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織金縣林業局 貴州織金 552100)
淺談二類調查與造林規劃設計調查
劉勇
(織金縣林業局 貴州織金 552100)
生態系統的主體是森林,森林是調節氣候和保證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只有做好森林資源的規劃設計調查,才能夠對資源的變化規律進行掌握,從而對森林資源發展趨勢進行合理的預測。本文主要闡述了二類調查(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內涵以及做好二類調查的措施。
森林;二類;調查;規劃設計;準備
二類調查主要是為了滿足森林經營方案、造林規劃設計等進行的森林資源調查工作。主要目的是對森林、林地以及林木資源的分布、種類和數量進行查清,并且對調查區域的森林資源以及經營情況進行客觀反應的工作。進行二類調查是進行造林工程規劃設計以及森林資源管理的基礎,是指導和規范森林科學經營的重要依據。
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簡稱二類調查),也稱森林經理調查。以經營管理森林資源的企業、事業或行政區劃單位(如縣)為對象,為制定森林經營計劃、規劃設計、森林區劃和檢查評價森林經營效果、動態而進行的森林資源調查稱為森林經理調查。任務是為林業基層生產單位(林業局或林場)全面掌握森林資源的現狀及變動情況,分析以往的經營活動效果,編制或修訂基層生產單位(林業局或林場)的森林經營方案或總體設計以及特用林(如母樹林、風景林等)規劃設計提供可靠的科學數據。因為小班是開展森林經營利用活動的具體對象,也是組織林業生產的基本單位,所以二類調查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應該落實到小班。調查的主要內容,除各地類小班的面積、蓄積量、生長量和枯損量外,還要進行林業生產條件的調查和其他專業調查。二類調查的目的是為了開展全面的森林經理工作,其詳細程度(深度、廣度和精度要求)取決于調查對象的經濟條件、自然條件、經營水平以及森林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等。此類調查時在國家林業局統一部署少,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調查間隔期為10年。
2.1 精心組織安排,作好調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1.1 加強組織動員,科學細化工作方案
開展二類調查,全面了解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情況,建立詳實森林資源檔案,是各級人民政府制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決策依據,是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生態公益林動態監測等的前提,是開展林業各項工作的基礎。因此,摸清森林資源現狀,及時準確掌握資源的變化動態意義重大。省政府發文、省廳電視電話會、各級開會動員落實、各級領導講話強調開展二類調查工作的重要性。根據省、市的總體部署,應該依照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相關技術要求和實際情況,制定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從組織領導、準備工作、時間安排、技術措施、資金籌措等方面制定詳細的措施。
2.1.2 成立領導機構,高位推動調查工作
為了保證二類調查工作順利開展,可以成立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具體工作。為全面落實責任,明確職責,各地林業局根據具體情況與內、外業調查工組人員簽訂責任狀,把質量要求、時間要求、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工組,每個崗位。
2.1.3 調集精兵強將,開展多級培訓,夯實調查技術基礎
實行省、市、縣三級培訓,切實保障調查工作所需的技術要求。系統學習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操作細則、調查軟件的操作運用,使學員掌握外業調查方法步驟、調查表格的填寫及調查儀器的使用,為二類調查工作的全面鋪開奠定基礎。培訓采取理論講授、實地操作和討論答疑相結合的方法,可以使學員能夠迅速掌握調查方法、表格填寫及電腦操作,調查中存在的諸多技術問題得到解決,提高培訓效果。為了提高培訓班質量,還可以邀請省市專家親臨培訓班授課,深入實習現場指導。
2.1.4 配置先進硬件儀器設備,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檔次
在二類調查工作中,可以采用先進的設備儀器進行,比如采用衛星遙感照片以及地形圖等,調查過程中普遍運用高品質衛星導航儀、自動改正角規等高科技儀器,保證調查工作精度,數據的錄入和匯總也采用專業軟件,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檔次。
2.2 全面部署,周密落實調查任務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是今年林業工作的頭等大事之一,做到思想認識到位,任務、責任明確到位,人員組織到位,各項保障措施落實到位。
2.2.1 統籌協調工作,明確各地調查任務
