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宇
兩百多年前,美國的建國者們自詡美國為“山巔之城”,意將美國建成全世界的楷模與榜樣。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磨礪,美國終于在20世紀中葉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實現了“山巔之國”的夢想。支撐美國大國地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地緣安全環境優勢 大西洋和太平洋像護城河一樣保護著美國的國家安全:“弱鄰國狀態”使美國無強敵入侵,地緣安全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崛起進程。可以說,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地緣安全環境。因此,在美國立國200多年間,除了1812年英美戰爭期間美國本土受到攻擊外,其余時間都平安無事。當美國國力發展壯大后,東西兩洋又變成美國向外擴張的坦途與捷徑。太平洋成為美國向亞洲國家擴張的坦途,大西洋成為美國向歐洲輸送影響力的捷徑。
歷史時代機遇優勢 從歷史大背景來看,美國崛起之時恰逢世界處于強權與暴力、戰爭與革命的時代,戰爭與沖突現象司空見慣。世界各國崇尚武力和叢林法則,在國際沖突與較量中,各國往往無視規則或者少提規則。這對處上升期的美國來說簡直是難得的歷史機遇。
在這樣的歷史時代背景下,美國自東向西開疆拓土,用戰爭、“欺詐”,甚至驅逐屠殺印第安人的暴力方法,不斷擴大其版圖,而不會招致后來國際社會所謂的“過度暴力”“不講人權”的指責。
此外,當年美國崛起的時代,世界上還沒有真正的重量級拳手國,歐洲等一些中量級拳手雖也看到具有重量級潛質的美國在崛起,但有心無力,無法阻擋美國的崛起,這也是有利于當年美國崛起的歷史時代背景。
政治文化與制度優勢 美國的政治文化與制度優勢主要體現在兩點:分權制衡文化與獨特有效的總統選舉制度。雖然西方國家多采取分權制,但美國的分權制衡最為徹底和完備,不僅政府在行政、立法、司法間保持微妙的制衡關系,而且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社會各個階層之間都有著微妙的制衡關系。
這種相互制衡的政治文化,可以使美國有效地避免犯重大的戰略錯誤,從而保證了美國大的發展方向不出問題。
另外,獨特的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如選舉團制度、“贏者通吃”制度、議題助選制度等)有效地保證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平穩產生與權力交接,這些制度都非常有利于美國的崛起與發展。
政治思潮的優勢 美國立國后曾有幾個政治思潮深刻影響了美國的內政外交,對美國的大國地位產生了積極影響。其中,“天賦使命”意識、“美國例外論”與“孤立主義思潮”影響最大。
受“天賦使命”意識的影響,美國自視為天下唯一的道義之邦,用自身的是非標準來衡量其他國家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模式,并認為在外交方面有義務和責任將美國式的自由民主等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推廣到世界各地。
所謂“美國例外論”實際上是“山巔之城”思想的延續,是美國追求大國地位的所謂道義動力。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美國把它所有的對外行為都打上了道義的標簽與特殊的印記,勇敢地嘗試各種作為,甚至以此為它的不良行為辯護。
美國在內戰后國力開始走上快速增長之路,受“孤立主義思潮”的影響,美國并沒有急于將其經濟實力轉化成世界影響力,從而形成某種“能而示之不能”的狀態,使美國達到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效果,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徹底耗盡了歐洲老牌大國的實力,最后它水到渠成。
此外,“二戰”結束前美國戰略精英們精巧的戰略謀劃和設計,也是支撐美國世界大國地位至今未動搖的重要因素。這些戰略設計主要包括聯合國體系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綜上,這些主客觀因素共同構成了支撐美國大國地位的重要因素,造就了美國理想的“山巔之國”的根基。
(摘自《臺港澳報刊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