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利
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黨中央基于黨的建設的現實需要而做出的戰略安排。為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傳遞至黨的基層組織的神經末梢,北安市委結合各領域實際,通過“四分工作法”,有針對性地提要求、定措施,確保學習教育起好步、開好局、出實效。
教育方式分類“定”。一是在農村,采取有職黨員帶學、無職黨員聯學、文盲黨員幫學、老弱黨員送學、外出黨員寄學等方式,區別情況,不留死角。二是在社區,對高校畢業生、離退休干部等外出流動黨員,采取短信、QQ、微信、網絡等方式,組織“線上”學;對社區在職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年老體弱黨員,采取集中授課、送學上門等方式,組織“線下”學。三是在機關事業單位,以黨員集中學習為主,采取黨課輔導、集中討論、參觀監獄、剖析案例等方式組織學習,開展黨員手抄黨章活動,在學習園地進行集中展示。四是在國企和“兩新”組織,為克服工學矛盾,采取發放簡明讀本、黨員明白卡、“口袋書”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學習,力爭“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活動載體分類“設”。一是在農村深化“雙抓雙建雙服務”。抓村黨組織帶頭人建設、抓村黨員隊伍建設;建設標準化辦公活動場所、建設標準化便民服務站點;服務農村產業發展、服務農村各類人群。二是在社區開展“聯網格、訪百家”活動。街道社區黨員干部每人聯系5戶或10戶貧困戶,做到宣傳黨的政策、了解社情民意、聯系就業崗位、幫扶困難家庭、整治環境衛生、協助物業管理、調解鄰里糾紛“七上門”。三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亮比做”活動。組織黨員亮身份、亮承諾,比作風、比效能,做服務基層和群眾的表率;深化“五進村、六到戶”活動,153個部門直接聯村、4000余名黨員干部直接聯戶,做到發展規劃、致富項目、技術服務、環境整治、組織幫建“五進村”和調查摸底、政策宣傳、生產計劃、資金協調、扶貧幫困、矛盾調處“六到戶”。四是在國企及建設一線設立黨員示范崗,劃分黨員責任區,引導黨員立足本崗做貢獻。五是在“兩新”組織開展“五帶一創”活動。引導黨員帶頭推動發展、帶頭服務職工群眾、帶頭凝聚人心、帶頭促進和諧、帶頭弘揚先進文化,創建黨建、發展“雙強”型黨組織。
突出問題分類“改”。一是梳理共性問題。市委根據各領域實際,對要解決的共性問題進行細化,梳理歸納出黨組織要解決的六個具體問題;農村、社區、機關事業、國企、“兩新”組織黨員隊伍,要解決24個具體問題。二是查找個性問題。對照黨章黨規、系列講話、崗位職責、群眾期盼、先鋒模范、法律法規六個方面,通過“八查八看” ,深入查找“病根”——查政治紀律嚴不嚴,看是否對黨絕對忠誠;查黨性修養純不純,看是否堅定理想信念;查宗旨意識牢不牢,看是否把群眾放在首位;查工作作風實不實,看是否帶頭真抓實干;查組織觀念強不強,看是否履行黨員義務;查精神狀態好不好,看是否敢于擔當作為;查道德品行端不端,看是否堅守做人底線;查為官從政廉不廉,看是否嚴格遵紀守法。三是實施專項整治。對查擺出的問題,實施細化責任分類、現場專題推進、督辦核查跟蹤,特別是對一些突出問題,深入實施“強化黨員意識”“正風肅紀”“整治為官不為”“整治損害基層群眾利益”“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化解群眾訴求”六個專項整治行動,用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督導檢查分類“派”。一是對農村實行錯時督導。由督導組牽頭,組織包村部門利用農閑時間,重點督導怎么學和改;協調農業、水務、畜牧等涉農部門,在春耕、秋收等時間節點,沉入田間地頭,指導如何學和干。二是對社區實行隨機督導。由督導組牽頭,聯合市委組織部、民政局等部門,通過下發工作提示、電話督辦、實地踏查等舉措,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督導。三是對機關實行巡回督導。以督導組為主,進駐各單位逐個抓督導,對重視程度不夠、推進落實遲緩的單位實施掛牌督辦,對承擔專項整治任務的單位進行重點督辦。四是對企業實行行業督導。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則,由督導組牽頭,協調招商、發改、工信、經濟開發區等部門承擔起行業指導責任,通過組建行業指導協會、選派黨建指導員等舉措進行督導,防止一刀切、一鍋煮。
(作者系中共北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