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洋 本報記者 魏萊 ●盧戈
全球主要股指近期強勢反彈,基本回到英國脫歐前的水平。外媒分析稱,基于對英國脫歐進程“基本可控”的判斷,投資者的焦慮心情已經基本消退,英國脫歐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已基本平息。但也有分析認為,未來全球股市走勢將受到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形勢的影響,仍存在下跌風險。
美股新增2萬億市值
美國《華爾街日報》13日報道稱,英國脫歐后兩個交易日,美股“雪崩式大跌”,但此后指數連續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在過去10個交易日中8天上漲,近兩周內新增市值近2萬億美元。截至記者發稿時,標普500、道指和納指13日早盤較分別上漲0.08%、0.06%和0.12%。
歐洲股市包括英國股市在內的主要股指也出現復蘇,13日早盤,英國、法國、德國三國股指分別上漲0.40%、0.49%和0.04%。
而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情緒持續改善,亞太股市也在逼近歷史新高。周三,MSIC亞太指數連續第三日反彈。上證綜指報收3060.69點,上漲0.37%。深證成指報收10853.55點,上漲0.89%。香港恒生指數報收21322.37點,上漲0.46%。東京股市日經指數13日報收于16231.43點,漲幅為0.84%,接近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前一個交易日的水平。
路透社稱,全球股市已從英國公投結果公布后的恐慌中脫身出來。目前,因英國脫歐而導致全球股市蒸發的3.5萬億美元市值,幾乎已經全部收復。黃金和日元等避險資產指數則開始下跌,表明市場投資者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
英國退歐恐懼已消失?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1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全球股市近期都在迅猛上漲,背后的主要動因是市場確定了英國脫歐的事實,歐盟強調英國離開之后不會對歐洲帶來實質性傷害和打擊,市場恐懼在減退。此外,美國、印度的經濟都在向好發展,全球經濟基本面穩定,市場對于今年經濟的整體預期趨于樂觀,這幾個因素導致了全球股市向好。
而《華爾街日報》13日分析認為,上周五美國非農數據情況好于預期,成為市場樂觀情緒的重要來源。日本政府12日宣布將實施新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也成為刺激亞太股市向上的背景因素之一。市場預計,未來幾個月整個英國退歐事件可控,主要發達國家央行將在長時間內維持超低利率乃至負利率水平。
“黑天鵝事件”很難再爆發
對于全球股市未來走勢,彭博社援引投行專家觀點稱,基于對美國經濟復蘇前景的看好,美股未來將大幅反彈帶動全球股指繼續上揚,但反彈也有短線空頭回補的因素,未來可能會發生震蕩。中長期來看,市場將繼續受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數據及景氣走向影響,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前景將備受關注。政治不確定性上升、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穩定,以及股票回購規模下降都可能引發風險。
而路透社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公投決定退歐引發人們對于英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預計英國富時100指數到今年年底將下跌7%。而另一項路透調查顯示,同期歐洲股市可能將下滑2%。
何茂春告訴《環球時報》,往前看,歐洲股市突然轉向、再次爆發“黑天鵝事件”的概率很小,“不存在給歐盟帶來實質性與結構性破壞的極端政治風險事件”。脫歐之后的英國與歐盟,還會保持非常頻繁和緊密的經濟來往。在經濟貿易往來上,中歐、中英以及中美關系都會穩定向前發展。這些發展會支撐全球股市的穩定與繁榮。▲
環球時報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