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呂茂應, 萬洪深,楊武云, 湯永祿, 李朝蘇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四川省蓬安縣農牧業局種子管理站,四川 蓬安 637800)
?
突破性小麥新品種川麥104大面積示范推廣成效顯著
李俊1,呂茂應2, 萬洪深1,楊武云1, 湯永祿1, 李朝蘇1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四川省蓬安縣農牧業局種子管理站,四川 蓬安 637800)
摘要:2014~2015年,川麥104及其高產配套技術在四川省30個小麥主產縣(市)進行大面積示范,示范總面積6071萬hm2,最高單產687.6kg/667m2,平均單產356.7kg/667m2,比全市小麥增產30.4%。川麥104實打驗收最高單產再創新高,在平原麥區最高單產687.6kg/667m2、旱地套作麥最高單產450.9kg/667m2。川麥104及其高產配套技術大面積示范,增產顯著,不僅提高了種田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調動了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而且使川麥104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輻射帶動四川整個小麥產業發展。
關鍵詞:小麥;川麥104;大面積示范;增產
川麥104系譜為川麥42/川農16,2012年同時通過國家和四川省審定。2013~2015年被推薦為四川省主導品種;2015年被推薦為國家主導品種。川麥104產量高、適應性廣,國家區試長江中上游組2010~2012年兩年平均單產408.7kg/667m2,比對照川麥42增產8.45%[1-2];四川省區試兩年平均單產407.74kg/667m2,比對照綿麥37增產14.12%。川麥104抗逆能力強,高抗條銹病、白粉病,抗倒伏,耐低溫冷害,高抗穗發芽。川麥104屬優質中筋小麥,籽粒容重800g/L,籽粒品質穩定,特別適合于制作面條和饅頭。由于川麥104優勢突出,在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和四川省財政廳良繁體系建設項目的支助下,2014~2015年度在四川省30個小麥主產縣(市)進行示范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川麥104及其配套技術大面積示范試驗
在30個小麥主產縣(市)進行川麥104及其高產配套技術大面積示范推廣,總面積6071hm2,最高單產687.6kg/667m2,最低單產240.4kg/667m2,平均單產356.7kg/667m2,比全市小麥平均單產(273.4kg/667m2)增產30.4%(表1)。川麥104實打驗收創造了該品種在平原麥區最高單產687.6kg/667m2、旱地套作麥區最高單產450.9kg/667m2的高產紀錄。在綿竹、江油、中江、旺蒼、廣漢等縣市最高單產均超600kg/667m2,綿竹市最高單產603.4kg/667m2,廣漢市最高單產達687.6kg/667m2,江油市最高單產654.6kg/667m2,中江縣最高單產625.1kg/667m2,旺蒼縣最高單產667.4kg/667m2。

表1 川麥104在30個示范縣示范情況
(續表1)

示范縣(市)面積(萬hm2)最高單產(kg/667m2)平均單產(kg/667m2)各地小麥平均單產(kg/667m2)比各地小麥增產(%)蒼溪1500551.638029562.71旺蒼4000667.4416.633448.08西昌100572.7410--宜賓150240.4213.414052.43射洪280579.9351.127527.67蓬溪2500328.5317.9267.818.71平昌800516.7338.126229.05渠縣213337.3277.320336.6廣安1500339.6290.724916.75資中240381.5306.616981.42平均91058494.9356.7273.430.4
2大面積示范成效
(1)川麥104及高產配套技術的示范,使川麥104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成為四川省主導品種之一。如綿竹2014~2015年種植面積擴大了4333hm2,達到4467hm2,占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的33.5%;中江種植面積達7087hm2,占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的25.2%;江油種植面積達2907hm2,占全市小麥總面積的25%; 閬中種植面積達6467hm2,占全市小麥總面積的35.3%。
(2)增產顯著,提高了種田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調動了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輻射帶動四川小麥產業整體發展。在四川省30個縣(市)示范川麥104及高產配套技術6071hm2,比各地小麥平均增產80.3kg/667m2,新增糧食731萬kg,新增產值1608.64萬元;川麥104高產高效配套技術的應用,可使農民節本12元/667m2,共節本109.27萬元。川麥104及其高產高效配套技術在30個示范縣(市)示范推廣,激發了農民種植小麥的熱情,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小麥生產水平總體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西成, 朱華忠, 邱軍, 等. 中國冬小麥新品種動態, 2010~2011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匯總報告[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3-24.
[2] 王西成, 朱華忠, 邱軍, 等.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中國冬小麥新品種動態, 2011~2012年度國家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匯總報告[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 2-28.
收稿日期:2015-12-7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CARS-3-2-41);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四川省財政廳良繁體系建設項目
作者簡介:李俊,女,四川德陽人,博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小麥遺傳育種。E-mail: lijunchd@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