林業局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責任主體,除肩負承上啟下的職責外,還負責督辦、指導、檢查、協調、匯總等工作。原則上,各縣市區以縣級為單位各自完成本轄區的調查任務,將地區全部版圖面積和控制樣點按行政區劃分配到各縣市區,遇到邊界上的分歧、省市直單位時由市局統一協調。保證協調到位、任務明確、各司其職,按要求完成調查任務。
2.2.2 多級專班督辦,保持調查工作持續性
每次二類調查工作啟動以后,省廳應該委派技術人員常年駐扎調查地區,巡回各地督辦工作;縣級單位則分片、分人直接責任到鄉鎮,經常性組織督辦,遇到問題重點督辦。各級加強督辦責任,保證二類工作能夠順利、持續進行。
2.2.3 多級信息督辦,推進進度質量穩定性
為保證二類調查工作的信息互通,可以成立二類調查信息組,報道二類調查進度、經驗、問題、解決方案等信息,促進二類調查信息上的橫向、縱向聯系,推動調查工作進度,從而提高調查質量。
2.2.4 多種激勵措施,促進調查人員積極性
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二類調查任務,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激勵調查人員,主要有三種:①整體承包的方法,各地根據工作量和配備人員的數量,劃定經費;②局部承包的方法,如分外業、內業兩大塊,或者按測量、填報、繪圖、錄入等環節承包;③按實際工作日,商定日報酬。這些方法不僅可以保證工作的有序進行和工作質量,關鍵還能夠調動參與技術人員的積極性,確保能夠按時完成任務。
2.3 上下結合,嚴格控制調查質量
二類調查成果質量直接影響到決策和經營的科學性,影響今后林業建設的成效,重視調查質量,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保證調查成果的真實性,首先取決于參與者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嚴謹務實的作風,嚴格按照操作細則要求,本著“求真、求實、求細、求精”的態度,確保調查工作的高標準、高質量。為確保調查質量,應該制定詳細的質量管理制度并成立專職質量檢查組。各級檢查組工作前期應以技術指導為主,外業調查階段重點放在現地檢查上,內業工作則強調規范性和完整性。強化責任,加大質量檢查力度,對調查質量不合格的責令其及時返工,對調查中弄虛作假、捏造數據的嚴肅處理,并在相應范圍內通報批評。
加大檢查頻度,增加檢查覆蓋范圍。質量檢查組應該覆蓋每個鄉鎮、村和各個調查工組,對檢查不合格的工組,多次檢查指導,直到合格為止。調整檢查重點,提高檢查工作成效。各級檢查組按照前期準備、外業、內業等階段各有檢查重點,分別檢查督辦指導到位,特別是對技術力量相對較弱的調查工組,檢查組連續跟班檢查督導,直到完整系統地掌握調查技術為止。加強網絡溝通,快捷消除技術盲點。除定期集合、匯報、討論外,還通過QQ、短信等網絡手段快速傳遞信息,討論調查工作中特殊情況和疑難問題的處理,及時溝通和糾偏。強化流程監控,提前消除隱患。技術人員沒有經過培訓、沒有通過考試不準上崗,外業工作沒有通過省級檢查驗收不準搞內業,內業工作沒有通過檢查驗收不準輸機,數據沒有通過專業軟件的邏輯檢查無法匯總,一步步的流程監控保障工作的質量,逐步改正誤差。
2.4 各方重視,合力保障調查供給
二類調查是一項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和高智商的腦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參加調查的同志不僅要有系統的林業調查專業知識、過硬的電腦技術,還需要有能夠承受高體能消耗的身體素質。除省廳的物資技術扶持、地市的協調支持、各地財政的經費支持外,各地林業局也相應做好后勤服務工作,在生活安排、交通通訊、崗位津貼等方面都給予充分的保障。各級林業局主要領導同志在調查工作期間經常下基層看望慰問調查人員,幫助調查人員解決工作、生活和家庭方面遇到的困難,同時為參加調查的人員配備必要的勞保、醫藥用品和人身保險等,為整個調查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類調查是進行森林保護和發展林業的可靠手段和基礎工作,是進行林業分類經營的基礎環節。在森林資源調查規劃中,二類調查是重要的內容之一。目前必須做好二類調查工作,查清森林資源,加快林區木材生產的需要,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
[1]全 鋒,鄧華鋒.現代森林經理調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07):63~64.
[2]張洪明.對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有關問題的探討[J].林業調查規劃,1998(04):77~78.
[3]林國忠.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方法的改進及監測體系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0(04):23~24.
[4]王利輝.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工作創新與實踐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7):54~55.
S757.2
A
1004-7344(2016)12-0188-02
2016-4-13
劉勇(1970-),貴州織金人,中級,大專,主要從事林業規劃設計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