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雨,黃 春
(1.中共宜賓市委黨校,四川 宜賓 644000;2.四川省宜賓市農工委,四川 宜賓 644000)
?
農戶農地流轉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對宜賓市4個縣(區)平壩區農戶的調查為例
黃雨1,黃春2
(1.中共宜賓市委黨校,四川 宜賓 644000;2.四川省宜賓市農工委,四川 宜賓 644000)
摘要:調查了宜賓4個縣(區)平壩區農戶農地流轉的情況,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剖析了農戶農地流入、流出和無流轉3種行為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宜賓平壩區農戶家庭類型逐漸從“以農業為主的兼業”轉變為“以非農業為主的兼業”;承包地面積、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農產品銷售途徑、獲取流轉信息情況和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情況是影響農戶農地流轉行為的主要因素。為了促進農戶農地有序流轉,本文提出了健全農地流轉市場、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強化政府監管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地流轉;Logistic模型;影響因素;宜賓
1引言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以下簡稱農地流轉)對于解決我國現階段家庭承包責任制下土地細碎、生產經營零散、勞動力分配不合理、農業先進技術推廣難等問題,更好更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對此,近年來中央、省委、市委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導文件,以規范和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而在農地流轉過程中,農戶作為主要的農地供給者,其流轉意愿和行為對于區域農地流轉規模以及機制和模式的選擇有著根本性的影響,進而直接影響該區域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和完善。因此,通過對農戶農地流轉行為影響因素的分析和探討,可以為政府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制定配套政策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宜賓市現有耕地24.27萬hm2,其中坡度8°以下、連片33.33hm2以上的平壩區耕地2.53萬hm2(行業統計)。根據《關于促進宜賓市平壩地區糧油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方案》,到2019年全市著力建成高標準農田(即平壩糧油功能區)面積2.53萬hm2,培育2hm2以上適度規模經營主體2000戶(其中:33.33hm2以上100戶),流轉、集約生產經營面積達到90%以上。基于此,筆者深入宜賓市翠屏區、長寧縣、高縣、興文縣等4縣(區)的平壩耕地區開展實地問卷調查,并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農戶農地流入、流出和無流轉3種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刺激農地流轉主要影響因子的對策建議。
2樣本選擇與研究方法
2.1樣本選擇
本文數據來源于對宜賓市翠屏區、長寧縣、高縣、興文縣等4縣(區)的平壩耕地區農戶的調查。為確保數據的真實可靠,問卷調查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與農戶面對面逐點進行訪談。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80份,有效問卷476份,有效率為99.2%。調研樣本基本情況和農地流轉樣本基本情況分別見表1和表2。
2.2研究方法
2.2.1模型建立本文將農戶農地流出行為、流入行為和無流轉行為作為因變量,只有是或否兩種情況,且因變量屬于非連續性變量,因而在具體分析中,將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農戶在農地流轉過程中的行為進行研究。

表1 樣本基本情況匯總

表2 農地流轉樣本基本情況匯總
注:農地租賃價格為調研地平壩區租賃農地規模2hm2以上的普遍價格,同一縣(區)不同壩區因交通、區位等條件不同而導致租賃價格有所差異,單位為kg(黃谷)/667m2·年,折現支付,黃谷價格隨行就市。
該模型的標準方程式為[2]:
Y =ln[P/(1-P)]=β0+β1X1+β2X2+β3X3+……+βmXm
式中:Y表示因變量,即農戶是否有流出、流入或無流轉行為(Y賦值形式是“1=是,0=否”);β0為常數項,Xm表示影響農戶流出、流入或無流轉行為的自變量,βm為Xm的偏回歸系數。
2.2.2變量選擇參考已有關于農地流轉行為的研究文獻[3-8],筆者結合宜賓平壩耕地區的實際生產條件,將影響農戶農地流轉行為的因素歸為5類27個變量,具體見表3。
3影響農戶農地流轉行為的因素分析
對農戶是否流出農地、是否流入農地、是否沒有流轉農地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將27個自變量中不顯著的變量予以剔除,得到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3.1農戶農地流出行為的影響因素
分析結果表明:農戶農地流出行為與農戶家庭土地資源狀況、農業經營相關情況所屬變量在統計學上有顯著關系,與勞動力資源狀況、經濟狀況和參加社保情況所屬變量沒有顯著關系。具體分析如下:
3.1.1土地資源狀況方面承包地面積、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與農戶農地流出行為有顯著關系,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805、-1.655和-1.649。其中,由于調查農戶的家庭類型多是“以非農業為主的兼業”(比例達84.9%),因而承包地面積較大的農戶越容易將農地流轉出去,以抽出更多時間從事非農工作;而種植糧食作物的農戶,由于平壩區種植糧食(主要為水稻)費時較少,對從事其他非農工作影響較小,且農地流出收益并不高,因而不易將農地流轉出去;對于種植蔬菜的農戶,因為平壩區交通便利,人口聚集度較高,種植蔬菜有較高的收益,因而也不易將農地流轉出去。由此可見,平壩區種植類農產品結構對農戶的農地流轉行為有一定的影響。
