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亞寧
(遼寧省昌圖縣環保局 112599)
淺談河流水環境生態治理的措施
許亞寧
(遼寧省昌圖縣環保局 112599)
河流水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人居環境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河流水污染的現狀,隨后對河流水環境生態的治理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為保護河流水環境提供一些借鑒。
河流;水環境;治理措施
我國的水環境生態不容樂觀,尤其是我國的北方地區。我國的北方地區是指昆侖山—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氣候為半濕潤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比較缺乏,其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19.9%;人均水資源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僅如此,該地區的水污染也較為嚴重,根據國家環境監察數據顯示,海河、遼河、松花江等水環境較差,水質不容樂觀。
我國的河流水環境可以概括為水匱乏和水污染并存。以我國的北方水環境為例,干流的水質通常優于支流,干流上游的水質優于下游的水質,經過城市時的水污染現象更加嚴重;經濟發達地區的水環境比經濟欠發達地區惡劣。河流的主要污染物為氨氮、揮發酚和有機物,其次為積淀物中的重金屬。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的利用率比較低,再加上北方地區的地表水流量比較低,因此,該地區的水質自凈能力較弱。由于水資源缺乏和水污染,許多地區用水主要依靠河流用水,這樣帶來的后果是加劇了水環境的破壞和河流的污染。
目前我國的河流水環境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干旱、洪澇災害和水污染。這三個問題中,問題最大的就是水污染。由于政府水利部門對水資源的利用缺乏長期的綜合考慮和開發,從而又進一步加劇了水環境的污染和水資源的短缺。為了應對河流的水環境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治理:
2.1 完善相應法律法規體系
河流是水資源的主要來源,國家層面應該從法律的角度對河流水資源的保護出發,加大治理力度。目前,我國已經相繼出臺了一些水資源保護措施,比如水法、水土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實施細則、海洋環境保護法等。這些法律的出臺和實施為我國水環境的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們仍然有不少企業枉顧國家法律,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做出破壞水環境生態的行為,比如偷排污水,導致許多河流污染嚴重,河流的下游居民無法正常用水。環境保護部門和水利部門應該聯合執法,加大對中小企業不法排污的整頓和清理,及時淘汰落后的產品、設備和生產工藝,定期進行復查,防止死灰復燃,一經發生,應當堅決取締,對河流有重污染企業的新建、改建的相關項目進行嚴格審批,嚴格執行環境評價制度,在審批、評價、驗收等環節要把好關。
2.2 加大宣傳,提高污水征收費用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絕對不能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換取經濟的發展。必須從娃娃抓起,在全社會樹立起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倡導全社會保護水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深入研究水資源條件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和要求,確定合理的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應該在保護水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根據各地區的河流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特點,確定發展方面和區域重點,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河流旁邊的重污染企業,要果斷關停或者整頓,直至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為了更加有效地減少污水對河流的污染,根據條件加快建設河流城市污水處理廠。應該加大投資力度,對城市的廢水和排不管網進行同步建設,適當提高征收污水處理費,減輕財政負擔。
2.3 提倡科技治理,提高科研開發和攻關能力
依托現代先進科技,加快減排技術推廣和開發,啟動一批國家級的重點項目,推進減排技術的研發,依靠合理的管理和先進的技術來獲取河流水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和高水平,加速環保產業和產品的發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設施的產品標準化,大力開發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處理技術。
2.4 排入河道的污染物要全面實施總量控制
污染物總量控制就是以區域水環境承載能力為依據,控制區域排污總量,使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區域水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往對污染物排放實行的是濃度控制,只要廢污水濃度達標就可以排放,不管排放總量,這樣其實不能從根本上遏制水污染增長趨勢。總量控制的實施可以彌補濃度控制所帶來的不足,首先總量控制可以有效防止污染源稀釋排放,從總體上將水體中的污染物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并且通過對水環境容量的分配,可以避免區域因新污染源而對水體造成污染。全面開展水資源保護規劃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學的河流水資源規劃體系。
水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我們不能讓河流成為排污場、垃圾場,有效地治理河流水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應該建立長效的河流保護和治理機制,徹底改善水環境質量,營造出美好的生態家園。
[1]匡亮,高華民.淺析城市河流水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3).
[2]王婧.淺談城市河道水環境生態治理的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7).
[3]陸平.淺談潮河河流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與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5(11).
[4]劉利芳,于立忠.淺談渾河上游水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C].2013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五卷).2013.
[5]田甜.淺談河流生態治理項目風險管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7).
X171.4
A
1004-7344(2016)12-0269-01
201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