蔡俊軍,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