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哈陽農場平原區退耕還林造林技術
查哈陽農場地處大興安嶺東麓,位于低山丘陵區與松嫩沖擊平原的過度地帶,甘南縣境內。全場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丘陵區屬侵蝕、剝蝕地形。呈崗埠狀自東北到西南片狀分布于金邊、太平湖一帶,地形起伏明顯,崗頂平緩,地面緩傾,海拔200~280 m,坡度10°~20°。該地區土壤以暗棕色森林土為主。查哈陽農場土地總面積8.3萬hm2,林業用地1.4萬hm2,有林地0.93萬hm2,活立木蓄積57萬m3,森林覆被率11.2%。
查哈陽農場耕地面積5.5萬hm2,由于長期旱作農業的影響,部分地塊土壤板結嚴重,肥力不足,農作物產量不高。如果將這部分耕地進行退耕還林,不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進一步改善農場的區域生態環境,而且可以充分享受國家退耕還林的各項優惠政策,使職工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從而提高職工的收入,達到發展農場經濟的目的。
2.1 造林設計。按照國家、省和總局的要求,根據農場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退耕還林規劃設計。首先對所有低產田進行一次全面的實地調查,確定應該退的地塊。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細致的規劃設計,確定林種和造林樹種、混交比例、苗木規格、栽植方法等。
2.2 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秋季進行整地,整地方法是機械全面整地,翻、耙后起壟,按農業整地標準執行。然后挖栽植坑,挖坑規格40 cm×40 cm,即深40 cm,上口和坑底直徑40 cm。
2.3 造林樹種選擇。退耕還林區域屬于漫川漫崗立地類型,造林樹種選擇應該以防止風沙及保持水土功能為主,為此選擇小黑楊、樟子松、柳樹和興安落葉松為主要造林樹種。
2.3.1 防風固沙功能樹種。主要防護對象是風害,主要功能是改善農田小氣候條件,保證農田高產穩產,同時生產各種林產品并美化環境。①抗風力強,不易風倒、風折及風干枯梢,如樟子松、小黑楊;②生長迅速,樹體高大,枝葉繁茂,能更快更好地發揮效能,如小黑楊、落葉松;③深根性,側根伸展幅度小,樹冠狹窄,脅地作用小,如落葉松;④壽命長,和農作物沒有共同的病蟲害,如樟子松;⑤能生產木材和其它林產品,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小黑楊、落葉松、樟子松。
2.3.2 水土保持功能樹種。水土保持林的主要功能是攔截及吸收地表徑流,固定土壤。要求:①適應性強。能適應不同類型水土保持林的特殊環境,如護坡林的樹種要耐干旱瘠薄,如樟子松等,坡底樹種要能耐水濕、抗沖淘,如柳樹等;②生長迅速。枝葉發達,樹冠濃密,攔截雨滴直接沖打地面,保護地表,減少沖刷;③根系發達。特別是須根發達,能固持土壤,如小黑楊、樟子松、落葉松等。④落葉豐富且易分解。具有土壤改良性能,如落葉松等,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4 苗木規格。造林樹種以小黑楊、樟子松、柳樹和興安落葉松為主,苗木規格為:小黑楊二根一干或二根二干苗,高1.7 m以上;樟子松容器苗三年生以上,高0.6 m以上;柳樹二根一干或三根二干苗,高1.8 m以上;興安落葉松三年生苗,高50 cm以上。
2.5 造林。造林時間4月中、下旬,頂漿造林。嚴格遵守“三埋、兩踩、一提苗”的造林技術,水要澆足澆透,栽植后覆一層干土,以減少水分蒸發。造林株行距1.8 m×3 m,注意楊樹和落葉松不能混交。樟子松容器苗造林可選擇在春季或雨季造林。在起苗及運輸的過程中確保土坨不散,栽植時只要將容器苗塑料袋底部撕掉即可,放入植樹穴中。回填土埋沒苗木根際處5 cm左右,用腳踩實容器苗四周的回填土,不要直接踩土坨,因為一旦把土坨踩碎,影響苗木成活。
2.6 撫育。造林后加強幼林撫育管理工作,撫育年限3年5次,按“2、2、1”的方式進行,即:第1年撫育2次,第2年撫育2次,第3年撫育1次,并按規程進行除草、扶正、中耕、澆水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成活率達不到85%的,第二年要用同齡苗進行補植。
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區域性小氣候得到明顯好轉,生態效益顯著增加。
本模式適宜在松嫩平原降水量不足、立地條件較好的西部地區的退耕還林工程中推廣。
152100黑龍江省望奎縣林業局林業總站宋大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