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雷
現在中國家庭養老保障功能逐步弱化,而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必須盡早做出合理的理財規劃,為晚年生活積累資本。
老是每個人都回避不了的問題。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養老金并軌”等等與養老相關的話題,都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
當你老了,生活會怎樣?現在中國家庭養老保障功能逐步弱化,而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必須盡早做出合理的理財規劃,為晚年生活積累資本。
該如何進行養老投資呢?首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案例情況】
李成,36歲,部門經理,年收入20萬元,年終獎5萬元。韓梅,33歲,培訓機構教師,年收入12萬元左右。家中有8歲兒子,需贍養4位退休老人,無住房貸款。夫妻二人收入和福利不錯,事業有很大的晉升空間,經濟狀況日漸提升。
對于未來的養老生活,韓梅很羨慕那些當公務員或在大型國企工作的同學,因為他們大都有職業年金。而她和李成的社保養老金,估計只夠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夫妻二人希望退休后,不給兒子增加困難,能夠生活得快樂而高品質。
【案例分析】
這個家庭屬于傳統金字塔型,夫妻二人是家庭支柱,上有老下有小,責任重大,不容“閃失”。理財師建議,選擇安全穩健的養老金規劃方式。延遲退休政策將會到來,原先“養老靠政府”的觀念逐漸被“養老靠自己”所取代。目前二人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養老規劃越早越好;在做好家庭保障的前提下,認真規劃,合理投資,逐步實現既定的養老目標。
【理財建議】
一、梳理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目前李成和韓梅離退休年齡還有30年左右,參照目前的生活支出并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估算退休后想要擁有的生活水平。通過盤點家庭目前可用于養老金準備的預算,對比資金缺口,評估夫妻二人對風險的接受程度為中性,力爭抗通脹、爭取收益,穩健與收益并重,樂于嘗試不同的理財方式。
綜合以上因素,做出適當的投資組合,兼顧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三大原則。
二、家庭備用金也別閑著
梳理好影響養老金規劃的因素后,李成和韓梅可以進行養老投資了。進行投資前,先要預留好家庭備用金,備用金一般為3-6個月的生活開支,以備不時之需。這部分資金一定要保證高度的流動性,能隨時支取。
理財師推薦互聯網“寶寶”類產品作為時下年輕家庭儲備這部分資金的方式,目前年化收益率均在4%左右,既能保本保收益,還能及時提現,以備急用。
三、組合投資配置穩健品種
對于李成和韓梅這樣的小康家庭來說,要贍養老人養育孩子,投資風格仍應以穩健為主。建議每月配置基金定投,攤薄成本,降低風險,獲取收益。較大額度的理財產品可補充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
四、甄選優質互聯網金融產品
充分利用互聯網金融平臺,投入一定資金比例進行投資。互聯網金融在投資項目的透明性、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等方面,與傳統的投資渠道相比有較大優勢。
理財師認為,經過優勝劣汰和行業規范后,優質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將成為未來理財投資的上佳選擇。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目標最好降至10%左右,對繼續給出20%甚至更高收益率的平臺,小心為上。關注和考察平臺安全性成為選擇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首要指標。
五、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體系的重要補充部分,與社保體系相比,商業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繳費金額及領取時間更加靈活,收益也不錯,它是退休后的持續收入。
理財師建議選擇有分紅功能的產品,既保障養老金最低收益,也可適當避免利率風險。選擇自己適合的商業養老保險,越早投資越好,有時每月幾百元的投入也會有較大的收益。
總體而言,對于養老投資,目前中國人投資的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一種是拿出極大比例的財產進行風險投資,另一種是極其保守將所有資產存在銀行。理財師認為,投資規劃是在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這三個標準中進行比例調配。通常情況下,流動性資本正常配比在10%~20%之間;而安全性是資產規劃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這類資本應該占50%左右,以保證財富有保障地增值;收益性則是針對投資回報率而言的,可以結合自身專業的投資知識進行風險投資,配比在20%左右。
在為自己的老年生活進行投資規劃時,要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清晰的認知,一般高凈值的人群風險承受能力偏高,可以偏重收益性;而對于大部分普通階層來說,投資理財應特別強調安全,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要謹慎介入。
當前市場上各種財富管理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如果委托財富管理機構進行投資理財,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