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明 周國祥 張新柱
淺談張家界七星椒高產栽培技術
田春明 周國祥 張新柱
(張家界市永定區農業農村工作局 湖南張家界 427000)
張家界七星椒(地方俗稱“張家界七姊妹辣椒”),原產于南美洲,明末開始引進張家界地區并被土家先民們栽培,在張家界獨特的小氣候和土壤環境栽培過程中,逐漸進化為地方特色品種。2013年張家界市委、市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張家界市農業產業提質升級“523”行動計劃的通知》,按照“特色化、規?;?、產業化、品牌化”的要求,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將張家界七星椒作為當地特色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本文首先介紹了張家界七星椒種植產業發展現狀,然后對張家界七星椒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詳細探究。
張家界七星椒;高產栽培技術
張家界七星椒在長期栽培過程中,逐漸形成喜溫、怕澇不耐漬、喜光而又較耐弱光的特性。其每個枝梢所結的一簇果實大都是七顆,個小尾尖,皮溥肉厚,顏色朱紅,滋味極辣,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蛋白質、糖、有機酸、多種維生素、色素、灰分元素和人體所需要的鈣、磷、鐵、硒等礦質元素,其中維生素C含量是普通辣椒的5倍,辣椒素含量是普通辣椒的4倍,其味香辣卻不上火,具有驅寒除濕,提神醒腦等功效。
1.1 溫度
張家界七星椒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種子發芽期以20~30℃最為適宜,最高溫度不能超過30℃,溫度低于15℃時則難于發芽。幼苗期適宜的溫度為15~25℃。開花結果期適宜溫度為18~27℃,低于15℃易落花,低于10℃植株生長停止,高于30℃則易落花落果。因此,夏天強光、高溫時應用遮陽網遮掉部分強光,同時土表鋪草,降溫保濕。
1.2 水分
張家界七星椒屬茄科類植物,較耐旱,但在其生長期間不能缺水,主要是因為辣椒的根系較弱,入土較淺,必須要保持土壤的濕潤才能有較高的產量,種子發芽需要一定水分,以利于發芽;幼苗期需水量較少,適當控水,以利于發根,防止徒長;結果期需要充足水分,以利于果實迅速膨大,提高產量。
1.3 光照
張家界七星椒在生長階段對光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辣椒要求充足的光照。種子屬嫌光性,自然光對發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黑暗條件下更易發芽,而幼苗生長則需要良好的光照,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光照。辣椒對日照時間不敏感,只要溫度適宜、營養條件好,光照長或短均能開花、結果。
1.4 養分
張家界七星椒需肥量大,不耐貧瘠,特別是磷、鉀的需求量大,同時需要大量吸收鈣、鎂、鐵、銅、錳等微量元素肥料。黏土、砂土或者重黏土的土地上,都能進行辣椒的栽培與種植,要求土壤酸堿度為微酸性或中性,一般以相對肥沃的、富含有機質的、土層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最為適合。
張家界七星椒在張家界市被廣泛栽培。由于其獨特品質優勢和張家界獨特的環境優勢(生物發酵地帶、土壤富硒地帶、亞麻酸地帶),是國內有且僅有的適合七星椒低鹽發酵加工工藝的品種和區域。張家界七星椒配料、加工、儲存工藝所生產的腌辣椒產品堪稱“土家秘笈”,經過配料低鹽發酵加工以后做成的辣椒系列產品,色澤鮮紅,口味獨特,不僅可以排毒養顏,開胃健脾,而且還能祛風去濕,一直以來都是土家人不可或缺的“盤中最愛”。2013年張家界七星椒產業項目被湖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產業扶貧的重點項目,被市委、市政府列為農業產業提質升級“523”行動計劃的重點項目,是帶動我市農民增收致富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
2.1 基地形成規模
據統計,2016年張家界七星椒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主要分布在永定區東南部的沅古坪鎮、王家坪鎮、謝家埡鄉和慈利縣洞溪等鄉鎮,桑植縣和武陵原區的部分鄉鎮也有種植,其中有5個鄉鎮種植面積超過了千畝,七星椒已成為當地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2.2 種植效益明顯
張家界七星椒原作為農戶自用食品,每公斤價格一般在2元左右,受精深加工規模逐漸擴大、產品對外市場不斷延伸的影響,七星椒的價格也在迅速提升,市場價格每公斤達6元以上,畝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2015年張家界七星椒年產值達1.4億元。
2.3 品牌效應提升
目前,張家界市有10多家七星椒加工企業,其中2家已躋身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七星椒種植、加工、銷售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有5家。張家界多個公司的辣椒產品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張家界靈潔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鬼谷子靈潔辣醬”曾榮獲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等諸多殊榮。靈潔食品公司生產的“辣之韻”辣醬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洞溪“七姊妹”還獲得了國家地理商標認證。
3.1 播種育苗
3.1.1 品種選擇
選擇本地自繁自育的七星椒品種,以保持良好種性。具體做法是上年單獨選擇一塊七星椒長勢較好的田塊作為留種田,在田間去雜去劣,選擇健壯無病植株,將第2、3層果實紅熟時采收留種。
3.1.2 苗床準備
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土質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塊作苗床,整地前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750kg/hm2、45%硫酸鉀復合肥300kg/hm2,充分拌勻。為防止土傳病害發生,在土壤翻耕曝曬的基礎上,對床土進行消毒處理,即1m2床土中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防治立枯病、炭疽?。?,或3%甲霜.惡霉靈水劑15g。消毒后把床土整細整平做壟,壟寬0.8~1.0m。
