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希
我國錳礦資源儲存量與發展潛力
李楠希
(四川省雙流中學 610200)
為了合理開發和利用我國的錳礦資源,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經濟產業政策,對我國的錳礦分布進行準確地分析,這是當前較為迫切的問題。本文就錳礦分布情況、我國錳礦資源現狀、錳礦分類、及錳礦資源潛質分析等幾方面展開了討論。
中國錳礦資源;現狀;潛力
錳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在世界上,超過95%的錳礦資源應用在冶金工業中,隨著不銹鋼、高強度鋼需求量的增加下,社會對于錳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錳礦尤其是其中的優質錳礦資源與富錳礦,是現階段我國緊缺的資源。近些年來,我國錳礦消費量越來越大,目前我國錳礦進口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t。
世界錳礦資源豐富,就目前狀況來看,南非存儲量最高,約占全球總量的70%以上;烏克蘭占全球錳礦資源的10%,雖然烏克蘭錳礦資源總量較大,但是質量較差;澳大利亞占3%,位居世界第三。印度占2%以上,占全球第四位;我國錳礦資源也很豐富,占全球總量的2%左右,占世界第五位。在世界錳礦資源的品位中,南非、澳大利亞、巴西錳礦質量較高,印度、哈薩克斯坦和墨西哥主要生產中品位錳礦;而烏克蘭、加納和我國多生產低品位錳礦。
我國錳礦資源豐富,但是分布很不均勻,其中湖南和廣西分布最多,約占了全國錳礦資源的一半以上,而貴州和云南也約有1/4。因此,我國錳礦資源的開采主要以湖南和廣西為主。我國的錳礦資源表現出幾個特點:
(1)我國錳礦品位較低。在我國錳礦資源貧礦多、富礦少。并且規模較小,只有在廣西有一處儲量超過1億的特大型錳礦,80%以上都是地方中小型礦山。
(2)我國錳礦純度低,開采條件差。在我國已經開采過的錳礦中,達到優質標準的很少,錳礦中磷和鐵超標情況嚴重。礦石結構復雜,有用礦物與脈石相連,加大了開采難度。并且礦石的位置較深,礦層也比較薄,錳礦周圍的巖石不穩固,加大了開采難度。并且由于我國錳礦含磷較多,容易產生自燃,加大了地下開采的危險系數。安全地露天開采的錳礦數量較少。
在錳礦資源的分類及分布上,我國的錳礦資源可以按照預測模型分為沉積型、風化殼型、沉積——改造型三種類型。沉積型錳礦是我國錳礦資源的主要類型,大部分分布在桂林盆地、湘中盆地、漢源盆地等盆地位置。沉積型盆地又可細分為海相沉積型和陸相沉積型兩種類型。海相型沉積巖是目前最重要類型的錳礦資源,一般是中型、超大型規模。在我國比較著名的有遼寧瓦房子、湖南湘潭、廣西木圭、廣西下雷、貴州遵義等礦床。根據錳礦石的特征及錳礦石的不同類型,海相沉積錳礦床又分成四種類型的亞類:硅質巖、泥質巖、灰巖型錳礦酸錳礦床,典型代表礦例是廣西下雷錳礦;黑色頁巖型酸錳礦床,主要分布在海淺水半封閉海灣或滯留盆地環境沉積地區,典型代表為湖南湘潭錳礦;細碎屑巖氧化錳、碳酸錳礦床,主要分布在邊緣淺海地區,典型代表為遼寧瓦房子錳礦;白云巖、白云質灰巖型錳礦、碳酸錳礦床,典型代表為云南白顯錳礦。
沉積-改造型錳礦區主要分布在火山活躍的地區,形成于火山爆發后或者間歇期。經過火山噴發后的噴氣或者熱液沉積以后,形成錳礦資源。最典型的礦例就是山西黎家營錳礦區。
風化型錳礦床占我國錳礦資源的第二位,主要是原生礦或者含有錳的巖石經過地表氧化和淋濾等表生作用形成。此種類型的錳礦床主要分布在廣東、湖南等地。礦床規模比較小,礦體透明。且風化型錳礦品味較高,開采容易。
根據我國目前已經探測到的錳礦資源類型以及成因分析,我國的錳礦資源主要以海相沉積型和分化殼型為主,海相火山巖型也有一定的開發潛力。根據我國礦產資源潛力評估結果來看,我國錳礦資源分布在南方,排名前十的省份有湖南、河北、廣西、四川、安徽、重慶、貴州、遼寧、山西、云南。其中湖南的錳礦占有全國錳礦的40%,錳礦類型主要以沉積型為主。廣西錳礦雖然也以沉積型為主,但是鳳凰礦區是風化殼型,礦床埋藏較淺,易于開發。四川的錳礦資源同樣也以沉積型為主。
我國的錳礦形成主要集中在大陸邊緣淺海地區、臺內裂陷帶、造山帶中裂陷海槽等位置,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海相環境下形成的碳酸錳床。我國主攻的錳礦類型就是海相型沉積錳礦床,重點地區為長城系高于莊組、南華系大塘坡組、泥盆系五指山組、龍潭組等等。雖然我國錳礦資源豐富,但是在開采過程中依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強,在下一階段,需要加強錳礦成因規律的研究,努力尋找一些大型礦區,在老礦區周圍勘測是否有新錳礦的形成,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排查淺表區沒有開采過的區域是否有錳礦床存在,并加強采選冶煉技術,降低耗錳量。為了提升錳礦的開采質量,有必要構建礦山可視化安全監管系統,建立一個以遠程礦山安全信息實時監測監控為主,集隱患警告、事故報警、安全監管、安全調度、行業管理等功能為一體的監測監管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應用計算機繪圖和虛擬現實技術進行事故模擬與調查分析,快速、有效地以一系列三維圖像在計算機屏幕上再現各種事故發生的過程,從而阻止其他與此相關的潛在事故的發生,優化結構,創新技術,加強管理,促進和實現安全高效與綠色開采。
[1]常洪倫,李建鋒,王江龍,王聰穎,王會敏.南非Postmasburg錳礦田堆積型錳礦體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現代礦業,2016(05).
[2]陜亮,張萬益,陸春宇,姚曉峰,徐容.全國礦產勘查新進展與未來找礦部署建議[J].金屬礦山,2014(02).
[3]劉陟娜,許虹,王秋舒,陳梅.中國錳礦供需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建議[J].資源與產業,2015(06).
[4]何海洲,楊志強,鄭力.廣西錳礦資源特征及利用現狀[J].資源與產業,2014(01).
P618.32
A
1004-7344(2016)27-0320-01
20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