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浙商擔保有限公司 修劍波
淺析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防范對策
吉林省浙商擔保有限公司 修劍波
我國的市場經濟模式是以國家公有制為主體,私有制協調發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驚人,逐漸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企業的所有管理中,財務管理是其主要部分,做好財務管理能夠促進企業應對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也能夠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可由于市場變化是沒有規律的,因而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面對一定的財務風險。本文主要分析企業財務問題現狀,并提出一些科學的解決辦法來防范企業需要面對的財務風險。
企業 財務風險 管理 對策
隨著近幾年經濟的飛快發展,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是緊跟腳步。這就造成中小企業盲目的追求經濟利益,把企業的發展目標放在企業營銷方面,企業領導者單純的認為銷售量大,企業的盈利就會增加,所以就產生了這種搶占市場份額的局面。企業在管理工作上思想落后,忽視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致使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根本發揮不出來作用。而企業也同樣需要面對財務風險,企業在不斷的發展中,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財務風險,那么在企業擴大經營的時候所有問題就會很明顯的出現,最終企業的命運就會被牽制走向衰退。
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主要是為了識別、分析和評價企業經營過程中會出現的各類風險,并且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處理和防范企業出現的風險,以保證企業正常的理財活動和經濟利益會出現的損失。企業在面對財務風險的時候,首先需要對風險進行識別,識別風險的大小,以及存在的方式,因為有一些企業的財務風險隱藏得很深,不是表面能夠看得出來的,它需要工作人員及時對企業的資料進行整理,并且根據自己以往的工作實踐來分析,這樣就能發現企業將面對的風險,然后提前為防范風險做好準備工作。其次企業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評估和度量風險。企業在度量風險的大小,長寬程度的時候,要用客觀的方式,采用科學的方法,綜合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度量。做好度量工作決定了企業采取哪種態度和方法來預防風險。企業在分析出風險的類型和情況以后,就會采取措施來控制風險,這主要為了降低企業的風險危害程度。因為企業的風險一直貫穿于企業整個經濟活動之中,也可以說企業的管理工作是企業為風險的管理過程,企業需要不斷地面對新的形勢,所以企業需要不斷地改進方法,正確地認識風險,明辨風險的特征與企業環境的變化,及時掌握好風險管理的措施,因為這是事關企業能否良好發展的重要事情。
2.1企業財務工作者的素質低
企業的生存離不開市場,自然需要面對市場經濟帶來的風險,在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這種風險是不可預測的存在著的,所以企業需要想辦法去提前預防、預估這種自然存在的風險。企業提前做好風險預測的準備,可以為企業減少損失,贏得收益。企業預估風險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也就是企業財務的工作人員,一個高素質的人才對企業財務的管理影響很大,但是我們發現在眾多企業中,大部分財務人員基本素質還是很低,還有很多可以提高的空間。他們的財務專業知識貧乏,財務應用技能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也不扎實,對于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需求自然很高,一個扎實的基本知識是實際操作的基礎。但是企業財會人員不應該只是懂得基本的專業知識,還要求有財會的基本技能,因為這樣才能盡快適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現在企業的財務工作者存在兩種狀態,一種是新入職的工作人員,他們本身缺乏工作經驗和技能,在企業中不占優勢,而對于財務風險的預測和評估以及處理問題上沒有經驗,這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另一種是企業的老員工,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足,這就造成了基本的職業素質低的狀態。
2.2監督機制在風險管理中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做好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監督機制工作,也是減少企業財務風險的一種有效辦法。但是目前為止,很多企業的監督機制都是擺設,在企業中根本沒有發揮出來相應的作用。企業生存主要依靠的是獲取經濟利益,而財務管理工作也是掌握企業經濟命脈的主要工作。但是縱觀很多企業的發展情況,我們發現因為企業的財務問題而影響整個企業發展的企業數量很多,他們的管理工作雖然有管理機制,但是缺少監督過程。一旦風險事實出現了,就會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同樣在企業內部也需要監督機制,因為不僅可以監督企業員工的工作,對企業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但現實是很多企業并沒有重視自己的內部監督機制。
2.3缺少國家政策的支持
國家對于企業的政策支持,一般有法律支持、政策扶持或者采用資金撥款的形式。我國的經濟體制主要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雖然這期間國家也鼓勵私有企業的發展,但是相對于國企來說,私企真正能夠得到國家的補助是很少的,這種補助不是簡單的指資金支持還包含政策導向。例如,我國私有制企業的生產總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不小,但是企業所能夠貸款的數額有限,所占比例也是微乎其微。還有征稅方面,企業所交納的稅費多,主要是重復收費現象,因為很多政府把中小企業當做主要的收取對象。這就能夠看出企業的發展缺少國家政策的支持。
3.1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素質提升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發展,而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可以說在企業的發展和經營方面,對企業員工的高要求、嚴管理,是企業對自身的發展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所以不管是新加入的員工,還是老員工,都要對他們自身的能力有一個評估和考核,這是企業為自己的發展做如基礎工作,也是為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素質的前提。首先要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企業面對的是整個經濟市場,財務知識的更新就很快,所以企業人員要不斷地吸納新知識進來用在工作中,同時還要不斷地豐富自己其他方面的知識,如計算機水平、數學能力和英語口語和書面語能力;其次也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主動去學習,主動參與到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最后企業要經常對財務人員做系統培訓,及時補充他們所缺乏的知識儲備量提高技術水平,以上措施可以使人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并運用科技來武裝自己,給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3.2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督力度
如果讓企業依靠自己的自覺性來規范企業的工作,從企業方面來看就會使企業出現管理松弛的局面,因此企業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來加強對企業自己的監督,幫助企業規范管理財務工作,預防風險的出現。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督檢查工作,對企業財務賬目進行清查,檢查賬目真實性和賬目細則,避免出現假賬、漏賬事情發生。同時在企業內部也要設立監督部門,制定監督管理制度,從企業管理者到企業普通員工,監督機制一視同仁。企業的監管部門定期對企業的賬目抽查核實,一旦發現問題就要作出嚴肅處理,在企業中避免出現不良風氣,這種監督制度的良好實施,可以預防財務風險工作扼殺在萌芽中。
3.3國家政策扶植力度加大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缺少的就是資金的來源,充足的資金可以作為企業發展的堅實后盾。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就是銀行和其他金融融資,但是由于國家的貸款政策有限,所以企業在銀行做貸款或者借款很困難。雖然有的銀行愿意借款給企業,但是都是高利率,這無形中就增加了企業的資金負擔。所以建議政府對于中小企業的資金政策進行扶持,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給企業的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寬松氛圍。除了政府的政策以外,財政補貼也可以適當加強,特別是對經濟貧困和缺少發展機會的企業更應該加大力度關注和投資,企業有了財政這個后盾,可以展開手腳,加大對風險的預測和制約,促進企業的財務工作。
企業遇到財務風險是市場競爭的必要產物,但是企業如果想自己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就應該非常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弱項和缺點在哪里,不能一味地追求客觀因素,而忽視主觀的問題,應該學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僅從企業領導做好榜樣,企業員工也是需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自身素質,加上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工作,還有企業的監督機制的良好作用,企業的內部問題很容易解決掉。從外部原因來看,國家的政策要跟得上,這樣在內外因的綜合作用下,企業做好財務風險問題研究工作,為企業打好基礎,也為企業的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1] 崔予.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防范[J].上海企業,2015(12).
[2] 肖利國.如何有效提高投資收益[J].投資分析,2014(6).
F275
A
2096-0298(2016)11(b)-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