3.1.3 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曝曬1~2d,以殺死攜帶的病菌,提高發芽率、促進后熟,并用0.5%的磷酸三鈉,或1%硫酸銅水溶液浸種5min,有效殺死種子上面攜帶的病菌;然后用清水將種子上的藥水清洗掉;再用55~60℃溫水浸種,邊放種邊攪拌至水溫降到30℃,再浸8~12h,使種子吸足水分,撈出瀝干[1]。用60%龍燈優拌和0.2%戊唑醇懸浮劑各5mL拌種500g,晾干后播種。
3.1.4 適時播種
首先,苗床灌足底水,然后再進行消毒。在苗床底部,需要撒一層較薄的細土,然后再將種子均勻的播撒至苗床上,再在種子上覆蓋一層0.5~1cm的細土,最后覆蓋小棚,以保濕增溫。
3.1.5 苗床管理
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應,但又不能使土壤過濕。當七星椒苗生長高度達到5cm后,需要對苗床進行通風煉苗。當播種地溫達到20℃左右,白天氣溫在25~34.7℃之間,則6~7d就可以出苗。當70%幼苗拱土后,還需要及時向苗床撒0.5cm厚細土,以彌縫保墑,防止苗根倒露。
3.2 整地定值
定植前20d施足基肥,施腐熟農家肥15000kg/hm2、45%硫酸鉀復合肥750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作基肥,并均勻撒施生石灰750~900kg/hm2,翻耕曬坯整壟備栽。整地時挖好排水溝,1.4m包溝開廂,廂面寬1m。采用高壟栽培,壟高15~20cm。七星椒的定植以土溫15℃以上為宜,過早定植,因土溫低,生長緩慢,而且容易落花。當辣椒苗株高15~18cm、6~8 片真葉時,開始定值,行距 30~40cm,株距 25~30cm,每穴 2~3株。
3.3 田間管理
3.3.1 采用中耕
中耕是田間管理的一個必需的方式,對已經定植的七星椒應及時采用中耕。中耕一般與除草配合,可以保證田間土壤的透氣性和營養性,防止土壤板結,增加空氣在土壤中的流動,加速有機物的分解,促進物質循環,提高地溫。
3.3.2 追肥
在中耕的同時,還要追肥。追肥要根據七星椒不同的生長階段而采用不同的追肥方法。移栽后7~10d,及時查苗補苗,追施提苗肥,用尿素60kg/hm2對水潑施。七星椒開花后至開始結果時,追施壯果肥,追施45%硫酸鉀型復合肥300kg/hm2。從第一次采摘開始,每采一次,追一次肥,直至立秋。生長后期噴施葉面肥(碧護)2~3次,延長功能葉壽命,延長采果期。
3.3.3 水分管理
七星椒喜水怕澇,要注意控制和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高溫干旱期,視土壤及天氣情況適度澆水,大雨過后及時清溝排水。
3.3.4 整枝打頂
主莖現蕾時就應進行人工打頂,摘除主莖花蕾,促進多發側枝。
3.4 病蟲害防治
(1)張家界七星椒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辣椒根腐病等:①農業防治。a.種子進行提純復壯,杜絕連作種植;b.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椒苗抗逆性;c.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透性;d.合理密植,增加通風透光性。②化學藥劑防治:a.猝倒?。喊l病初期可選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3%甲霜.惡霉靈水劑水劑400倍液,苗期用藥2次。b.炭疽?。哼x用45%咪鮮胺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c.疫?。哼x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杜邦抑快凈30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d.軟腐?。哼x用2%春蕾霉素1000倍液,或可殺得叁仟2000倍液。e.根腐?。喊l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2)常見的地下害蟲有地老虎、螻蛄、蠐螬(金龜子幼蟲)、金針蟲(叩頭蟲幼蟲)等,葉面害蟲主要有蚜蟲、白粉虱、、食心蟲、煙青蟲等。可采取化學藥劑防治和生態防治技術(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防治。常見農業防治方法有采用輪間種、清園、合適的灌溉方式與施有機肥控制病蟲。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殺蟲燈防治蟲害的措施,每30畝安裝一臺殺蟲燈可有效防治小實蠅、食心蟲危害。生物防治主要有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抑菌等,其主要措施是保護和利用自然界害蟲的天敵、繁殖優勢天敵、發展性激素防治蟲害等。例如放養蚜繭蜂防治蚜蟲,蘇云金桿菌防治食心蟲等。
3.5 采收
根據科學的栽培手段和合理化采收方式的要求,在七星椒的果實呈現鮮紅飽滿的狀態,即整個辣椒果皮從綠色轉為紅色達到9成紅時,分批采收。晾曬的過程中關注天氣變化,避免雨水侵襲。保持果皮的完整性,不要用力壓碰果實本體。
綜上所述,七星椒種植是張家界十分重要的經濟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栽培技術是種植七星椒高產的保障,在七星椒種植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其對于環境的需求,然后加強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減少病蟲害對七星椒的危害,進而真正地獲得高產、優質的辣椒。
[1]符 燕.無公害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蔬菜,2011(11):22~24.
[2]冷文明,劉志明.淺談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0(06):30~32.
[3]趙 娜.露地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21):28.
S436.418
A
1004-7344(2016)27-0219-02
2016-8-3
田春明(1978-),男,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周國祥(1974-),男,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張新柱1970-),男,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