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斌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將率領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進京開啟執政生涯形象地比喻為進京“趕考”。一代偉人這種“趕考”心態,深深警示和告誡著每名黨員領導干部要以終身學習觀念、遵紀自律觀念、謙誠敬畏觀念,自覺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黨員領導干部常保“趕考”心態,就要視自己為“考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學習是一種態度,黨員領導干部要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從學習中汲取養分,筑起文化屏障。
黨員領導干部常保“趕考”心態,就要把崗位當“考場”,樹立遵紀自律觀念。黨員領導干部在從政用權中必須嚴守黨的紀律,做到“三慎”:一是要慎欲。二是要慎微。三是要“慎權”。黨員領導干部無論干什么事情,都要堅守道德防線、筑牢紀律底線,不以“別人不知”放縱權力,不以“小節無礙”任性權力,不以“下不為例”開脫權力。
黨員領導干部常保“趕考”心態,就要以群眾為“考官”,樹立謙誠敬畏觀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黨員干部的優劣、干事創業的成敗,群眾最有發言權。以群眾為“考官”,首先要敬重群眾。多關心群眾的疾苦,多辦群眾得實惠的好事實事。以群眾為“考官”,還要敬畏群眾。堅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千方百計地解決群眾的現實問題。以群眾為“考官”,更要敬仰群眾。堅持以感恩的心態、虛心的姿態、謙誠的態度來對待群眾,履行好服務人民群眾的崇高職責。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員領導干部肩負的擔子更重,面臨的誘惑、挑戰更多,只有長存憂患意識,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以“趕考”的姿態踐行道德高線、嚴守紀律底線,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品行修養,打牢為官從政基石,才能不畏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挑戰,履行好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