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要:隨著醫保改革的不斷深入,醫保覆蓋范圍的逐漸擴大,使我國的醫療體系也在不斷完善。醫保政策的提出,在保障了居民就醫條件的同時,也使得居民對醫療的需求呈現出與以往非醫保時期不同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正逐漸轉變為影響醫療服務價格的因素,本文主要對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價格影響因素進行探討,以期對今后衛生部門對于醫療服務價格的預測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醫保政策;醫療服務價格;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840.68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1
一、引言
我國醫療市場潛力巨大,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等都推動著醫療市場的飛速發展,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醫療政策的跟進力度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問題[1]。隨著新醫保政策的出臺,國家進一步提高了居民醫保財政補助資金的投入,覆蓋范圍進一步加大,如針對新生兒醫療費用采取了“追溯”報銷的策略。醫保政策的完善,在保障居民就醫條件的基礎上,也使得其對醫療服務價格的影響因素產生了較大影響。
二、醫保政策的實施現狀
隨著上世紀醫保政策在我國初步確立,發展到現如今已經歷了20年的時間,在我國實際醫療領域的應用中,可以通過一組數字來體現其實施現狀。以某市為例,截止2015年底,對該市市直所有醫療機構的業務總收入進行統計,總收入為136.6億元,其中醫保患者的醫療費用為29.9億元,占醫療總收入的21.88%,醫保實際支付率為79%左右,其余為延遲結算[2]。由此不難看出,我國的醫保政策在實際應用中還有所欠缺,參保人數與非參保人數相比仍有較大的數量差距。在今年新頒布的醫保政策中,不僅加大了國家對于醫療衛生保障的資金投入,也加大了醫保的保障范圍,擴大了投保人數,提高了農村醫療保障,進一步完善了醫保政策。
三、醫保政策對醫療消費的影響
醫保政策對傳統的醫療消費觀念產生了影響,其結果直接反映在醫療消費中。在對門診數據的統計中,不難發現一個現象:醫保患者的門診消費比非醫保患者的消費要高。即醫保政策促進了醫療消費的提高,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種:一是醫療費用來源的影響。對于醫保患者來說,根據醫保政策,其醫療消費大部分由政府部門承擔,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負擔,即便選擇費用較高的檢查項目,也不會對其造成過多的經濟壓力;二是關于醫院的醫療行為選擇。在醫療領域,新技術新配方的應用往往伴隨著高額的醫療消費,而相對于非醫保患者來說,醫保患者因其醫療費用來源多數由醫保部門報銷,因此醫生在對患者診治時,可以對醫保患者選擇相應醫療費用較高的診療項目[3]。醫保政策所造成的以上兩種消費原因,構成了對醫療服務價格的新影響因素。
四、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價格的影響因素
對于本段的分析,以口腔服務醫療為例,對醫保患者與非醫保患者的醫療服務支出費用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對比中得出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價格的影響因素。
1.身體管理因素
通過對本院內口腔科的患者進行調查,其結果顯示,對于醫保患者來說,來口腔科的原因相較于是否拔牙或者是否為急性牙痛的原因,更多的人來牙科的原因是出于對牙齒的保健,即對自身身體的管理。此因素相較于非醫保人員排名第一的因牙齒有疾而就醫,顯示出了醫保患者對診療費用不擔心,而身體管理因素,其為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價格的影響因素之一。
2.文化程度因素
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居民對于養生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在經常進行戶外鍛煉、進行合理飲食搭配的同時,更注重對于實用醫學知識的自學[4]。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疾病的預防措施的學習,使得醫保患者會到醫院進行定期的檢查。在口腔科中,就診的人員中多數對于口腔保健有所了解,并表示會定期來醫院口腔科進行牙齒清洗等口腔保健治療。因此,文化程度的高低,影響到了其對于相關醫療需求的增加,而醫保政策的提出,為有需求的醫保人員減輕了財政負擔,進而增加了醫療服務中的支出消費。
3.收入提高因素
隨著近年來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其投入醫保中的收入基數也在不斷升高,而國家財政補助的提高,使得醫保的數額不斷增大。相較于非醫保人員除非遭受疾病困擾才接受就醫來看,醫保人員更傾向于主動去專業的醫療機構接受定期檢查,如口腔醫療衛生服務在近些年的火爆,就是基于此種原因。而收入的增加,也使的醫保人員對于醫療費用的多寡相較于以往關心度有所下降,醫生在選擇醫療手段的時候可以選擇相對收費高的新技術手段。人均收入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醫療服務支出費用的增加,這也是基于醫保政策實施的基礎上實現的。
4.疾病困擾因素
疾病困擾因素在醫保政策出臺的情況下,對醫療服務價格的影響排位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疾病困擾因素仍舊是人們前來就醫的最關鍵因素。新醫保政策的出臺,擴大了就醫的醫保范圍,涵蓋了多種類型的疾病。就口腔科來說,因為牙齒疾病前來拔牙的醫保人員中,有部分人員的牙齒疾病可以通過物理消腫等常見緩和手段來醫治,但由于醫保政策涵蓋了口腔科此部分的醫療操作,醫保人員寧可選擇進行根治的拔牙此種消費較高,且其必要性不高的手段來進行治療。而相較于非醫保人員來說,通常都會選擇省錢為主的治療手段。因此,疾病困擾因素作為患者最為關鍵的就醫原因,受醫保政策的影響,也對醫療服務價格起到了相應的影響。
五、結語
醫保政策的出臺對我國醫療體系內的服務價格影響甚大,從醫保人員與非醫保人員的就醫需求來看,疾病困擾雖然仍為最為關鍵的核心因素,但是醫保人員對自身身體管理的注重程度,其本身的文化程度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等,也成為了醫保政策下對醫療服務價格影響的關鍵因素。在今后的醫療工作中,對能影響醫療服務價格的因素應有高度重視,并及時根據醫保政策下的患者需求做出相應調整,以便滿足患者需求。
參考文獻:
[1]石鳳波,祝振鐸.新醫改背景下的醫療服務價格問題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12):118-119.
[2]譚宇,熊光練.南方某城市不同醫療保險政策對醫療服務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2(05):135-136.
[3]邢建麗,姚仲玲,孔若玫.實施醫療保險后醫療服務需求變化對醫院的影響及對策[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5(12):88-90,92.
[4]孫俊如,鄭丹桂,蔡月桃.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踐及完善——基于山西呂梁16所試點醫院的改革成效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5(10):145-146.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