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葉檀,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每日經濟新聞》主筆、央視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主要從事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金融等領域寫作。著有《拿什么拯救中國經濟》《中國房地產戰爭》。
股市現在的市況很難說是正常的。一方面是套現極度扭曲。現在市場上的某些并購是以圈錢為主要目的,輔之以概念炒作。從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套現量看,就可以理解A股走勢為什么低迷了。
上市就好像有了終身保險,套現后還能高拋低吸。最近傳聞產業資金不斷出市入市,有些人還認為是產業資金看好市場,這些上市公司的活錢、民間大規模游資還是產業資金嗎?其賭性不低于賭棍,而貪婪之胃甚于大部分賭棍。
另一方面是國家隊入市。國家隊實質是救市基金,是為了拯救危險中的市場的,而不是在平常來做高拋低吸。當股市恢復正常狀態時,國家隊將要逐步平穩退出,這與它入市救火是一樣的道理。
西南證券分析師朱斌稱,截至4月29日,國家隊共計持有13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占全部公司數量的45%左右,市值總量3.57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8.4%。其中在2015年中期之前已經進入的資金持股市值約1.6萬億元,在2015年6月底之后新進入的國家隊資金持股市值約在2萬億元左右。
從某種程度上講,國家隊已經左右了市場預期。國家隊是大盤股尤其是銀行股的頂梁柱。據朱斌分析,國家隊持有的中國銀行股票市值位列第一,而市值超過100億元的股票有13只。不管銀行業壞賬高到哪兒,股市動蕩后銀行板塊的股價基本穩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國家隊托著底。
《證券市場周刊》剖析了5只基金,被市場認為是國家隊“五大金剛”,一季度末共虧損173.28億元。5只基金個性不同,華夏新經濟與嘉實新機遇比較穩健。以華夏新經濟為例,去年9月30日,占凈資產比最高的分別是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鵬博士、伊利股份、國電電力、農業銀行、華僑城A、中航資本、平安銀行,分屬銀行與奶業等板塊,或者是房地產龍頭股。到去年底,減少了對浦發、鵬博士的持股,而增持的股票中出現了保利地產。到今年一季度末,繼續減持浦發銀行的股份,但占資產比重并未下降,增加康美藥業。今年以來,該基金的回報低于同業平均,高于滬深300指數。
嘉實新機遇同樣如此,2016年一季度末,嘉實新機遇被披露持有58只股票,其中56只的持股數和四季度末一致,另外兩只則下降明顯,幅度在20%~ 50%之間。
另兩只基金南方消費活力和易方達瑞惠則一直在進行頻繁的操作和主動的倉位管理,最高倉位在九成附近,最低倉位在三成左右。考慮以現在的成交量,可以用幾億元撬動一只大盤股的股價,更別提中小盤股,如果賣出砸盤兩天再買進,就難免有人會產生割韭菜的猜疑。
截至5月11日,華夏新經濟的單位凈值為0.8780,近3個月排名位居1470家基金中的504。易方達瑞惠的凈值為1.1,近3個月排名259名,南方消費活力單位凈值1.0260,近3個月排名433名。如果沒有活躍的交易,做到這樣的凈值很不容易。
國家隊的處境現在有些尷尬——要全面退出吧,得托著市場的底,否則市場可能失血;不退出吧,國家隊存在的本身有可能對市場產生一定的擾動因素——唯一的辦法是在市場穩定時不斷剝離,讓市場回歸常態。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市場在猜測證金公司是否會逐步退出時不經意發現,現在外管局的梧桐樹系列也進來了。這樣持續下去,A股有可能會走出一波與人民幣匯率相似的走勢,在一道狹窄的走廊里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