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歷史總在濃墨重彩中掀開新篇章。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共和國歷史上又一次科技創新盛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人類社會演進、中華文明發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全局高度和歷史站位,深刻闡述了國家發展和科技創新面臨的重大機遇,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和五大重點任務。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將迎來又一個希望的春天。
習近平在會上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這個盛會,就是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習近平指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習近平提出5點要求:一是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推動科技發展,必須準確判斷科技突破方向。判斷準了就能抓住先機。科學技術是世界性、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及時確立發展戰略,堅定創新自信,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二是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當前,國家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黨中央已經確定了我國科技面向2030年的長遠戰略,決定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能夠持續涌現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三是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四是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要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機制。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要制定和落實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要優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科研布局,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要尊重科技創新的區域集聚規律,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五是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科技發展方向的戰略科技人才,培養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培養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允許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政府科技管理部門要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制化優勢。
扎實推進創新型內蒙古建設
6月28日,自治區隆重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科技創新工作,動員全區上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作重要講話。
王君強調,要緊緊圍繞建設創新型內蒙古,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著眼于建設“五大基地”“兩個屏障”和“一個橋頭堡”,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科技創新,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高校的創新引領作用、高新技術園區的創新骨干作用、各類平臺載體的創新支撐作用,形成協同高效的創新格局。要完善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資源配置方式,強化科技創新對外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要大力培養人才、廣泛集聚人才,用活用好人才,加快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王君要求,各級黨委要切實肩負起領導和組織創新發展的重大責任,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自覺按照“第一動力”“第一生產力”和“第一資源”的要求來謀劃工作格局、擺布工作內容、確定工作次序,及時研究解決創新驅動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切實把工作重心放到創新驅動發展上來。要認真做好創新發展科學規劃設計,穩定增加財政投入,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創新,不斷強化創新的資金保障。要搞好統籌協調,正確處理創新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強化各領域各部門的工作銜接和協調配合,把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匯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新動能,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