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雋琪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最新論斷說明,以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的大保護戰略將成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最緊迫而重大的任務”。要保障長江經濟帶的持續健康發展,保證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必須對長江淡水資源的支撐能力有清醒認識,必須對長江經濟帶的生態承載量有清醒認識,必須有全流域綜合管理的思路和舉措。
【關鍵詞】生態保護 生態建設 深化改革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牽手合作,共護母親河
1997年,民進中央與湖南、湖北兩省共同研討長江流域綜合治理的問題,由此開始了民進中央圍繞長江保護與發展的二十年建言獻策之路。從防洪體系到沿江重化工產業規劃布局;從制訂《濕地法》及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到推廣種植西蒙得木、建設生態屏障;從中游洞庭湖到下游長三角,幾乎每年有建議。自2007年起的第二個十年,又有了新的提升:一是平臺更為規范,即一年一度的長江系列研討會和論壇;二是合作機制更有保障,民進中央和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緊密合作,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也大力支持,集智聚力的效果更加顯現;三是把對長江局部區域和某方面問題的研究,拓展為長江流域整體視野下以及“五位一體”的綜合治理與系統研討。
這十年來,我們邀請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加入,作為研討會的又一個主辦單位,研討會正式更名為“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舉辦地點相繼在中游的江西、湖南,上游的重慶、四川,今天又到了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市。重溫走過的路,這是民進圍繞大局,堅持二十年開拓的建言獻策領域。民進中央“關于進一步促進流域綜合管理與治理的提案”被評為2012年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優秀提案,論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牽手合作、集智聚力,持續關注長江是民進堅定不移的情懷。
兩側施力,實現大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最新論斷說明,以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的大保護戰略將成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最緊迫而重大的任務”。這是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作出的重大戰略調整。從大開發到大保護,體現的是生態文明的進步,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怎樣才是大保護呢?最簡單最直觀的解釋就是:今后在長江經濟帶,凡是有利于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的事要多做、快做,比如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凡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事要少做甚至不做,比如修建小水電、毀林開墾、過度放牧、圍湖造田等。一些重大項目如果一時看不透,或者認識不統一,那就暫時停止。對一些二選一甚至多選一的“兩難”、“多難”問題,要科學論證,比較選優。對那些不能做的事情,要列出負面清單。而怎樣從更深的層次思考大保護的內涵,是當前我們必須清醒認識的一個問題。我認為要準確界定大保護的內涵,最重要的是解決好水資源合理利用的問題。
生產、生活、生態,這三種用水,誰最優先?我認為,從理想來看,生態優先;而從現實來看,生活優先,生存是首要的。雖然要生活優先,但是要保證生活得好,那就必須保護好生態用水,從而對生產用水進行限制。這就是三者之間的關系。能實現三者之間的有效平衡,我們的大保護就有了希望。
中國81%的水資源集中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長江的水量水質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聯合國預測至2030年,人類水資源將短缺四成,全球至少有29億人口將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世界銀行也警告,水資源不足將對全球GDP增長產生極大影響。對于一個大國,水資源絕對不可能依賴進口。民進呼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施力。政府、企業、民眾共同行動起來,綜合謀劃、協同推進,共譜“節、潔、留、搬”四重奏,并不斷深化其內涵。
一是“節水”。城鎮與鄉村、生產與生活都要節水,努力實現用水零增長,進而做到負增長。農業必須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工業必須調整耗水產品產業結構,城市必須深挖生活節水潛力,在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中,將供水管網新建和改造作為投資重點。二是“潔水”。防污與治污必須并舉。干部的考核要有相關要求,工業園區要發揮防污治污的集聚效應,治理污染機制要創新。三是“留水”。城市要大力推廣集水系統,農業耕作要降低土壤水分蒸發,要加大循環再生水推廣力度。四是“搬水”。要調整海水淡化支持策略,要統籌謀劃,主動布局,適當進口耗水產品。
深化改革,推進流域綜合管理
國家環保部門正在編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為“切實做到生態功能不退化、水土資源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準入門檻不降低、環境安全不失控”。這是針對當前長江流域的整體性保護不足導致破碎化、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加劇,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導致飲用水安全保障的壓力大等問題提出的頂層設計目標。
要保障長江經濟帶的持續健康發展,保證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必須對長江淡水資源的支撐能力有清醒認識,必須對長江經濟帶的生態承載量有清醒認識,必須有全流域綜合管理的思路和舉措。我們呼吁強化流域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理順長江流域監督管理機制,使權責相符;呼吁各相關部門求同存異,加快長江流域有關立法。
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提出,使其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重要引擎的地位更加明確。與此同時,保護長江的難度和壓力也在增加。回顧過往,不忘初心。展望未來,風雨同行。民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為執政黨助力、為國家盡責、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責任,將堅持為長江大保護戰略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新華社,2016年1月5日。
責編/高驪 美編/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