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的熱播再次驗證了女性視覺系的熒屏地位,從中能看到國劇市場中有著主導地位的女性敘事格局。那么,有關男性的敘事該如何“生存”下去,《小丈夫》做出了積極探索。
若對近年國劇市場加以梳理,能發現著墨于都市男性形象塑造的劇集并不在少數,成色不錯的作品也多能引發話題熱議,如《男人幫》《小爸爸》等。令人欣喜的是,熒屏中的都市男性形象愈發豐富、多元,遺憾的是,各式作品對男性的探討仍十分有限,我們對都市男性的想象依舊匱乏。
在性別觀念不斷得到解放的當下,《小丈夫》選擇從男性視角出發探討現代都市的兩性關系,是對傳統女性視角電視劇的有力補充。該劇為《大丈夫》的姊妹篇。兩部作品同在書寫現代都市的丈夫形象,前作的敘事主體置于一段挑戰傳統觀念的“老少戀”中,該劇則以“姐弟戀”為切口,聚合多類丈夫形象和情感關系,講述了不同家庭成員間的相處之道。
縱觀《小丈夫》一劇,大體能總結出四類全然不同的都市丈夫形象及其面臨的生存困境。叛逆乖張的少年陸小貝與個性獨立的熟女姚瀾作為劇中男女主角,構成最重要的一組人物關系。年齡與心智的巨大差距是其情感推進的主要矛盾,對于“小丈夫”的詮釋,更多在陸小貝一角上得以體現。他既有不諳世事的稚嫩與莽撞,也有不計后果的執著與狂熱,面對姚瀾的內心隱憂,他的努力看似不得要領,卻是真正意義上沖破世俗桎梏的動力,這是“小丈夫”的可愛與迷人之處。
圍繞男女主角各自的家庭成員,又形成另外三組與丈夫形象塑造緊密相關的人物關系:一者聚焦的是陸小貝姐姐與姐夫的家庭生活。姐姐小山是典型的事業型“大女人”,相比之下,姐夫袁帥因經濟能力不及妻子與自身軟弱個性的共同作用,成為不折不扣“附屬”地位的另一類“小丈夫”。不難理解,劇集賦予角色的深層邏輯在于:無論家庭權力關系如何變遷,真心和真誠始終是作為丈夫身份最佳的魅力,這亦能化解一切有關情感的難題;另一線索主要圍繞長輩的夫妻關系展開。陸小貝的父親強勢、武斷,典型的大男子氣質,與妻子爭執不斷,卻在內心深處存有不可言說的細膩情感。姚瀾的父親則在劇中直接“缺位”,母親獨自拉扯女兒長大的不易由此得以彰顯。比較有意思的是,兩個“破碎”家庭中“缺陷”的或“消失”的丈夫角色,恰恰反映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他們的改變或重現,不僅具有真實性,也構成劇集最終的溫情落點,滿足觀眾對圓滿婚姻的美好想象。
從《小丈夫》里看到的都市丈夫形象,表現出電視劇在構建當代男性時更為溫和而平凡的價值取向:我們過去對男性氣質的單一想象或許早已跳脫出當前的時代語境,有個性、不完美的都市男性并非異類,他們正是這幅真實社會圖景的重要組成——這種轉變理應值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