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亞東 張韋維 黃旭文
?
想方設法去庫存絕不發生“賣糧難”
文/劉亞東 張韋維 黃旭文

江蘇省如皋市是我國優質紅小麥主產區,小麥年產量達26萬噸左右,商品化率高,農民賣糧意愿強烈,售糧時間集中。目前,糧食工作呈現“高產量、高庫存、高價差”的“三高”疊加現象,去庫存已經成為做好今年夏糧托市收購的首要問題。如皋市糧食局未雨綢繆,創新思路,大膽探索,想方設法騰倉并囤,保障國家收購政策執行到位,農民糧食應收盡收,絕不發生“賣糧難”問題。
及早謀劃,提前輪換儲備小麥。提前輪換儲備小麥,可以有效去除庫存,騰出倉容。面對去庫存壓力,如皋市糧食局緊抓春節前小麥銷售旺季,積極向市政府請示對市級儲備小麥進行提前輪換,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完成全部儲備小麥的提前輪換,輪換價格均在2.4元/公斤以上。
創新思路,建立托市糧拍賣財政貼補機制。目前國內糧食市場價格低于托市價格0.2元/公斤,托市糧流拍現象普遍,成交率極低,托市糧高庫存狀態難以改善。如皋市糧食局學習借鑒興化等地經驗,積極向市政府爭取,嘗試建立托市糧拍賣財政貼補機制,由市財政對拍賣差價貼補一半,另一半則由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承擔。如皋市糧食局目前在組織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對在庫托市小麥進行拍買,再轉賣給加工廠,由于紅小麥品質好,價差基本控制在0.12元/公斤之內。以去年夏糧托市收購需要5萬噸倉容計,預計今年為夏糧收購騰出倉容市財政和國企各需承擔拍賣價差約300萬元。就國企而言,通過糧食的再收購賺取的收購費用和出庫費用可適當彌補企業部分損失,從而保證托市收購的政治大局。
大膽探索,巧借外力化解賣糧難問題。去年夏、秋兩季收購后,如皋市20萬噸國有倉容全部滿倉,并租借社會倉容1.5萬噸對儲備糧進行移庫存放,全市范圍內社會倉容也基本處于飽和狀態。今年年初,如皋市糧食局進一步排查社會倉容,緊盯江蘇永友糧油集團9.3萬噸淺圓倉在夏糧收購前可投入使用的契機,創新思路,大膽探索,積極策應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要求,多次與永友糧油集團洽談,擬將骨干庫九華糧庫49%的股權轉讓給永友糧油集團,組建國有控股公司如皋市糧油批發市場有限公司,通過國有控股公司租用永友糧油倉容來解決夏糧收購倉容矛盾問題。預計于今年4月底前國有控股公司將組建到位,確保服務好夏糧托市收購。
改革創新,贏得去庫存競爭優勢。目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依然處于收千家糧的狀態,所收購糧食依舊是大路貨,缺乏競爭優勢。推進供給側改革,可以從購、存、銷三方面贏得競爭優勢,有效去除庫存,保障托市收購倉容。
一是大力發展訂單收購。2015年,如皋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與61家“全托管”等四類新型糧食生產主體簽訂收購協議,訂單收購面積36262畝。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訂單收購范圍,力爭與全市所有的種糧大戶結成經營聯合體或利益共同體,在簽訂訂單協議時約定品種,提出科學種田要求,保證糧食品質。同時充分利用好庫站廒間較多的優勢,努力做到優選品質專倉保管、定向銷售,或與擁有自主品牌的、市場認可度高的、實力較強的大米加工廠合作,確保優質糧食優先賣得出,并賣出好價格。針對如皋紅小麥品質好、市場認可度高的競爭優勢,積極與市農委等部門配合,申報如皋紅小麥地理標志商標產品,進一步叫響如皋紅小麥品牌,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
二是全力推進綠色儲糧。積極引進新技術、新科技用于糧食倉儲管理,去年如皋市糧食局嘗試與江蘇天安儲糧設備有限公司合作,用臭氧代替磷化鋁進行熏蒸,提高熏蒸效率,保證糧食儲存環節少污染,從而保證糧食品質。
三是積極探索差異化銷售。目前國有糧食企業基本上都是買原糧賣原糧,缺乏銷售上的優勢。今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如皋國有糧食企業進一步拓寬銷售思路,嘗試新上凈糧設備,做好食品級凈糧,直接銷售給食品加工廠、酒廠,打造競爭優勢,有效去除庫存。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