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um是法國圣路易市的一座文體活動中心,它坐落在一塊三面臨街的地塊上。整體造型是由13個巧妙的體量方塊組成,從高處俯瞰就如同連綿的紅色群山,獨具一格地坐落在城市的建筑群落之中。
巧妙拼接的
活動場
該文體活動中心所占的地塊面積很大,周圍比鄰著不同規模、用途各異的建筑,建筑師力求讓設計以最不突兀的方式介入尺度多樣的建筑群落之中,同時讓藝術中心接待處、辦公室、儲物柜間等分門別類的小空間與宴會廳及大禮堂這兩個最重要的大空間之間制造強烈的反差。所以設計師讓文體活動中心整體造型由各不相同的數個方形體量塊構成,氣勢恢宏的大型體量塊被放置在中心的位置,較小的體量塊則沿著它的四周來分布。
13個不同的體量塊緊密相連,在基地的中心凝為一體。從高空俯瞰,建筑整體就像是一塊由數個模塊拼成的拼圖,外形緊湊,同時也將環境的特質清晰地反映在自身當中。并且由此通過體量的累加實現各功能房間的相互聯系,同時將兩個重要的大廳空間著重體現出來。
均質化的整體
設計
在設計過程中,建筑設計師讓所有的體量塊都保持同一表現手法,使用同樣的形式法則、建筑材料和開窗方式。所以每一體量塊的屋頂都是對稱的雙坡頂,并根據室內空間采光的需求,屋頂分為由東至西和由北至南兩種不同的走向。覆蓋所有表面的金屬材料塑造了建筑的整體性,并且賦予它獨特的、具有辨識性的外觀。也就是說雖然表面上來看,文體活動中心擁有碎片化的外形,但是就整體造型而言同城市環境緊密地聯系起來了;同時均質化的建筑手法創造出了一個視覺效果強烈的標志性建筑。
為了實現建筑個體的功能多樣性和總體環境的均質化,建筑師在立面和屋頂使用同一種精加工的金屬板材,用巨型框架將其支撐起來,形成了建筑表面特殊的金屬格柵,并且通過金屬格柵上的孔隙為建筑提供了多變的外觀:根據觀看者視角的不同,建筑外層在密閉和透明之間切換。
樸素而愉悅的內部空間
整個文體中心位于一塊寬闊而平坦的基地上,所以使得功能性和靈活性發揮最大化成為可能。整個文體中心包含5個主要的空間:位于北側的宴會廳、位于南側的多功能大禮堂、位于西側的公共入口門廳,位于東側的學生入口門廳以及位于東北角的儲物柜間。基于當下的功能需求,在這些空間之間營造出能夠直接連通的方式。整個建筑如同一張拼圖,每一空間與緊鄰的空間之間具有高度的連續性,不需要走廊空間,從而保證了到訪者行動的通暢性和房屋之間功能切換的流暢性。
另外建筑師試圖將室外的氛圍延續到室內空間中去:訪客由室外進入大廳的那一刻,他們會發現大廳中長條形的吧臺使用的是同立面一樣的金屬格柵。長度超過14米的吧臺貫穿整個大廳空間,其刻意營造的曲折路徑,是為了鼓勵人們停下腳步休息片刻,跟周圍的人一起享用一杯飲品。吧臺的上方是相同輪廓的巨型吊燈,將訪客籠罩在一片暖色的光暈下。吊燈的外殼使用金屬格柵板,燈光經過過濾映照在墻面、地面和天花板上。建筑師讓訪客一進入這里,就能感受到獨特而多彩的空間氛圍。為了突出吧臺和上方的吊燈,設計師在墻面上使用了一種柔和的,能帶來最佳反射效果的灰色,營造出令人愉悅的空間環境。
室內裝飾所用的材料具有樸素又結實的質感:大塊的吸聲纖維板構成了大部分的墻面,大禮堂中使用的是橘色地面,宴會廳使用的是竹材拼花地板;座椅則是Emaes可疊放的經典系列——足夠用來舉辦各種規格的宴會和聯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