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萌?。ㄊ仪f市群眾藝術館 050000)
靈魂的考量——小品《討薪》導演創作隨想
徐萌(石家莊市群眾藝術館050000)
該作品緊扣社會熱點問題和時代脈搏,通過農民工艱難討薪、成功討薪的故事,批判和抨擊現實社會金錢唯上的思想,展現新時代農民工質樸善良的情懷和品質,彰顯人性本善的主旨,以點概面,折射社會現實,突出了社會正能量的巨大力量。作者緊抓時代脈搏,在描寫農民工生存狀態的同時,反映了當代這一特殊社會群體的時代發展烙印,用更深層次的筆觸,對于人們在盛世繁華、浮躁漂浮的社會風氣下,對人內心的一種考量。
農民工;討薪;人物性格;舞臺節奏
小品《討薪》(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獲“群星獎”)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文藝作品,講述的是臨近年關,李大奎等農民工辛苦打工一年的薪水還沒有著落,而包工頭馮金喜意欲躲避賴賬,農民工上門討要工錢,馮金喜情急之下藏了起來,老板娘王子丹無所適從,在艱難應對過程中,突然腹痛即將生產,幾個農民工想盡一切辦法幫助王子丹,最終感動了馮金喜,露面懺悔。故事以美滿結局落下帷幕。
該作品緊扣社會熱點問題和時代脈搏,通過農民工艱難討薪、成功討薪的故事,批判和抨擊現實社會金錢唯上的思想,展現新時代農民工質樸善良的情懷和品質,彰顯人性本善的主旨,以點概面,折射社會現實,突出了社會正能量的巨大力量。作者緊抓時代脈搏,在描寫農民工生存狀態的同時,反映了當代這一特殊社會群體的時代發展烙印,用更深層次的筆觸,對于人們在盛世繁華、浮躁漂浮的社會風氣下,對人內心的一種考量。
分析劇本,創作重點應該是不要僅僅展示討薪這一中心事件,還要透過討薪事件直達產生問題根源的本質,即:在利益驅動下,人的良心與道義的安放,討薪實為“討心”,討老板馮金喜的良心,討每個人心中的良心,這才是全劇的戲核與重點。所以在創作的整體把握中,不要單純的停留在對苦難和丑惡的放大甚至變態刻畫上,要另辟蹊徑,在艱難和苦難、奮斗和掙扎、沖突與化解中,挖掘出人性中最美的東西——善良,最終讓善去詮釋人生的意義。讓觀眾感到力量和信念,著重追求感動的力量,讓觀眾感到處在苦難下的頑強抗爭以及在這一境況下傾力相助的感動力量才是我們精神上永遠需要的,整個小品定位于一個具有悲劇意味的正劇。
戲劇著重的是塑造人物,小品《討薪》中,力求在人物塑造上不僅關注人性、人本,還要把這一情感發展過程細膩的表達出來,又因為是"群像",使得每個人物在劇中所占時間有限,因此就要求人物狀態必需準確到位,高度凝煉,決不能模棱兩可。劇中一共有五個角色,一個是見錢眼開,利欲熏心的老板馮金喜;一個是護子心切,性格有些懦弱的老板娘王子丹;一個是老實本分、待人寬厚的農民工大奎叔;一個是年輕力壯新一代的農民工順子;一個是淳樸善良的女農民工周槐花,五個人物,五種性格,五種表演方式方法,每一個人的性格是鮮明的,但是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又在不斷的變化。這五個人物在舞臺呈現上,不僅外在的造型,服裝的顏色、款式要搭配開,最重要的是透過討薪這一中心事件,去關注事件中的每個個體,去關注他們在遇到老板馮金喜躲債時、老板娘王子丹沒錢應付時,甚至王子丹要生產的突發時刻,他們各自的情感反應還有內心世界。只有強調他們的主觀真實、情感真實、心理真實,有了強有力的情感反應和心理依據,演員才能夠準確的把握人物、塑造好人物。
舞臺節奏是導演及演員處理演出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演出中節奏處理的準確與否,是關系到觀眾能否產生共鳴和隨劇情發展而產生體驗的關鍵。導演必須幫助演員對人物的行動,思想感情和性格做細致深入的分析和認識,并去體驗感受才能有效地掌握節奏和體現節奏。
