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喜明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水泥穩定碎石技術運用解析
程喜明
(甘肅中北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甘肅省甘谷縣 741200)
水泥穩定碎石作為路面施工的基本內容,十分重要,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涌現出了許多的問題。所用施工方法不合理,除降低了基層結構的實際強度外,還易引發早期損壞。由此可知,強化水泥穩定碎石施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據此展開探討,希望有利于實際應用,可提升施工質量。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水泥穩定碎石;運用
經濟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前進步伐,公路項目的數量逐步增加,并面向施工技術提出嚴格的要求。其中水泥穩定碎石最為常用,構建的路面基層具有半剛性,和其余路面相比具有巨大的優勢,可大幅改善路面施工,進而得到施工單位的高度認可。
水泥穩定碎石技術主要是利用水穩定碎石材質自身的突出性能和有效利用實現路面質量的優化與使用性能增強的技術,但水泥穩定碎石是利用特定的級配碎石充當混合材料內部的骨料,輔以膠凝材料和灰漿,科學配置,構建穩定、優質的混合材料。其密實度與強度均較為突出,且集灰漿材料自身的柔韌性與碎石材料自身的強度于一身。經由相關研究可知,將水泥穩定碎石材料和其余施工材料對比,前者的柔韌性和強度等均處在遙遙領先地位,較為理想。
某城際高速屬于交通要道,自投入使用后便承受著巨大的交通負擔。尤其是近幾年,因生活品質的優化,對應的交通壓力也隨之出現增加,甚至某些路段發生病害問題。針對該問題,相關部門開展了改建工作,把最初雙向四車道調整為雙向八車道,總改建長度為135.7km,選擇水泥碎石基層和混凝土面層,借此增強整體穩定性,提升承載能力,打造舒適、優異的行車環境。
3.1 施工準備
3.1.1 機械準備
在水泥穩定碎石中,一般應用拌和機及壓路機等不同的機械設備,在施工前期務必要保證施工機械處于正常狀態,配件有效,且開展保養和試機操作,防范機械故障的發生。主要利用中廠拌到攤鋪機攤鋪,再到逐層施工這種方式開展基層施工工作,并讓各類機械數量滿足要求。每一層壓實厚度務必要落在20cm的范圍內。
3.1.2 材料準備
本次施工具體利用水泥、碎石和水等多種材料,選擇硅酸鹽水泥,且在實際施工環節,要求施工人員系統核驗水泥質量,規避受潮和變質等問題,并確保強度符合標準。另外,施工人員需依照相關規定面向碎石粒徑實施檢查,讓碎石粒徑滿足標準,禁止大于31.2mm,且極限壓碎值需控制在28%的范圍。在水源方面,日常飲用水無法滿足施工標準,因此,在實際施工不允許使用被污染水源,也不允許使用含化學成分的水資源。
3.2 施工放樣
著手施工操作前,為提升施工質量,一定要做好施工放樣這項工作,依據設計樁號,面向中線與邊樁實施復原處理,對路床標高進行測量,并輔以測量結果,確定基層標高和松鋪系數等指標,落實松鋪標高的規劃工作。
3.3 配料攪拌與運輸
水泥穩定碎石自身的混合料質量取決于拌至工序,這要求施工技術人員應科學設置配制比,準確把控,借助特定、合理的計量工具,科學稱量每一種材料,有效調控用水量。本項目通過科學的配比試驗得到最適宜的配比為水泥和碎石是6:100,理想含水量為5.3%。著手混合料攪拌工作前,需權衡天氣因素,及時調整實際用水量,全面落實攪拌與控制內容,依據拌和機的實際特性,參照拌合物自身的和易性落實拌合時間。
運輸配料時需選取20t自卸車,以免污染配料,應針對運輸車實施清理操作,并面向行車速度進行有效調控,慎重挑選行車路徑,以免因車輛顛簸而引發混合料離析現象。另外,在運輸環節,施工人員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保護舉措,一般應用土工布等實施覆蓋保護操作,以此來降低水分的散失量,且所用運輸車輛應依照實際情況來落實,一定要在攤鋪工序中保證連續施工。