3.1.2農業經營狀況方面農產品銷售途徑、獲取流轉信息情況與農戶農地流出行為顯著正相關,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910和0.736。調研中發展,參加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多是以“入股+分紅”形式進行的農地流轉(比例達69.2%),且48.1%的社員農戶將農產品送交合作社進行統一銷售,以降低自產自銷的經營成本和市場風險,在此影響下,農戶農地流出行為與農產品銷售途徑呈顯著正相關。而農戶獲取農地流轉信息越容易,其農地流轉意愿越容易被實現,從而有利于農地流出行為的發生。
3.2農戶農地流入行為的影響因素
分析結果表明,農戶農地流入行為與農戶家庭勞動力資源狀況、土地資源狀況、農業經營相關情況所屬變量有顯著關系,與經濟狀況、參加社保情況所屬變量沒有顯著關系,具體分析如下。
3.2.1勞動力資源狀況方面家庭勞動力人數與農戶農地流入行為顯著正相關,其相關系數為4.138。農戶家庭中勞動力數量越多,往往越容易將閑散勞動力用于農業,相應的就會依托充裕的勞動力資源去流入農地。
3.2.2土地資源狀況方面承包地面積、土地塊數、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種植水果與農戶農地流入行為有顯著關系,其相關系數分別為-2.414、0.570、-4.948、-4.175和6.785。其中,平壩區農戶的承包地面積越小,越容易流入更多的平壩區耕地來進行規模化生產,以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收入;而農戶承包地塊數越多,則表示該農戶所承包耕地的細碎度越大(通常意味著該農戶還擁有較多的坡耕地),其勞動強度和耕作效率相對降低,因而更傾向于流入更多的平壩區耕地開展生產;而種植糧食作物的農戶,由于小規模糧食生產收益較低,所以往往不會流入農地;對于種植蔬菜的農戶,盡管種植蔬菜收益較為可觀,但費時費工,所以往往也不會流入農地;而種植水果的農戶,由于水果收益較高,且相較種植蔬菜所耗費的時間、勞動力要少,因而更愿意流入農地進行水果種植。

表3 自變量及其解釋
3.2.3農業經營狀況方面參加合作社情況、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情況與農戶農地流入行為有顯著關系,其相關系數分別為-6.395和10.699。調研中發現,農戶參加農業專業合作社后(以入股和租賃形式為主),農地交由合作社經營管理,可以抽出更多時間從事非農工作或參與合作社季節性雇傭,其收益比從事農業生產高,因而不愿意再流入更多農地。而農戶對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得越透徹,越傾向于流入更多農地以開展信貸,解決農業規模經營資金不足的問題。
3.3農戶未參與農地流轉的影響因素
分析結果表明,農戶沒有農地流轉行為與農戶家庭土地資源狀況、農業經營相關情況所屬變量有顯著關系,與勞動力資源狀況、經濟狀況和參加社保情況所屬變量沒有顯著關系。具體分析如下:
3.3.1土地資源狀況方面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種植花卉苗木與農戶沒有農地流轉行為顯著正相關,其相關系數分別為1.790、1.937和2.517。其中,種植糧食的農戶,基于平壩區種植糧食(主要為水稻)費時較少且流轉收益不高的原因,往往不會有農地流轉行為;對于種植蔬菜的農戶,由于種植蔬菜收益較高,但費時費工,往往也不會有農地流轉行為;而種植花卉苗木的農戶,由于花木種植具有較強增值能力,因而通常也不會有農地流轉行為。此外,調研中發現,未參與農地流轉的農戶中留守家庭占到15.9%,留守老人除了務農(部分還承擔照顧孫輩責任),沒有其他事可干,加之可能對于農地的特殊感情,促使其不愿發生農地流轉行為。

表4 影響農戶農地流轉行為的因素
注:本次分析釆用的置信度為90%,其中B表示回歸系數,S.E.代表標準誤差,Wald為檢驗顯著性的統計量,df代表自由度,Sig.表示顯著性水平,Exp(B)表示發生比。
3.3.2農業經營狀況方面農產品銷售途徑、獲取流轉信息情況、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情況與農戶沒有農地流轉行為顯著負相關,其相關系數分別為-1.580、-1.068和-2.499。其中,農產品銷售途徑單一的農戶,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將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同時調研也發現該類農戶社會資源較少,且缺乏其他生產技能,因而不易發生農地流轉行為;農戶越不容易獲取農地流轉信息,其農地流轉意愿越難實現,往往也不會有農地流轉行為;而農戶對于農地信貸政策了解的越模糊,越難從中找到對其有幫助的信貸內容,其農地流轉意愿也就越低。
4結論與政策建議
4.1結論
本文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剖析了農戶農地流入、流出和無流轉3種行為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宜賓平壩區農村富余勞動力不斷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戶家庭類型逐漸從“以農業為主的兼業”轉變為“以非農業為主的兼業”,平壩區農地流轉已成為必然趨勢。
(2)影響平壩區農戶農地流出行為的主要因素是承包地面積、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農產品銷售途徑和獲取流轉信息情況。其中,承包地面積、農產品銷售途徑和獲取流轉信息情況與農戶農地流出行為正相關;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與農戶農地流出行為負相關。
(3)影響平壩區農戶農地流入行為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勞動力人數、承包地面積、土地塊數、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種植水果、參加合作社情況和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情況。其中,家庭勞動力人數、土地塊數、種植水果和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情況與農戶農地流入行為正相關;承包地面積、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和參加合作社情況與農戶農地流入行為負相關。