小品《討薪》舞臺節奏變化共五個層次:第一層,農民工要錢,隔三差五的來,今天又來了,本來以為堵在門口又是一場空,無意之中撞進了屋子里,老板馮金喜“不在”,老板娘王子丹倒是逮個正著,他們此時的心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就是“今天的工錢是要定了”的心態,積累了多少日子的不滿情緒和討薪的決心一并迸發了出來,此時農民工們的表演節奏是亢奮、激動的,行動快而迅速并且急于找到結果,王子丹由于馮金喜情急之下躲了起來,根本沒有做好思想準備要與農民工碰面,她的心情應該始終是忐忑害怕的,怕馮金喜被農民工們抓個現行,怕家里被鬧翻,怕農民工對自己不利等等各種想法,千頭萬緒,面對突如其來的農民工只能硬著頭皮慌慌張張的應付。第二層:農民工們進入老板家中,老板找不著,向老板娘索要工錢無果,這時候大奎叔電話響了,家里急需要錢給老娘治病,這一情節把農民工生活在底層,是一群弱勢群體,無奈討薪的那種情感狀態直接地推動起來,在打電話后,引發了槐花、順子一系列的情感波動,重點展示農民工生活艱難,走投無路的生存狀態,開始“哀求”老板娘,但是見老板娘始終不肯松口,被逼無奈到“不走”。這一段落的表演節奏是愁悶、深沉、哀怨的,行動是呆滯、沉重的。第三層:老板娘被農民工的憤怒情緒嚇到,情急之下撒謊說老板拋棄她了,情況發生變化,農民工該怎么辦?這里的表演節奏要有停頓,開始肯定以為是借口拖延,但是到后來慢慢將信將疑,到最后完全相信老板娘。除了同情她,農民工對自己的工資無望,又該怎么辦?這里表演要有停頓。這一段落的表演節奏的過程是激烈、懷疑、停頓。第四層:王子丹突發情況要生產,農民工——主要是李大奎的善良、仁義、怨恨、給錢、拿錢這個變化的過程,它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是全戲的高潮,全劇的動情點,李大奎掏錢的動作要緩慢,哆哆嗦嗦,表現其內心是掙扎、痛苦的,直到戰勝自己?!八F在有難處了,咱不幫,還是人啊”這一句臺詞要近乎于吶喊,要呼喚出人本真的善良和仁義,此時的表演節奏雖然緩慢,但是卻非常有力度,在平靜中蘊含著向上的力量??梢哉f此時的李大奎完成了自己人生意義上最悲壯的事情!李大奎給錢的舉動是堅定的、積極的,而順子拿錢的情節,也是緩慢的而內在又透漏著力量,這時表演節奏是緊張、外緩內急的。第五層:老板馮金喜受到感動,從大立柜出來,此時,農民工被愚弄的恨,老板的良心被喚醒都交織了在一起,等到馮金喜在歉意、羞愧、自責的自我覺醒中,農民工從開始的憤怒到后來的寬厚對待情感改變,這一層次的表演節奏是急、停頓、舒緩、緊張的。
《討薪》雖然是現實題材作品,全劇基本沒有燈光的變化,為使小品有些許象征意味,在結尾的處理上運用燈光與音效相結合的語匯,尾聲中順子打電話的同時響起急救聲,急救聲是由遠及近,由小變大,聲音要充斥著整個舞臺空間,充斥著整個劇場。這個急救聲既是現實的急救呼聲,又是對人的內在良心,對于真善美的呼喚聲,在全場鋪滿紅色暖光下,全體演員抬頭望向遠方,預示著這個社會需要急救,人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同時伴隨著新生兒的誕生,這個社會是有光明、希望的。
《討薪》全劇導演處理要追求這樣一種效果,就像著名導演鄭亦秋曾經說過的:“好的導演藝術,看完戲以后,雖然不見導演,但體現導演之魂?!弊鳛閷а?,要把思想和訴說的意念都潛移默化的融化在舞臺呈現上,演員的表演上,在看似自然流露的狀態下,達到最好的觀賞效果。當然這部作品并不是完美的,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研究的課題。力爭在以后的藝術實踐中創作出大量具有突出的文化品格、獨特的風格樣式、新鮮的舞臺語言的優秀作品,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