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仙芝
【摘要】本輪領導干部的調整是在貫徹和落實新文件的基礎上執行的,重新強調了貫徹執行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要求,在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簡便易行、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以及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干部調整 選人用人 能上能下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日前,社會各界關注到,包括新疆、湖南、四川、湖北、山東、廣東、黑龍江、云南、甘肅、河南、陜西等12個省份的省級黨委領導班子都涉及了人事變動。省級領導班子進入密集調整期,因此許多人疑問期間釋放哪些信號?而去年新出臺的《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日前正處于貫徹執行密集期。故本文擬從這些問題出發,對當前干部用人機制的創新做些許的思考。
關于本輪干部調整原因及特點的觀察
當前處于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六中全會之間,距離十九大的召開較為接近。部分基層政府進入了干部換屆工作預備時期,但對省級領導班子來說,還未到制度化的大規模換屆期。因此,最近引人關注的省級領導干部調整雖然頻繁,但還只屬于填空式、補缺式的干部微調整。這種填空式、補缺式、個別式的干部調整,往往有幾種情況:一種是新老自然更替,也就是說,前任領導要退休,需要任命新的領導接替;一種是原任領導得到提拔,升遷至更高級的領導崗位,從事更重要工作,其原職位發生空缺;一種是原任領導因某種原因不勝任、不適宜繼續該崗位工作,組織對其進行調整,以確保工作得以持續;還有一種是原任領導因個人違紀違法行為需要作出處理而不能繼續工作的,如廉政問題或者其他原因需要處理等。前文提及的12個省市區黨委班子領導干部的調整,從其崗位空缺的產生途徑看,絕大多數屬于以上幾種。
本輪省級領導干部調整頻次較高,從新任領導的經歷來源看,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較大部分由中央調任,即中央干部派到地方任職。如,新華社原副社長于紹良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民政部原副部長鄒銘任廣東省委委員、常委;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劉國中任四川省委副書記等,體現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人事流動。二是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跨省流動。如此前任職黑龍江的陳潤兒調任河南省委副書記;此前任職遼寧的林鐸調任甘肅省委副書記;此前任職湖南的孫金龍調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此前任職黑龍江的楊東奇調任山東省委常委等,這也體現了同類同級崗位之間的相互交流。三是本省其他官員提拔升任。如昆明市委書記程連元在此輪調整中進入云南省委常委,即省級黨委領導班子,而此前連續兩任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高勁松在任上落馬。近一年來,遼寧省、安徽省、河南省、陜西省共有4省的省委書記或到齡離任,或轉任,或落馬離任,該4省的省委書記全由省長接班。這種省長接班現象體現了“履歷完整、逐級進步”的要求,也有利于保持地方政局穩定和工作的連續性,基本符合干部成長培養規律和工作常態,也有利于良好政治生態的建設和保持。
關于本輪干部調整中的用人機制創新及其啟示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共中央接連發布了標識干部政策新變化的一系列文件,如2013年12月10日發布《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2014年1月14日,印發了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2014年1月25日頒布《關于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意見》;2015年又印發《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應該說,本輪領導干部的調整都是在貫徹和落實以上新的文件的基礎上執行的,重新強調了貫徹執行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要求,在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在形成有效管用、簡便易行、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以及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嘗試。
第一,對好干部的評價和使用提出和實踐了新的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培養和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選拔出來,用各種組織規劃和干部成長規律相結合的辦法把好干部、有能力的干部培養鍛煉出來,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把他們用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如何識別好干部?習總書記強調“不唯票、不唯分、不唯年齡、不唯GDP”。如在不唯年齡方面,本輪領導班子調整中有幾位超過60歲的“老干部”得到了重用,如最新任職的甘肅省委副書記林鐸(60歲),去年履職的貴州省省長孫志剛(61歲)、新疆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61歲)以及遼寧省省長陳求發(60歲)。這些新標準較好地體現了用人導向和用人機制的創新和突破。
第二,堅持謀事與謀人相結合成為干部調整的評價和檢驗標準。干部人事調整的出發點是謀事,根據崗位職能需求來選配人才,人崗匹配是干部工作的第一目標。當前,干部調整工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從嚴治吏;著眼于凈化政治生態,重點是凈化用人環境。這些年的反腐懲治工作,對政治上不守規矩、廉潔上不干凈、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夠、作風上不實在的干部進行了有力的組織處理。干部調整工作也應以各地工作作為出發點,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充分發揮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堅持謀事與謀人相結合、相統一。
第三,尊重和適應干部成長規律,兼顧干部培養和使用。職位調整對于每一個干部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個干部的能力、價值、成長就體現在一個又一個的職位使用之中,干部使用是最好的干部培養方式。在干部管理中,要充分調動保護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嚴格管理和熱情關心干部結合起來,堅持“三個區分開”,即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命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總而言之,干部調整中,既要與干部成長規律相結合,做好干部使用、培養、鍛煉的有機統一;又要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健全激勵保障制度,激勵領導干部帶領群眾干事業。
第四,領導干部調整著眼全局,致力于領導班子結構優化。領導干部調整實際上是領導班子結構的一次重組和再造,需要著眼于整個班子整體,不失時機地進行領導班子結構優化。一是在領導素質結構方面,要注意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智能結構、氣質結構和背景來源結構等因素,使他們形成有梯度、可持續的年齡結構,形成專業知識互補的知識結構和智能結構,形成有利于團結協作的性格氣質結構以及多元化的、有利于工作開展的背景來源結構。二是注意完善各領導班子的職位特征結構,結合不同崗位的需求和特點,設置不同的任職條件和能力經歷要求,最大限度實現人崗相適和整體素質與能力結構的優化,使每一個領導班子成員的工作狀態都保持在最佳狀態,從而提高領導班子整體功能與合力。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博導,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部主任)
【注: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競爭性干部選拔方式的公平與效率平衡研究”(課題編號:13AZZ011)和國家行政學院重大委托課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目標實現的進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責編/潘麗莉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