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聚集在了一起,日日奔波田埂阡陌間不修邊幅的技術員們聚集在了一起,幾十條旱煙袋子一商量,原來答案就在家鄉的名字——“萬全”之中。
把時光的指針撥回623年前,這里是一片明媚草原,碧野千里。明王朝在此建立衛所,拱衛京畿。“北枕長垣,面臨洋水,左挹居庸之險,右擁云中之固”,如此面面俱到,豈不可謂“萬全”?于是,這片草原從此便擁有了自己的名字—萬全。萬全,寓意縝密無遺,固若金湯。
近千年的時光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萬全,不僅僅發揮著北御之責,更是連接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張庫大道古商道的重要樞紐,成為了明清以來中俄、中蒙物資貿易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有對外貿易“旱碼頭”之譽,是一座商業發達、交通便利的北方經濟重鎮。
壩上壩下茫茫的野風無數次吹開了漫山遍野的花,這片沃土上生活著的人們從游牧走向農耕,由傳統農業邁進現代化農產業。萬全人就是這樣的個性:既本分又活泛;按部就班,卻也一步不肯落于人后。
張家口金聚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康寧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就坐落在這樣的萬全大地上。本鄉本土的農民、農學家、農商在這里共同拼搏,為了他們共同的夢想—打造一個“集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經營、生態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示范園”。而在這些把青春與汗水都灑在了田間地頭的追夢人背后,全力支持著他們的,也是同樣一群萬全人——張家口市萬全區科協的工作者們。
早在金聚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開發康寧湖項目立項之初,以總經理范進英為代表的金聚人就仔細思考過無數個小問題:全國范圍內,城市近郊鄉村開發“農家樂”已如雨后春筍般蔚為風尚,我們是否也要亦步亦趨,隨波逐流?發展農村經濟、開發鄉村旅游,是否只能以原生態的自然景色、懷舊的農家菜為賣點,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在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工業程度較低的農村,盤活農村閑置勞動力,創造就業崗位,是否只有初級制成品輸出一條路可走?金聚人當然不甘心。不甘心等同眾人,更不甘心家鄉好山好水培育出的米谷蔬果、魚禽肉蛋打不出響亮名號。
從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聚集在了一起,日日奔波田埂阡陌間不修邊幅的技術員們聚集在了一起,幾十條旱煙袋子一商量,原來答案就在家鄉的名字—“萬全”之中。建立起一個綠色的、安全的生態農業示范園,營業內容盡可能地涵蓋現代農業可為人提供的各種產品與服務。堅持走持續發展的道路,改善生產條件,保護生態環境,進行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結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進行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達到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的有機統一,成為集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經營、生態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農業shoppingmall。一如家鄉的名字與來由一樣,以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縝密無遺、固若金湯地保護著每一位到訪者的健康,成為一道以科學技術為支撐的萬全之“策”。
而這一切,在科協工作有序發展的萬全,并不是紙上談兵的空想。2011年以來,在張家口市委市政府、萬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和上級科協的指導及大力支持下,萬全區科協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大力加強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進一步營造了全民參與科普和科學素質工作的良好環境氛圍。在他們的努力下,全區各鄉鎮建立了農函大分校或輔導站,培育各類科普示范戶730戶,發展農技協會員24060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光是精品農技協就有6家,涵蓋鮮食玉米、錯季蔬菜、畜禽養殖等各個方面,為建立高端生態農業基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術骨干力量。此外,示范園項目還聘請到北京東方華脈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總體規劃設計,邀請中國農大、河北農大、河北建院等高校專家學者負責項目科技保障和支撐。在張家口市萬全區科協的幫助下,金聚康寧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從篳路藍縷開始,用一雙雙手添磚加瓦,搭建了起來。2014年示范園完成投資2.1億元,規劃占地1200畝,完成了油菜花玫瑰花種植區、林下產業養殖(展示)區、垂釣中心、高端生態聯棟智能大棚區、康寧湖生態餐廳、蔬菜大棚區、育肥羊養殖區、自動化雞舍、飼料庫(飼料青貯)、機房等基礎配套建設。2015年—2019年規劃期,預計投資6.9億元,擬占地1900畝,主要完成現代農業培訓中心、康復中心、大型游樂場、農家小木屋住宿觀賞區、沙灘游泳、室內游泳館、玉米迷宮、高端恒溫庫、中藥材種植基地、拓展中心等項目建設。2014年,康寧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被授予“河北省科普基地”稱號,2015年更是入圍“河北省四星級休閑農業園”。正因為當年立項之初的那次深深思考,在選址、規劃、建設、實施和生產、運營等環節,充分考慮了自己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市場潛力、人流規模、發展前景及成本核算因素,由此才能在發展壯大、示范帶動、產業經營等方面取得預期目標。
而今,油菜花玫瑰花采摘區、林下產業養殖展示區、聯棟智能大棚采摘區、跑馬場等游樂設施的建設為游客提供了不同于城市旅游的耳目一新感。每逢旅游旺季和節假日,城鎮居民和市民及周邊省市的游客接踵而至,絡繹不絕。其中林下產業養殖展示區占地3畝,集中展示了林下養殖區養殖的珍禽異獸,有火雞、珍珠雞、孔雀、鴕鳥、大雁、野鴨、鵪鶉、梅花鹿、獼猴、野馬、野豬等近20類動物,堪比一個小型動物園,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作為“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科研基地”和“中國水產學會科研基地”,園區“中國夢”和“鄉村美”兩個大型展示鳥籠更是別具一格,觀者如云,流連忘返。
待到示范園項目全部完工后,園區將形成集垂釣、采摘、種植、養殖、餐飲住宿、旅游觀光、土特產品銷售等為一體的高端農業營銷建構。與此同時,園區所處的宣平堡鄉霍家房村具備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特色,隨著萬全衛城保護性修復工程的有序展開,園區在民俗文化建設上亦會跟進,最終建成仿古建筑商業街、農耕文化展示區、影視文化基地等民俗旅游景區。為了盡可能地惠及農戶,公司選擇了“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與農戶建立起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每年面向社會提供1570個就業崗位,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0元左右,上繳稅金2200萬元,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品牌效益為一體,成為萬全縣高端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基地。
一切的成就,金聚人和他們身后的萬全區科協工作者們,只為完成那最初的夢想。萬全之“策”,依然在路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