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
西流村片區城中村改造方案設計
鄭敏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簡述了太原市西流村片區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等方面,分析了西流村片區發展的有利條件及不利因素,并對該區域的規劃設計要點進行了論述,為今后城中村改造設計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城中村,規劃設計,改造方案
隨著太原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化,市區中環境衛生惡劣、充滿違章建筑、沒有完備的服務配套、火災隱患突出、治安條件惡劣的城中村儼然已成為城市發展的絆腳石,到了不得不整治,不得不改造的地步。
近年來,太原市啟動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提出2015,2016兩年要完成85個城中村的整村拆除并同步啟動建設。
在城中村改造的浪潮里,建筑規劃設計充當了極其重要的先鋒作用,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城市的整體形象與居民的幸福、健康的生活。
西流村現代裝飾城片區,規劃占地19.64 hm2,地處美麗的汾河西岸,勝利橋腳下,北臨興華街,南部為恒大集團規劃新建的高檔住宅小區,西臨文興路,東面就是快速路濱河西路和濱河公園。風景優美、交通便利,區位相當優越。目前功能為單層鋼結構的裝飾、裝潢建材市場——現代裝飾城?,F代裝飾城作為曾為尖草坪區稅收做出重要貢獻的粗放型商業模式,隨著城市的發展、推進已成為片區發展及城市形象的暗區,需要有新的商業模式和建筑形態為片區帶來新鮮的血液。
西流村片區規劃設計指標為商業與居住用地,容積率為6.0。
1)現狀問題(見圖1~圖3)。a.城鎮性質定位不清晰,未能進行長遠規劃。村內也沒有能形成固定產業,經濟來源依然主要需要依靠土地租賃和房屋出租。b.空間形態、布局不合理,導致無序低效。c.村內建筑密度較大,道路狹窄,質量低劣且道路上功能復雜,存在消防隱患。d.相應的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備,衛生、景觀環境較差。e.建筑未經過規劃設計,立面簡單、雜亂沒有美感,影響城市形象。

圖1 雜亂的商業

圖2 傳統的居住模式
2)發展條件分析。a.優勢:處于太原市西北部,屬城市上風向,污染較少。毗鄰汾河綠帶公園,環境優勢明顯。位于城市老工業區,工業資源豐富、人口密集,適宜發展第三產業。b.機遇:隨著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不斷推進,“南移西進,北展東擴”,汾河將成為城市整體發展的主軸線,太原大力發展汾河兩岸,并設置重要的公共服務功能,形成城市整體發展的主軸線,項目區位緊鄰汾河——城市發展的主軸線上;同時距離城市中心區較近,可有效依托相對較成熟的城市功能配套,項目可充分借助先天的優勢城市資源作為整體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北中環的開通,地塊將面臨大量第三產業發展機遇,隨著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的高檔居住小區的建成,區域的土地使用價值會隨之上升。c.威脅:目前我國商業、居住小區的設計模式基本都為商業沿街圍圈,將住宅圈在里面、大底盤車庫位于地下。這種傳統的布置方式簡單明了的將建筑的功能進行了分割,有利于提高地塊的經濟價值,但這種人車混雜、商住交織的布局方式相應的也會對生活品質產生一定的影響。
如何在濱河沿岸將住宅、商業合理的融入設計并能充分的與環境結合起來便成為設計的關鍵。
1)片區整合、統一規劃(見圖4~圖7)。為了保證城市正常交通與消防,規劃往往通過道路將城市劃分為若干較小的街區。但這樣的布局方式往往會導致建筑布置局限,過分分散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規劃設計大膽創新,將商業坐底,住宅高抬,利用底層商業將整個地塊高架起來,部分的高架跨越城市道路,這樣既能保證城市交通的正常運行,又能整合城市資源,將整個片區統一規劃考慮。整片的成規模的高架平臺,平臺景觀整體規劃考慮,使其不僅可以成為欣賞美景的城市陽臺,自身又可成為城市的空中花園,與濱河綠地形成連片、立體的城市公園景觀,高臺與城市通過流線的坡道與踏步連通起來,穿梭于高臺與城市之間,體會步移景異的賞景情趣。

圖3 混亂的街巷

圖4 設計鳥瞰效果圖
2)商業坐底,住宅高臺。商業成功的標志必然是人氣,往來流動的人越多、業態越豐富、經營模式越開放,商業價值才會越高,因此商業建筑內必是繁華的、喧鬧的,但與之相反的住區要求卻是需要安靜、私密、安全,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往往會造成商住性質的住區要么商業成功,要么住宅成功的貌似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尷尬境地。因此規劃將整個住宅小區高架于商業之上,形成獨立的住宅環境,整個住宅區域除留有必要的供應急的消防車道外,其余皆為步行空間,以保障住區環境的安全與私密,將紛繁嘈雜的商業與交通置于整個住區的下部,真正做到人車分流、商住分區。

圖5 設計沿河立面效果圖

圖6 設計夜景效果圖
3)曲線之美(見圖8,圖9)。商業設計造型采用柔美的曲線,為濱河沿線塑造律動的情景模式,使其本身就能成為濱河的美麗景觀,且與商業內部曲線、住區綠化相結合,打破現代建筑的冷酷感,使建筑更加柔和,更富有感情,身在其中,無論生活還是購物都能體會到曲線帶來的美感與快樂。

圖7 高抬的城市陽臺

圖8 柔和的沿河風景

圖9 俯瞰城市景觀
4)玩轉空間黑白灰。設計結合使用功能,將功能空間、室外景觀環境和連接室內室外的休閑空間通過高架、坡道、臺階有機的穿插結合起來,豐富的空間形式讓人能感受到不同的環境體驗,增加了生活的情趣。在當前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化的大環境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土地價值及利用率,如何更好地建設,改善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已變成為城市規劃師、建筑師的肩頭重任,城市的設計師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有限的用地上創造出更多、更豐富的空間,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綠色,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沈紅峰,何川.“高臺型”城市住宅綜合體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研究[J].建筑學報,2005(4):77.
[2]欒春鳳.城市濱河地區更新的城市設計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博士論文,2009.
[3]潘海迅,張伶伶,殷青.建筑曲線與人性化[J].華中建筑,2003(4):89.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design of urban village in Xiliu village district
Zheng Min
(Shanx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Taiyuan 030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aiyuan Xiliu village district,from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Xiliu village district development,and discusse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region,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ture urban villages reconstruction design.
Key words:urban village,planning and design,transformation scheme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6-0029-02
收稿日期:2015-12-14
作者簡介:鄭敏(1983-),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