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龍
(正業勘測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90)
城市雨水資源利用及規劃問題的研究
王鳳龍
(正業勘測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90)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由于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城市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也使本就十分緊張的水資源狀況更為嚴重,因此需要充分的對雨水資源進行利用和規劃,有效的緩解當前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加快推進生態化城市建設的進程。文中分析了城市雨水資源利用的主要技術,并進一步對城市雨水資源利用和規劃的措施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城市;雨水資源;利用;規劃;技術;措施
在當前城市雨水利用工作中,通過收集、儲存城市匯水面的徑流,并對其進行凈化處理,從而用于利用。也可以將各種人工或是自然水體、池塘、濕地及低洼地所形成的雨水徑流進行調蓄、凈化和利用,進一步對城市水環境及生態環境進行改善,并充分的利用人工及自然滲透設施來將雨水滲入到地下,從而對地下水資源進行補充,實現保護水資源及可持續利用的目的。
我國在幾千年前就開始對雨水加以利用,但多集中在農業方面。近年來,隨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不斷突出,雨水資源的利用價值越來越顯現出來,國家也采取了各種有效措施,開始因地制宜的對雨水進行綜合利用。同時還制定了相關的雨水利用法律法規,并加大了對雨水合理利用的研究力度,在雨水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現階段城市雨水資源利用方面的技術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1 雨水攔截與滲透技術雨水主要通過滯蓄池來完成攔截,主要以在線滯蓄池及離線滯蓄池兩種,利用滯蓄池里的下水道或是外面的下水道來使雨水流到滯蓄池內。較為常見的滯蓄池有矩形及圓形為主,池內有沖洗沉積物的設備,利用大直徑的地下管道作為儲水空間。雨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入滲??梢詫⑹占降挠晁骄哂休^好滲透及攔蓄性能的平整平地及綠地,使雨水自然下滲,也可以將透水地面鋪裝在人行道及停車場,這樣可以利用多孔瀝青、混凝土地面、透水磚地面、草皮磚地面、滲坑、滲井及滲溝等使雨水下滲。
1.2 城市屋頂雨水收集技術
利用屋頂進行雨水收集,其蓄集系統以集雨、傳輸、儲存、分配等為主,利用不透水屋面作為集流面,利用集雨槽和落雨管作為傳輸系統,水箱作為儲存系統,與水箱連接的水龍頭作為分配系統,對于收集到的雨水采用過濾/棄流、處理、過濾/消毒等處理過程中,對于收集到的雨水如果將其應用于家庭用水,則需要收收集到的雨水進行消毒處理,主要是采用氯處理、暴曬消毒或是利用燭形管式過濾器等進行消毒處理。屋頂收集到的雨水可以將其用于家庭、公共場所及企業的非飲用水,利用雨水進行沖廁、洗衣、澆灌綠地、洗車等,能夠有效的減少水費的支出,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對于改善地表水質及提高城市空氣質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3 雨污分流設計
雨水分流制是將雨水系統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在城市新建區規劃建設獨立的雨水系統,對舊排水管網系統進行改造,分流后的雨水進行統一貯存、處理和利用。他與傳統的城市排水系統相比,傳統系統大都為合流制,即雨水和污水混流,它既浪費了大量雨水資源;也不利于雨水排放不暢同時加重了對納污水體的污染,還會出現“馬路行洪”現象。合流制已成為城市防洪排澇的一個瓶頸,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應采用雨污分流制。我國目前有660個城市,有61.5%的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大量污水直接排放,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實施雨污分流任務艱巨。
1.4 生態小區雨水綜合利用技術
對于新建生態小區,可以統一規劃和同步建設雨水綜合利用系統和小區水回用系統,同時利用各種生態學、工程學及經濟學原理來有效的將雨水利用和景觀設計有效的結合起來,采用有效的雨水收集利用措施來解決城市美化及生活非飲用水等的用水需求,達到美化環境及凈化空氣等作用,同時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
2.1 減少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積,修復雨水的生態功能
可以采取蓄、滲、滯、留等雨水措施來有效的減少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積,并進一步對雨水生態功能進行修復。對于新建城市,可以采用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材料鋪裝城市地面,這樣可以有效的增加雨水的滲透能力,進一步減少局部積水量,確保城市雨水蒸發、徑流及入滲比例保持正常的水平。利用各種綜合措施,可以將暴雨徑流的水量全部消納,利用蓄存的雨水有效的保證城市生態環境和景觀用水需求,提高雨水綜合利用率。
2.2 明確城市功能分區,加強研究和應用
在城市雨水規劃過程中,需要明確城市功能分區,對于不同的區域選擇合理的排澇模式和雨水收集技術。同時,我國需要在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對符合我國國情的雨水利用技術進行深入和廣泛的研究,開展可操作性強,有示范效應的應用工程。
2.3 加強與其他系統和規劃的協調
城市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應當從整個城市總體上進行系統規劃,將其與其他城市功能系統,如建筑系統、園林系統、道路系統、給水排水系統以及污染控制系統等進行統一規劃。
2.4 制訂政策法規,加強監管力度
城市雨水規劃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以確保城市雨水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合理運用。例如,在各項規劃中,要求增加雨水的收集利用率。規定在新建小區內,或以報建的商業,工業或是居住小區內,都必須要有關于雨水利用的方式及設施。進而使雨水利用的意識在城市中能夠得以提高。同時,為確保雨水規劃設計內容能夠實現,雨水收集利用的效率能夠得以提高,有關部門還需要加強雨水利用規劃的建設監管力度。
在現代城市發展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綜合性技術來對城市雨水進行利用,同時還要采取必要的工程規劃措施,并確保城市各項規劃之間協調發展,充分的實現雨水的充分利用,有效的推動生態化城市的建設進程,為我國生態建設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高紹雙,呂文捷.城市雨水資源化解決途徑[J].中華建設,2015(05).
[2]許勵敏.城市雨水資源化的探討與應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03).
[3]申玉霞,羋書貞.城市雨水資源化功能劃分及利用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2011(13).
TU991
A
1004-7344(2016)21-0301-01
20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