(4)影響平壩區農戶沒有農地流轉行為的主要因素是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種植花卉苗木、農產品銷售途徑、獲取流轉信息情況和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情況。其中,種植糧食作物、種植蔬菜和種植花卉苗木與農戶沒有農地流轉行為正相關;農產品銷售途徑、獲取流轉信息情況和農地經營權信貸政策了解情況與農戶沒有農地流轉行為負相關。
4.2對策建議
基于上述實證分析,對推進農戶農地有序流轉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健全農地流轉市場,完善農地價格評估機制在農地流轉過程中,造成農戶有流轉意愿而沒有流轉成功的重要原因是農戶獲取流轉信息不暢,即農地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因此,應加快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化農地流轉機制,健全農地流轉市場:一是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明確農地權屬,為農地合法流轉打下基礎;二是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農地流轉服務體系。在縣級設立農地流轉服務中心,在鄉級設立流轉服務站,在村級設立信息員,積極開展農地流轉政策法規咨詢、信息登記及變更、合同簽訂鑒證等服務工作;三是完善流轉市場的農地價格評估機制。按照鄉級行政區劃,以農地收益能力為基礎,依據土壤肥力、灌溉設施、交通設施、區位條件等因素,著力開展農地先評級后估價工作,并通過網絡等形式向社會公開,切實保障農地流轉雙方的基本利益。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規模化農地流轉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與農戶利益和農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因而其成功開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推動。因此,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力度,提高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地流轉的積極性。一是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積極探索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發展針對具有明晰產權的農地、林地、農房、大中型農業機械等抵押信貸業務,大力推廣土地收益保證貸款、涉農信用聯合體貸款、農村特色聯保貸款等新型農村金融產品;二是加快制定和完善農地流轉扶持政策。對規范、集中流入一定規模農地的農業經營主體,實施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落實涉農建設項目等相關扶持政策,幫助解決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3)強化政府監管,完善農地流轉服務機制由于我市農地流轉市場尚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加之農戶農地流轉行為存在理性欠缺的情況,可能會導致農地流轉的無序性和不規范性。因此,政府必須對農地流轉進行監督管理,從而為農地流轉市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加強農地流轉宣傳。充分利用好各種媒體,強化農地流轉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知法律、懂政策,切實轉變大部分農民離鄉不離土的陳舊觀念,改變農民農地流轉就是農地轉讓的誤解,幫助算好農地流轉的帳;二是規范農地流轉程序。加快建立農地流轉登記制度,在流轉雙方遵循平等、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基礎上,嚴格過程管理,重點規范審查、簽訂合同、備案等3個程序;三是強化農地用途監管。著力推進縣—鄉—村三級農地用途動態監管體系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各級監管責任,同時做好農地流轉調查統計工作。
參考文獻:
[1]付路解.對新疆沙灣縣農村土地互換流轉情況的調查和思考[J].實事求是,2008(5): 22-25.
[2]宇傳華.SPSS與統計分析[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3]張文秀,李冬梅,邢姝媛,等.農戶土地流轉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11(1): 14-17.
[4]善浪,張麗華.農村土地轉入意愿和轉出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福建農村的調查[J].財貿研究,2009(4): 35-41.
[5]李啟宇,張文秀.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戶農地經營權流轉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成渝地區428戶農戶的調查數據[J].農業技術經濟, 2010(5): 47-54.
[6]劉洋,劉惠君.基于Logistic模型的農地流轉農戶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2): 962-963.
[7]梁霽寧,王淵聞,段壟,等.農戶農地流轉意愿影響因素的探討—基于成都市實地調查及主成分改進Logistic回歸分析[J].價值工程,2012(2):304-306.
[8]劉欣玫.農地流轉過程中農戶行為與意愿分析—以浙皖兩省五地區467戶農戶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4.
收稿日期:2015-12-3
作者簡介:黃雨(1985-),女,四川宜賓人,中共宜賓市委黨校教師、碩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