3.4 攤鋪修形
著手鋪筑操作前,需認真檢驗路基的實際質量,若發現其不滿足設計,需馬上進行有效處理,完全清除路基表面不適宜的雜物。保證上下基層有效結合,著手攤鋪操作前,實施灑水濕潤處理,并規范噴射水泥凈漿,使其處于1.2~1.5kg/m2的范圍。系統檢測路基,對高程與壓實度等進行檢測,其中不達標者應有效處理。慎重挑選攤鋪所用設備,讓攤鋪厚度和平整度均滿足標準,并在此基礎上最好一次落實攤鋪工作。開展攤鋪操作時需依照施工設備和施工工藝認真核驗攤鋪層厚與路拱等內容,合理調控攤鋪機,使混合料攤鋪完全、均勻,提升攤鋪質量。
混合料攤鋪通常應滿足下述要求:攤鋪一致,有序開展,為達到該標準,著手攤鋪工作前,應落實攤鋪路線,最大限度地規避中斷問題的出現,讓攤鋪工作穩步開展。如果因事故而引發中斷問題,且超出2h,應設置一定的橫向接縫。如果發現粗集料窩,需馬上鏟除同時借助混混合料進行填補,防范縱向接縫。如果出現不能防范縱向接縫這一問題,則縱縫一般僅可垂直相接,禁止斜接。如果攤鋪工作按照上下兩層開展,則應面向下層表面進行特別處理。
3.5 碾壓
碾壓工序關乎著混合料的強度,影響著綜合性能,這要求施工技術人員需利用試驗段施工,明確碾壓次數,確定碾壓方式,落實碾壓時間,同時嚴格檢測具體的壓實效果,另外,在碾壓施工環節需讓混合料表面處于濕潤狀態,一旦水分不適宜,應立即灑水補充。按照先靜壓,再振動這一原則進行,面向碾壓長度實施有效控制,確保碾壓長度落在正常范圍。在水泥穩定碎石中,當混合料攪拌大約1h內,一定要落實攤鋪與碾壓操作,讓水泥穩定碎石自身的密實度達到標準。碾壓一般按照初壓、復壓與終壓這個步驟進行。除應讓壓實度滿足標準,還不允許出現醒目的車輪痕跡。
3.6 養護
落實攤鋪與碾壓工作后,應立即開展養護工作。管理人員應核驗并匯總公路的實際碾壓情況。為規避和控制路面裂縫問題,應面向碾壓達標的公路實施養護,要求施工人員一直讓路面基層表面維持一定的濕潤度,同時,進行交通封鎖,除灑水車其余車輛進行通行。而路面養護應依照實際情況來落實,一般養護至少為一周。另外,在不同的季節通常會選用對應的養護方法。在夏天為控制路面因缺水而引發的裂縫問題,應進行保濕處理;在冬天需進行保溫養生處理。養護工作對穩定碎石施工而言施工重要,它關乎著公路的強度,影響著裂縫的出現情況。由此可知,施工人員一定要重視并做好該項工作。
公路路面基層選擇水泥穩定碎石這種技術,可顯著優化基層施工,全面提升整體施工。綜合來說,在具體的施工過程,施工單位需科學運用碎石技術,讓公路路面施工滿足實際要求,打造更多結實、牢固的公路,促進經濟的提升,最終實現經濟的長遠發展。
[1]王軍.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水泥穩定碎石技術[J].江西建材,2016(4):185.
[2]梁皓芳,吳肖娜.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水泥穩定碎石技術的應用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5,8(4):853,852.
[3]董麗娜,陳小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的水泥穩定碎石技術[J].技術與市場,2016,23(3):104,106.
[4]李偉.水泥穩定碎石技術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5(10):548.
[5]朱啟天.水泥穩定碎石技術簡析及其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5(14):123.
U416.214
A
1004-7344(2016)27-0174-02
2016-9-4
程喜明(1978-),男,漢族,甘肅甘谷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