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集散思臺酥糖

周建立后,姜尚封地于齊國,在從西歧到封地途中,其十三子因厭政治而善制美食,沿途采野果榨汁熬糖,并將各種堅果仁混合用石杵砸在一起,制作成了味道甚佳的一種甜食,因其酥脆可口,稱其為“酥”,并獻給相父姜太公以解旅途之乏。自此這種甜食,因其特有的風味,成為了皇室貢品。后來田姓代齊國君后,姜氏后人之一脈,西行流落到河北,并以姜尚的名為姓氏,改為尚姓,以避殺身之險,同時做起了制酥生意。三國時,曹操劫皇室供品“酥”并在屬下面前炫耀,提筆“一合酥”三字。自此,“一合酥”的名字和故事成為經典而流傳下來。宋元時期,改以芝麻為原料制酥,特定制了一種尖底甕代替石杵。清晚期,散思臺村尚振江根據祖上的制酥工藝,改進并增加了多道工序,研制出一種口感更為上乘的產品,并在市面上銷售,獲得眾多食客贊賞。
散思臺酥糖的制作,依照物理起酥的原理,全程經過原料篩選、撈芝麻、去皮翻炒、磨料、熬糖拔糖、與面料合糖、折層、打條、切塊、抻糖等十多道工序,并及控制火候的能力。散思臺酥糖以其古老而精細的制作技藝,制作出的產品層次分明,入口即化,不粘牙,不留渣,甜而不膩,唇齒留香。
散思臺酥糖自尚振江創始以來,已傳至五代人,代表性傳承人尚峰出生在酥糖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其制作出的產品被評為束鹿(今辛集市)特產。著名書法家駱和平為其題詞,“一合酥吃出老束鹿味道三千載飄來古燕趙風情。”散思臺“尚氏一合酥”2014年在河北省旅游商品大賽中獲銅獎。
(菲荑)
河北辛集特產——散思臺酥糖,歷史悠久,由姜尚十三子第九十二代世孫尚振江創始于辛集市城東的散思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