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源 (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文化館 844500)
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及保護
張雪源(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文化館844500)
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的發展,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比較多,而且具有比較強的時效性。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能夠滿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因此應當加強其數字化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傳統的文化形態處于不斷解體的狀態。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著外來文化以及經濟發展的沖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越來越狹小,它們也逐漸地遠離人們的視野和生活,導致人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也越來越不足,這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數字技術的發展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了積極的意義,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化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個民族時代傳承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關聯的各種傳統文化,具體表現在傳統的文化技能、表演藝術以及手工藝品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軌跡,它包含了人們的情感、信仰、以及文化等,是各個民族智慧與文明的體現,對于豐富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消失的風險,例如由于傳承人的生存空間的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逐漸地消亡;此外還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找不到合適的傳承途徑,一些藝術已經開始面臨著滅絕。對于年輕人來說,更容易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不愿意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的工作,沒有充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這樣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就面臨著滅亡的風險。
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了重要的途徑。數字化保護改變了傳統的文字式保護的弊端,在傳承保護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點,而且其保護方式相對比較方便。數字化開發保護能夠使非物質遺產呈現出動態的結果,能夠有效地吸引更多地人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引起年輕人的興趣。在互聯網時代,可以充分地借助信息傳播的優勢,應用數字化技術來開發保護非物質遺產,能夠為非物質遺產的保護提供新的途徑和方式,使古老的非物質遺產能夠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1.數據庫的建設
數據庫是非物質遺產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庫能夠實現非物質遺產信息資源的集成共享和管理。數據庫能夠對非物質遺產信息資源進行相應的統計、整理和保護,在數據庫建設完成之后能夠實現長期的保存,從而有利于其保護和傳承,有利于社會大眾的學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來說,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和利用,便于向社會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非物質遺產數據庫的建設來說,我國的相關文化機構研究已經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并且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一般來說在數據庫建設的過程中注意其標準化和規范化、系統化等,提高了其平臺展示的功能,能夠與用戶進行互動。目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的過程中還缺少統一的標準,在數據庫建設的過程中缺少有效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開發面臨的難點。
2.發揮移動互聯網價值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方便,因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保護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效率。例如在人們碎片化的時間中,人們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來獲取信息,還可以通過手機來觀看視頻等。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來說,要積極地應用這些移動平臺,實現信息的有效獲取和分享,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地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心理需求,使人們借助一些平臺來滿足個人的愿望。對于文化產業部門來說,可以將相關的文化遺產資源分享到社交平臺上,從而進行相應的宣傳工作,從而達到吸收粉絲,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傳播了文化藝術,同時也發揮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起到了雙贏的效果。
3.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應用
應用是最好的保護,只有不斷地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應用范圍,使更多地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真正地起到保護的作用。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數字技術具有非常好的傳播效應,能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傳播和利用等提供良好的基礎。目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開發的過程中,對于其應用還不夠重視,在應用方面還具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例如在數字化開發的過程中,大部分文化機構僅僅體現在拍照、記錄以及收藏等層面上,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挖掘的不夠,不能體現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因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保護中,應當重視數字技術的應用,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度開發。可以通過大膽地應用最新的數字技術,更好地還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貌,近年來開發的比較先進的數字技術,例如全息干涉技術等,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保護帶來了便利,提高了開發的效率和質量。在應用數字化技術的過程中,應當加強與其它學科的聯系,從綜合性的角度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開發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了無盡的文化財富和潛力,特別是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與現代文化銜接的難題。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及國家軟實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應當在文化產業的發展背景和視野下,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傳承、轉化,從而更好地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突出其文化功能和文化價值。
[1]黃永林.數字化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J].文化遺產,2015(1).
[2]宋麗華,李萬社,董濤.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知識整合平臺建設[J]. 圖書館雜志,2015(1).
[3]宋方昊,劉燕. 文化產業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策略[J]. 山東社會科學,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