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安徽華電工程咨詢設計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35kV變電站的電氣二次設計
李慶
(安徽華電工程咨詢設計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35kV變電站屬于小型化工程,其建設規模、設計及電氣設備選型相比較110kV變電站規范典型設計相比不多。本文主要對35kV變電站的電氣二次設計方案進行了分析,希望對相關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論補充。
35kV變電站;電氣;二次設計
35kV變電站適用于廠礦企業、中小型城鎮及周邊鄉村地區。對于由企業自行投資的變電站,降低運行的經濟成本:控制工程造價;安全、可靠、節能。具有投資少、建設周期短、投入使用速度快,創造最大經濟效益比。在保障該變電站安全運行的前提下,供電運行靈活、操作檢修方便、便于過渡或擴建等要求。
企業自用35kV變電站的建成后大都自行管理,人員操作及管理跟國家電網的供電公司管理的標準有一定差距。站內電氣設備的選型也是參考囯網的標準,本著經濟節約的原則,在滿足變電站安全運行的標準下,適當簡化變電站電氣設備控制的二次接入設計。
1.1 主變壓器
規劃臺數及容量:2×10MVA三相雙繞組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本期臺數及容量:1×10MVA三相雙繞組自冷有載調壓變壓器。
1.2 出線規模
35kV終期出線2回,本期出線1回;10kV終期出線10回,本期出線5回。
1.3 主接線
35kV本/終期單母線接線;10kV本期單母線接線,終期單母線分段接線。
1.4 無功補償
無功補償容量按主變容量的20%考慮,本期安裝1組2000kVar的電容器,接于10kVⅠ段母線上,由斷路器控制,采用單星形接線。終期再增加1組2000kVar的電容器接于10kV母線2M。
1.5 站用電源
配置1臺50kVA戶內站用變裝置,接于10kV母線上。另外一臺來自廠內自供電源。
35kV主變壓器采用戶外敞開式有載自冷變壓器。
35kV戶內配電裝置采用金屬鎧裝移開式開關柜,戶內單層單列布置;
10kV戶內配電裝置采用金屬鎧裝中置式開關柜,戶內單層單列布置;
10kV電容器裝置采用戶外框架式電容器組。
采用站內自動化設計,配置一套后臺計算機系統(含微機五防閉鎖)。向該地區的調度中心發送遙測、遙信信息,并接收該調度下達的遙控、遙調命令。統一建模,組網,信息共享,通信規約統一采用DL/T860通信標準,實現站控層、間隔層二次設備互操作。
配置變電站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設備。
隨著新建35kV線路架設一根光纜線路和光傳輸設備接入當地市的光纖網絡至縣調。
通信設備的環境和動力狀況納入變電站監控系統,由變電站統一運行維護管理。站內光通信設備運行狀態由調度端的通信電路網管系統監控。
按照綜合自動化系統無人值班站設計。采用計算機監控系統,設二次設備室,采用電纜溝敷設電纜。
根據《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配置如下:
35kV線路及10kV線路及電容器配置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就地安裝于各自開關柜中。
變壓器保護采用微機型保護裝置,組屏置于二次設備室內,保護按“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配置。主變壓器配置微機型差動保護、后備保護(帶測控功能)、非電量保護。
計量按“電測量儀表設計技術規程”配置,35kV及10kV主變進線、線路、電容器采用三相三線制數字式多功能電能表,帶遠傳接口,置于開關柜內。
站用電源含交流電源、直流電源、UPS電源和通信電源4個部分。
(1)交流系統采用單母線接線,三相五線制接線、380/220V中性點接地系統,由2面交流低壓配電柜組成。
(2)直流系統作為站內一、二次設備保護及監控系統的電源,由2面柜(1面充電柜、1面蓄電池柜)組成。輻射式供電,直流系統電壓為220V,采用單母線接線。蓄電池容量選用100Ah,采用全密封閥控式鉛酸一組蓄電池,按浮充電方式運行;充電模塊電流為(3×10+1×10)A,充電裝置采用高頻開關電源(模塊按N+1配置)。
(3)設置一套公用的UPS電源柜一面。
(4)通信電源由站內直流系統的DC-DC模塊供電,DC/DC裝置與其相應的-48V饋線等設備與逆變電源合組一面屏。
(5)按《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要求,蓄電池組屏布置。二次設備均直接由直流饋電柜供電。
(6)配置交直流及UPS一體化監控模塊,采集站用電源各子系統信息。通過以太網口和站控層網絡連接,實現與監控后臺通信。
消防火災是變電站的安全運行要求的前提,站內配置一套火災報警及控制系統。火災探測報警區域包括綜合配電樓、各側電壓配電裝置室及主變壓器等。依據安裝部位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類型和原理的探測器。
設置圖像監視系統是保證變電站安全運行及防盜功能,主要按滿足安全防范要求配置,不考慮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視。沿變電站圍墻四周設置遠紅外線探測器,大門和綜合配電樓入口處設置攝像頭,二次設備室及各級電壓配電裝置室均安裝室內攝像頭;傳至監控中心。
圖像監視主機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相連,并通過變電站監控系統上傳,確保遠方的可操作性,實現監視站內的運行環境,實現變電站無人值班運行。
二次設備室里的屏位的安放需考慮遠景規模的屏位數量,含遠動及公共測控屏、通信屏、主變保護測控屏、圖像監視及安全警衛屏、交直流一體化電源系統屏。后臺監控計算機布置在操作臺上。
站內電纜敷設采用電纜溝及電纜穿管敷設方式。根據電纜防火要求,至主控室或配電裝置的溝道入口處、在公用主溝道引接分支溝道處及對應的溝道分段處需設置阻火封堵。電纜溝內的電纜支架設置層間防火隔板,將控制電纜和電力電纜分隔開。電纜全部或局部區域涂刷防火涂料,其中直流電源、事故照明、消防報警等重要回路的電纜采用阻燃電纜。
隨著當前數字化變電站的普遍實施,電氣設備控制管理模式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本文就此展開論述,對35kV變電站電氣二次部分進行數字化配置及設計,對于進一步提高變電站數字化管理應用水平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王建民.35kV變電站自動跟蹤無功補償裝置的研究與應用[J].科技資訊,2010(02).
[2]任雯.綜合自動化系統在35kV變電站的應用[J].寧夏工程技術,2010(01).
[3]鄭偉峰.35kV變電站如何進行安全管理工作[J].民營科技,2010(04).
TM63
A
1004-7344(2016)21-0076-02
20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