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職業技術學院 孟憲玲
山東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淺析
泰山職業技術學院 孟憲玲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2016年2月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我國2016年高校畢業生已達765萬人,比2015年增加了16萬人;高校畢業生群體數量持續增加,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山東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本文主要從高職院校專業規模控制、學生就業意愿、創新創業教育等角度分析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因素。
高職院校 專業規模 創新創業 就業質量
近年來,山東省政府加大了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擴大了教育規模,優化了專業結構,職業教育普及水平進一步提高。目前,山東省共有高職(專科)院校76所。2013年,山東省高等教育非師范類畢業生49.85萬人,其中專科畢業生26.42萬人;2014年共有高等教育非師范類畢業生48.75萬人,其中專科畢業生24.86萬人;2015年共有非師范類畢業生49.74萬人,其中專科畢業生24.67萬人。
截至2015年12月底,2015屆專科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為92.55%,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壓力也在逐年加大。拋開經濟下行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政治、經濟因素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影響,從高職教育工作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因素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的2015屆畢業生數據來看(2016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還未公布),專科(高職)類畢業生分布于19個專業大類,其中財經大類的生源數量最多,占23.93%,其次是醫藥衛生大類,占19.53%。在設置財經專業大類的高職院校中,大多數院校的會計專業招生規模都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以泰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13年會計專業錄取招生400多人,10個班的編制;2014年該專業錄取招生500多人,12個班的編制;2015年該專業錄取招生570多人,12個班的編制;2016年開始控制專業規模,錄取招生517人,11個班的編制。平均每年會計專業的招生人數能夠占泰山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大類四專業招生總和的70%左右,成為財經專業大類中的熱門專業和優勢。該現象在設置財經大類的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隨著專業招生規模的不斷增長,每年該專業畢業生也在逐年遞增,在學生就業時會出現工作崗位的供給數量不足、專業較難對口等典型問題。
(1)企業會計崗位的特殊性導致不能每年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出現崗位供應不足的現象。首先,企事業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制度和政策,根據單位的規模等要求設置一定的會計工作崗位,相比其他工作崗位而言,工作崗位數量較少,門檻高,不能完全滿足畢業生對工作崗位數量的需求。其次,高職院校畢業生還要與本科、研究生學歷的會計專業或與會計專業相關的專業畢業生進行就業競爭,競爭壓力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高職專業的畢業生不得不選擇其他的工作崗位,專業對口率較低。
(2)專業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可能會導致教學資源不足,對人才培養質量造成一定影響。首先,最近幾年,事業單位的編制越來越緊張,每年新進專業教師的數量在逐年遞減,不能完全滿足專業教學的需求。盡管國家對高職教育的師生比做了相關要求,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想完全實現還有較大困難。其次,招生數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要加大實訓設施設備的投入,資金投入較大。如果學生的實習、實訓條件滿足不了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人才培養的質量就會受到一定影響,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不高。在學歷不占優勢的競爭環境下,業務操作技能再不占優勢,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根據調查,高職院校的在校生期望畢業后的月薪平均值為3000~5000元。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2015年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分析報告》中顯示,根據高等學校對畢業生就業單位月收入調查數據,不同學歷層次的畢業生收入差距較大。山東省專科生月收入在“2001~2500元”和“2000元以下”兩個區間比例最高,分別為21.54%和26.07%;本科生月收入集中在“2501~5000元”和“3001~4000元”兩個區間之間,占22.08%和25.59%;研究生收入較高,在“4001~5000元”和“5000元以上”兩個區間的比例最高,為28.92%和18.66%。這種收入差距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帶來了一定的心理落差。90后高職畢業生大多屬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生存壓力相對較小,導致部分畢業生就業積極性不高,就業難度較大。
根據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在高職院校中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把創新創業教育列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各高職院校也積極安排教師參加創業咨詢師學習班,考取創業咨詢師證書。學校對學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據調查,山東省89.73%的畢業生參加過創業講座或培訓,比例很高。
通過不同高職院校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各院校確實按照規定開展了創新創業培訓,但培訓效果有待提高。部分培訓教師本身沒有創業經歷,對學生的創業培訓只能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講授,不能對學生進行實際創業指導。根據對2015年畢業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最希望獲得的創業教育內容是“創業實踐”,選擇比例18.05%;其次是“創業政策”,選擇比例為16.51%。
很多院校對部分畢業生的自主創業進行了跟蹤調查,大學生認為創業困難的主原因是“缺乏經驗”比例為25.58%;“能力不足”比例為16.82%。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幫助解決資金、技術等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社會環境。
高職院校在進行招生宣傳時,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報考指導。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考試分數、興趣愛好、就業傾向等因素合理填報專業志愿,避免出現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過多、部分優勢專業生源不足等現象,加大了熱門專業的就業壓力。
2015年山東省專科畢業生人數為24.67萬人,涉及19個專業大類。其中,財經大類的畢業生人數最多,占到總畢業生人數的23.93%。造成財經大類畢業生人數過多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家長的就業意識較落后。由于絕大多數畢業生是獨生子女,父母給予了較高的期望和愛護,希望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在將來能夠從事工作環境較好、工作強度較低的工作,在專業選擇時具有較強的傾向性。制造大類的畢業生人數位列第三,占總畢業人數的15.17%。從性別分布情況來看,財經大類的女生人數較多,制造大類的男生人數較多。
學生面臨實習或畢業時,高職院校要加大對行業發展趨勢和就業形勢宣傳,使畢業生對就業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進行正確定位;及時提供就業信息,積極進行就業推薦,幫助畢業生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在未來的工作中尋求發展,實現人生奮斗目標。
除了以上影響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因素外,國家經濟環境、產業結構調整、行業變化、學歷層次、畢業生的興趣和愛好等因素也會直接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1] 2015年山東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Z].
[2] 鐘雁平.關于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幾點思考[J].中文信息,2016(8).
[3] 李媛媛.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
[4] 山東高校2015年高校畢業生質量報告[R].
F241
A
2096-0298(2016)11(b)-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