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
信息服務越規范,用戶越愿意使用,政府越鼓勵發展,從而形成企業、用戶、政府共生共榮的行業生態。
6月2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國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旨在加強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信息服務的規范管理,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有評論認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規定》在制度層面上為APP信息服務扎緊籬笆,這將推動我國APP信息服務市場進入監管者依法監管、經營者規范經營、消費者放心消費的新階段。信息服務越規范,用戶越愿意使用,政府越鼓勵發展,從而形成企業、用戶、政府共生共榮的行業生態。
落實“實名制”
據國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APP已成為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主要載體,對提供民生服務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應用商店上架的App超過400萬款,且數量還在高速增長。與此同時,少數應用程序被不法分子利用,傳播暴力恐怖、淫穢色情及謠言等違法違規信息,有的還存在竊取隱私、惡意扣費、誘騙欺詐等損害用戶合法權益的行為,社會反映強烈。
為此,《規定》要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信息安全管理責任,依法履行“六項義務”: 一是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二是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管理機制,對發布違法違規信息內容的,視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暫停更新、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四是依法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五是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不得制作、發布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應用程序;六是記錄用戶日志信息,并保存60日。
需要提及的是,網信辦對App實名認證的要求一直在循序漸進地開展。
早在2014年8月,網信辦便發布了對即時通信工具的管理規定,要求實名制。去年初,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負責人稱,將全面推行網絡真實身份信息管理,確立了“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在全互聯網范圍內推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隨后,網信辦還對招聘網站和婚戀網站違規現象進行了專項整治,強調了實名認證。前不久,網信辦還針對直播平臺開展了整治行動。
不僅如此,有的App隨意調用手機權限、侵犯用戶隱私、發布虛假廣告,甚至存在惡意扣費、誘騙欺詐等行為,用戶對此深惡痛絕。
對此,《規定》針對用戶個人信息及合法權益保護明確要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用戶同意。依法保障用戶在安裝或使用過程中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未向用戶明示并經用戶同意,不得開啟收集地理位置、讀取通訊錄、使用攝像頭、啟用錄音等功能,不得開啟與服務無關的功能,不得捆綁安裝無關應用程序。
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目前,用戶大多是通過應用商店下載應用程序,對這種“App超市”,《規定》明確,互聯網應用商店服務提供者應當對應用程序提供者履行“四項管理責任”:一是對應用程序提供者進行真實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審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二是督促應用程序提供者保護用戶信息,完整提供應用程序獲取和使用用戶信息的說明,并向用戶呈現;三是督促應用程序提供者發布合法信息內容,建立健全安全審核機制,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四是督促應用程序提供者發布合法應用程序,尊重和保護應用程序提供者的知識產權。
《規定》要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聯網應用商店服務提供者不得利用應用程序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法規禁止的活動,不得利用應用程序制作、復制、發布、傳播法律法規禁止的信息內容。同時,《規定》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人民團體積極運用應用程序,推進政務公開,提供公共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國信辦相關負責人強調,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聯網應用商店服務提供者應當切實履行管理責任,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自覺接受公眾監督,為網民提供安全、優質、便捷、實用的信息服務。
國信辦相關負責人同時強調,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聯網應用商店服務提供者應當配合有關部門依法進行監督檢查,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設置便捷的投訴舉報入口,及時處理公眾投訴舉報。公眾對處理結果不滿意或投訴舉報不暢的,可向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投訴舉報。
整肅新開端
汕頭大學國際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認為,《規定》首次明確了國家網信辦作為移動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的主管單位。側重維護市場中弱勢一方——網民的個人信息與合法權益的保護。這與過去很多互聯網領域的規章制度經常規制和約束網民的權益不同,《規定》讓網民感受到了正能量,將為網民著想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進入了網民的心坎。
而對于《規定》的要求,百度手機助手方面負責人表露出積極的態度。他說,百度手機助手將切實按照網信辦規定積極落實,加強對自身及平臺上應用的管理。同時,百度還將繼續通過機器、人工排查和用戶舉報多方面對平臺上的App進行審核。
某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挖掘與整合營銷機構董事長張毅表示,《規定》中的實名認證是可以通過電話號碼以及越來越完善的社交應用注冊來實現的。另外,根據《規定》的嚴格要求,App開發者必須落實權限提醒這一點。
“不過,App的管理規則與實際運營依然不連貫,完善還需要一段時間,預計將來也會有更多App開發資質、應用商店管理資質等相關要求出臺。”張毅說。
他認為,《規定》是對App開發者、應用商店的一個警示,市場秩序的維護更需要對他們進行約束,這也意味著移動應用的開發將持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